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投中2 沙龙&投海DEMO DAY 闭门座谈:共话中国创新药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2025-09-17 11:02

中国创新药正站在历史性节点。

作者丨投中嘉川

作者丨投中嘉川

来源丨投中网

中国创新药出海势头正猛,交易金额突破600亿美元,却迎面遇上特朗普政府拟对中美药企交易实施CFIUS审查的风声。高光与挑战并存,中国创新药正站在历史性节点。

辉煌与隐忧:历史性突破下的冷思考

2024年以来,中国创新药出海持续火热。全年共达成94笔海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519亿美元。

进入2025年,这一势头依旧强劲——上半年仅72笔交易,金额已突破600亿美元,超出上年全年81亿美元,交出亮眼“成绩单”。

在BD市场的带动下,二级市场生物医药板块回温显著,百济神州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元,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头部药企创下新高。

医疗健康领域的IPO也有所回升。今年前8个月,共有16家医疗健康企业成功IPO,同比增长78%,其中生物医药占比达75%。映恩生物、药捷安康等创新药企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中映恩生物以2.1亿美元募资额,创下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2022年以来融资新高。

然而,在辉煌的BD数据和回暖的IPO背后,创新药行业隐忧渐显。

今年9月,《纽约时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推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美国制药企业收购中国在研药物权益的交易实施强制性审查。

若此项行政命令正式实施,美国药企的研发多元化和成本控制策略将受到明显影响。目前,包括辉瑞、默沙东在内的多家跨国企业,因面临大量专利到期的挑战,正不断引入中国研发的创新药物,以此扩展其在癌症、肥胖症、心脏病等领域的管线布局。

此类合作不仅能够帮助这些大型药企有效管控研发成本、提升效率,也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然而,若后续交易被纳入CFIUS审查范围,中国实验性治疗药物对美供给渠道可能受阻。

短期内,中国药企同样因强制审查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一方面,License-out交易流程预计延长、不确定性上升,可能导致首付款与里程碑款项推迟或减少。对于那些尤其依赖海外资金回流以维持研发进程的创新药公司,现金流将遭遇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企业还须投入更多资源来应对跨境交易所带来的合规复杂性,包括应对CFIUS审查、调整交易架构等,这些都将增加项目执行的整体成本。

除了应对审查所带来的直接压力,中国药企在对外合作的价值实现方面,也面临更深层的结构性挑战。

尽管国内药企BD交易总金额屡创新高,但其首付款水平仍普遍低于美国同业。医药魔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药企相关交易的首付款为29亿美元,在608亿美元的总交易额中仅占4.8%。而同期海外药企的首付款比例则达到12.8%。

此外,单笔首付款超过五千万美元的项目中,美国占比45%,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一差距表明,中国创新药在价值认可与交易定价方面,仍未摆脱“性价比”的路径依赖,与国际主流市场存在显著的价值落差。

而在一级市场,生物医药赛道的投资并未回暖,仍在探底。投中嘉川CVSour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371起、交易金额约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下降2.9%和31.2%;与2021年峰值(885起、1317亿元)相比,更是缩水七成有余。

结构性质变:产业逻辑的重构与重塑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中国创新药产业并未放慢自我革新的步伐,反而在压力之下加速推进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构性转型。

首先,行业正在告别持续“烧钱”的阶段,逐步展现出健康的自我造血能力。2025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实现了自成立14年以来的首次盈利,诺诚健华同期亏损也同比收窄86.7%,显示出企业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提升。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新药研发环节,有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药品研发创新的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此外,资本退出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NewCo交易也开启了本土化进程。NewCo模式是一种由投资机构牵头成立新公司、药企以授权方式注入研发资产并获得股权与现金回报的合作机制,旨在共同推进管线的开发和商业化。

今年8月,红杉中国联合元生创投、杏泽资本等多家机构完成了国内首笔由人民币基金主导的NewCo交易,涉及乐普生物两款实体瘤TCE管线。该交易中,乐普生物获得1000万美元首付款并保留新公司Excalipoint 10%的股权,未来还可享有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上述机构共同向Excalipoint出资4100万美元。

过去的NewCo交易均由海外机构牵头。而这起案例验证了由本土资本主导、依托国内临床资源进行价值创造的NewCo模式可行性。当然,NewCo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能否为资产找到合适的下游接盘者,实现退出。

尽管如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NewCo本土化不仅为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资产变现路径,也为资本参与早期创新提供了更灵活的退出机制。

闭门座谈:顶尖圈层的深度对话

在创新药深刻变革的这个关键时点,投中信息携手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中关村创业大街,将于2025年9月25日下午在北京海淀举办“投中2½沙龙&投海DEMO DAY——「中国创新药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产业投融资闭门座谈会”。

本次闭门座谈的独特价值:

顶尖圈层对话:汇聚8-10家头部投资机构合伙人/MD等高管及8-10家创新药企创始人/联创等高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决策层对话”。

深度内容共建:摒弃传统路演单向输出模式,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思辨。

务实合作导向:聚焦真问题、真挑战,推动共识凝聚与资源对接。

期待与价值:共同探寻未来之路

汇聚智慧,共探前路。我们期待以坦诚对话超越短期波动,直面核心挑战,凝聚行业共识,助力中国创新药实现从“数量领先”到“创新引领”的跨越。本次活动致力于营造深度交流氛围,摒弃形式化表达,激发真正有洞察的专业声音。

活动详情:

时间:2025年9月25日 13:30-17:00

地点:中关村·鼎好大厦

参与方式:审核制,仅对产业与投资领域专业人士开放,谢绝空降

我们坚信,在各位行业领袖的真知灼见碰撞下,将为中国创新药的未来新十年照亮前路。

关于主办方——投中信息及其“投中2½沙龙”: 

投中信息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解决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已成长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领先金融服务科技企业。通过内容平台、研究咨询、数据产品、会议活动及培训服务,投中信息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与专业整合服务,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股权基金的运营状态,并为基金管理者提供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投中2½深度闭门沙龙”旨在搭建一个“闭门英雄会”,聚集产、投两端拥有强话语权的专业人士,告别西装革履的客套话,卸下滴水不漏的公关腔,成就一个深度、专业和极具启发性的乌托邦式交流空间。沙龙致力于鼓励参与嘉宾深入探讨真正的行业话题,在着力促成投资机会与合作机会的同时,深度传播富有价值的行业洞见。

联合主办方——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旗下“投海Demo Day”:

“投海Demo Day”是由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主办的投融资系列活动。活动聚焦不同阶段的前沿科技成果与科创项目,通过主题创投日、行业交流沙龙与专场对接会等多种形式,为科技企业与投资机构搭建高效资本对接平台,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为海淀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海淀建设“最具投资价值之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