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指数焕新升级,打造生物科技“前沿”主题标杆!

2025-09-17 18:22

(来源:华安基金许之彦)

事件

  8月22日,恒生指数公司宣布对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进行重大调整:成份股数量由50只缩减至30只,新纳入映恩生物-B,剔除复星医药、巨子生物、泰格医药等21只股票。成份股变动于2025年9月8日起生效,堪称指数设立以来变革性的结构调整。

深度解析

背后动因直指三大规则重塑:

  1.互联互通交易资格要求:新增“港股通”筛选要求,不受QDII额度限制;

2.成份股数量强制压缩:从50只改为固定30只,提高龙头集中度;

  3.删除上市历史要求及快速纳入机制:指数能更快纳入优质新兴企业,取消快速纳入机制,使得指数调整更具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港股通生物科技ETF(159102)是指数调整生效后全新推出的ETF,调整后的指数更加纯粹地聚焦生物科技核心领域,创新药和CXO权重占比高达89%,更加精准地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整体表现,龙头集中度更高,行业代表性更强。

  有投资者不禁疑问,有些成份股名称后“-B”标识代表什么含义?“-B”代表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nology)。港交所自2018年起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吸引了大量处于发展初期,盈利能力欠缺的生物科技企业借助该通道成功登陆港股,助力香港跃升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相较A股药企,港股药企科创属性较强,藏着不少A股买不到的稀缺标的。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025年9月15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涨幅达103.38%,涨幅惊人,港股生物科技板块还值得关注吗?

  首先,指数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配置性价比高。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在经历了长达三年多的大幅回调后,目前正处于近三年的相对低位,即便经历了今年以来的大幅上涨,当前PE为33.02倍,处于近五年32%分位数。

  其次,生物科技行业盈利和估值端均出现了边际变化。

  1. 政策护航:医保政策趋于稳定叠加多层次支付体系完善(商业保险扩容+地方支持政策),行业支付环境持续优化,为创新生物科技企业长期放量提供支撑。

  2.技术突破:AI+医药研发加速突破(靶点发现、临床设计等),叠加ADC、双抗及细胞治疗等平台型技术崛起,推动国产生物科技产品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3. License-out交易活跃:对外授权合作金额和结构不断升级,部分创新药龙头企业率先实现扭亏,进入盈利周期。

关注港股通生物科技ETF(159102)

  如今,美联储降息周期与南向资金形成合力,港股市场正经历两重资金面利好共振。同时,政策扶持+技术突破+成长周期三重驱动下,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或迎来重要拐点。港股通生物科技ETF(159102)紧密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HSBIO.HI),从CXO服务、Biotech创新到Big Pharma商业化,汇聚医药全产业链优质标的,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配置机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