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斯莱克涨2.81%,成交额8.98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20亿

2025-09-17 16:02

9月17日,斯莱克涨2.81%,成交额8.98亿元,换手率7.68%,总市值118.59亿元。

异动分析

减速器+C2M概念+机器人概念+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概念

1、2025年8月8日互动易:公司于今年2月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苏州斯莱克机器人有限公司”,利用积累多年的精密机械经验,拟投资建设谐波减速器零部件规模化生产线,寻求机器人关节零部件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公司和国内外相关客户保持密切联系,探讨技术发展,目前谐波减速器关键零部件柔轮的研发进展比较顺利,但尚未进行商业化生产,且人形机器人行业尚处于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的探索阶段,存在多种不确定风险因素,具体情况请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公告为准。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做出投资决策。

2、2020年4月1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觅罐云主要使用公司数码印罐迷你线,实现了一罐一图,一罐一码。满足了消费者对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充分体现了C2M的特性。通过云制造服务,实现了消费者到制造商的无缝连接。目前在农副产品领域,已经和五常大米吉林农投以及太湖农业等一批公司开始了战略合作。

3、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公司研发的是用于易拉生产成套设备生产流水线的堆垛机器手,主要用于成品盖堆垛,此业务已形成收入,并在客户处使用良好。

4、2022年11月10日互动易:为顺应当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下游客户的需求,加快落地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业务的发展战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部分募投项目投资规模的议案》,同意在原募投项目建设实施计划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投资规模2亿元,建设2条电池壳成型生产线。原募投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约1.2亿只新能源汽车方形电池壳的生产能力。增加投资的产线投产后,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约1.2亿只方形电池壳的产能。

5、公司通过先莱汽车持有安徽斯翔51%的股份,生产圆柱铝壳专门为磷酸铁锂电池配套,通过安徽斯翔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经济开发区投资年产3亿只圆柱形电池铝壳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3228.04万,占比0.04%,行业排名181/194,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3.70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今日 近3日 近5日 近10日 近20日
主力净流入 -3228.04万 56.88万 -1.20亿 1.49亿 3007.18万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45亿,占总成交额的6.74%。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6.16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6.16元,近期该股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8.86,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孙武路1028号,成立日期2004年1月6日,上市日期2014年1月2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高速易拉盖、易拉罐等金属包装制品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装配调试,相关精密模具、智能检测设备、零备件的研发、加工制造等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池壳业务67.48%,易拉盖高速生产设备及系统改造11.43%,其他专用设备及零备件8.87%,易拉罐高速生产设备及系统改造7.59%,光伏发电及其他3.04%,智能检测设备1.58%。

斯莱克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抖音小店、特斯拉、宁德时代概念、汽车零部件、C2M概念等。

截至6月30日,斯莱克股东户数1.94万,较上期减少27.88%;人均流通股33386股,较上期增加38.68%。2025年1月-6月,斯莱克实现营业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37.62%;归母净利润-2026.51万元,同比减少214.98%。

分红方面,斯莱克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48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斯莱克十大流通股东中,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018124)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899.4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598.84万股。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100.9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840.64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37.3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0.42万股。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A(003835)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86.30万股,为新进股东。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