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人形机器人唯一的低估大龙头,算力+氢能+机械,证金公司战略持股

2025-09-17 16:56

(来源:财报翻译官)

老乡们,注意了!如果你还以为中联重科只是个挖机厂、农机厂,那你就真的out了。$中联重科(000157)

刚刚新鲜出炉的2025年半年报,简直亮到晃眼——这家被严重低估的高端制造巨头,正在用实打实的业绩告诉我们:转型,它是认真的!

先来看几个硬核数据,感受一下什么叫“低调的实力派”:

  • 二季度净赚27.65亿,同比增长21%,在大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这个增速真心不简单;

  • 更夸张的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7.52亿元,同比暴增112%!说明赚到的钱是真金白银,不是账面富贵;

  • 合同负债(也就是已收客户订单、还没交付的)19.73亿元,还在稳步增长;

  • 账上货币资金接近130亿,短期借款才7个多亿,家底厚实,财务稳得一批!

这还不算完,它早已不是你父辈印象中那个只会造挖掘机的“大家伙”了。

它现在身上贴满了热门标签:人形机器人氢能机械算力赋能,连证金公司都长期战略持股,这来头,这背景,不得不重视。

那么问题来了,这份财报背后,到底藏了怎样的增长密码?它未来的业绩还能继续飞吗?

今天,财官就带各位老乡一起拆解这份中报,看看值不值得咱们重点关注。

先说现金流的暴增,这是本次财报最亮眼的地方。现金流同比翻倍以上增长,远比利润增速更震撼。

它说明公司产品卖出去后,回款非常顺畅,下游客户付款意愿和能力都很强。这要么是因为产品竞争力强,公司话语权高;

要么是行业付款条件在好转。不管是哪一个,都是实打实的经营质量提升。

合同负债稳定增长,代表订单还在持续进来。虽然增速不高,但在当前宏观环境下,能稳住增长就已经跑赢很多公司了,说明需求端还是有韧性的。

最让人兴奋的,其实是中联正在布局的几个新赛道:人形机器人、氢能、机械和算力应用。

很多人一听人形机器人,第一反应是“这跟挖掘机有啥关系?”。

其实逻辑并不牵强——中联作为重工巨头,在精密液压、运动控制、结构件领域有几十年技术积累,而这些技术恰恰是人形机器人的底层能力。它不需要从零开始,而是产研协同、顺势延伸。

氢能就更不用说了,工程机械电动化是明确趋势,但纯电可能解决不了重载、长时间作业的机械的续航问题,而氢能+燃料电池方案被行业普遍看好是中大型机械的未来路线之一。

中联在这块早有布局,不是纯概念,是有实实在在的技术储备和示范项目的。

再说算力赋能——通过AI、大数据为传统机械做智能升级,实现 predictive maintenance(预测性维护)、智能调度、无人化施工,这才是真正的“新质生产力”。

所以你仔细品,中联的转型不是硬蹭热点,而是围绕 high-tech、智能化、新能源这三条主线,把传统优势转化为新增长极。这种转身,扎实,且有想象空间。

不过,咱也不能光夸不提醒。工程机械行业毕竟和基建、房地产景气度密切相关,目前宏观复苏基础尚不牢固,传统业务能否持续增长仍需观察。

新业务方面,机器人、氢能都还需要时间验证商业化能力,短期难以完全兑现业绩。

所以对于咱们投资者来说,中联这份中报绝对值得点赞,但也要理性看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