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7 16:54
(来源:光大证券投研小分队)
新型储能迎来大事件,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根据央视网的报道,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9月17日,2025世界储能大会隆重举行,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不仅重申了2027年发展目标,还提出203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3亿千瓦。
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近期新型储能行业现状,探索发展趋势。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新型储能获政策红利,未来有望快速发展
9月16日-18日,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宁德举行。在9月17日举行的开幕式及主题论坛上,多位重量级嘉宾发表主题演讲,这瞬间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媒体的报道,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柳新岩发布《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未来发展目标为:
①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步入规模化发展初期,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1.8亿千瓦。
②2030年,新型储能产业全面市场化发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2.4亿千瓦。
③203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3亿千瓦。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全面推动新型储能发展,重点内容如下:
①总体目标
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②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
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培育试点应用场景。
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推动在负荷密集接入、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大容量直流馈入等关键电网节点,开展独立储能电站建设。
③推动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提升
推动新型储能调控方式创新,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提高新型储能调度适应能力。
积极开展新型储能与电源协同优化调度、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智能调度及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等调用方式创新。
④引领新型储能创新融合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推广试点项目应用。
⑤加快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完善
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
2、储能巨头市占率保持高位
7月底,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型储能最新发展状况。根据能源局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较2024年底大幅增长29%。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华北、西北等地区成为我国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
按照《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的规划,2027年新型储能规模将较2025年上半年大幅增长接近90%,2035年储能规模将增长2.16倍,这将为新型储能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半年官方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新型储能制造业以新型电池等蓄能产品和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为主要领域,也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和能量控制系统等环节。未来将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产业主体集中、区域聚集格局基本形成。
锂电池不仅占据了动力电池的主体地位,也成为新型储能电池的主要选择,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最高。此前知名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根据白皮书的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大增64.9%,总量高达369.8GWh。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厂商出货量达到345.8GWh,市占率高达93.5%,较2023年提升2.6个百分点。2024年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市占率高达92.5%,出现了全面铁锂化的趋势。
此前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对外发布数据,2025年8月全球储能电芯三大巨头市占率高达52%,其中宁德时代市占率为32.4%,亿纬锂能市占率达到10.7%,海辰储能为8.9%。楚能新能源、比亚迪紧随其后,市占率分别为8.7%、7.8%。
根据iFinD金融数据终端,储能电池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天赐材料、璞泰来、科达利、恩捷股份等。
(本文首发于2025年9月17日)
李泉(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