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7 18:22
(来源:华安基金许之彦)
01
从“模型为王”到“应用致胜”,
AI开启科技产业新增长周期
从ChatGPT横空出世到如今已有数年时间。随着人工智能智能技术的演进,市场的关注焦点已经逐步从单纯追逐人工智能概念转向拥抱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如果说过去数年是以基础大语言模型能力迭代为核心的模型为王时代,那么今年市场正全面进入一个应用致胜的新业态,其标志是服务于各类垂直领域的AI工具百花齐放。市场重心已从展示模型的理论能力和描绘人工智能的宏伟蓝图,转向更加兼顾创造可落地的应用商业价值。
人工智能对于其他行业的赋能覆盖了方方面面,贯穿于各行各业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客户服务到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无论是农业的智慧育种、制造业的智能生产,还是金融的风控决策、广告的创意生成,人工智能都有望以强大的辅助能力,深度赋能产业形态,大幅提升效率与服务质量,开启全面智能化、高效化的新时代。
图1: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潜在应用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中国此前十余年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和平台生态的高度成熟,不仅为AI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多样化的落地场景,也为模型的快速迭代与产品化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还给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准备了廉价的算力基础。从用户数量来看,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11.08亿人,较2023年同期净增160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8.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从算力来看,截至2024年6月,中国累计算力资源已达246 EFLOP/s(包括公有与商用数据中心),预计到2025年内将突破300 EFLOP/s;从基础模型来看,多家国内人工智能巨头研发的大模型,如Qwen、Kimi、Deepseek等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条件都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当前,由应用落地驱动的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在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的引导下,中国各行各业都将会更加深入地接入人工智能产品,人工智能产品更加深刻地赋能实体经济。如今,人工智能投资的核心领域正从局限于少数掌握顶尖模型技术的公司,扩散至能够大规模、高效率部署AI应用,并率先实现商业变现的企业。
02
AI商业化浪潮演进: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加速推进
随着近年来技术快速突破,AI逐渐成为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科技浪潮。从2022年ChatGPT的诞生到2025年DeepSeek-V3.1的问世,推动AI进入一个由应用落地驱动的新纪元。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投入的双重驱动下,中国AI产业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1万亿元。(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模型能力的提升正加速AI在各类应用场景的业绩释放。以广告营销为例,AI技术通过多模态内容理解,显著提升了广告推荐的精准度,从而提高了用户点击率和观看时长。海内外的人工智能巨头,如Meta、谷歌、腾讯和快手等公司均通过部署AI技术实现了广告量价齐升。例如,Meta利用AI精准推荐,带动了广告曝光量和单价的持续增长。腾讯的广告平台通过升级算法系统,大幅提升了投放稳定性和达成率。快手则利用AIGC营销素材,有效提升了营销转化率。
图2:中国AI广告营销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所提及个股仅作为示例,不作为投资建议
SaaS也成为AI落地的关键战场,龙头企业通过将AI深度嵌入财务、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核心流程,推出了智能化助手和AI代理(AI Agent),帮助客户实现决策自动化和运营效率的飞跃。又如游戏行业,一些AIGC游戏平台通过AI升级推荐算法,成功改善了游戏内容的分发机制,让更多新游戏和优质内容获得曝光。这不仅使平台内排名11至50名的游戏流水同比增长超过一倍,还推动了头部游戏的更新频率。此外,一些游戏平台还不断推出AI创作工具,如Cube 3D模型生成功能,以降低开发门槛,优化创作者生态。
与注重企业级服务的美国相比,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凭借其成熟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和庞大的用户数据,在消费端应用场景上布局更广。我国人工智能巨头将AI技术与“内容-社交-电商-支付”的商业闭环相结合,在广告营销、视频生成、电商等实现快速迭代和高效的商业变现。除此之外在发展相对滞后的B端AI应用,也有企业正加速追赶,推动AI在本土业务场景的落地。整体而言,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点愈发转向应用落地,受益于中国巨大的潜在用户基数、强大的技术底蕴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必将在人工智能+的广袤空间里大显身手。
03
拥抱人工智能应用趋势,
选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
当今,全球AI的发展焦点已经明确地从基础模型的参数竞赛,转移到应用落地和商业变现的务实阶段。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凭借深度整合的数字商业生态,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速度将AI技术转化为切实的商业成果。
在AI应用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至关重要。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凭借其高度聚焦于人工智能的编制方案,成为了精准捕捉中国AI应用时代红利的理想标的。相较于挑选个股,借由指数投资更为稳健,更能覆盖横向的全应用领域,从而全面地投资于人工智能应用浪潮。其编制方案严格限定了成分股的行业范围,精准聚焦于核心AI科技领域,不含医药、汽车、家电等泛科技行业,从而涵盖更完整的AI全产业。
表: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上述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该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均为中国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合计权重73.24%,集中度高、弹性强,能有效代表港股AI产业的应用落地驱动力。腾讯和快手在广告领域的收入激增,阿里巴巴云业务的强劲复苏,美团在物流效率上的持续突破,小米和联想在端侧AI硬件上的前瞻布局,以及中芯国际在算力基石上的核心地位,还有快手和哔哩哔哩动画这样的流媒体平台则用AI赋能内容创作和内容推荐等等,都是中国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有力体现。
综上所述,当前以AI为代表的全球科技浪潮开启了全新的产业革命周期。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通过其精准的选股策略,将这些驱动中国未来的核心AI力量一揽子纳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面、高效且高弹性的工具,以分享这场AI应用落地所带来的时代红利。对于着眼于未来的投资者而言,当前正是把握这一成长前景广阔的投资机遇的有利时机。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紧扣人工智能行业脉搏,助力投资者一键化投资本轮人工智能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