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7 15:28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随着我国石油炼化产业的发展,石油焦产量及需求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产量从2012年的1941.6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003.1万吨,CAGR为4.46%,需求量从2015年的2937.64万吨增长至4349.08万吨,CAGR为5.77%。预计石油焦未来供应不容乐观,一方面,汽车电动化兴起,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更是高速发展,石油消费逐渐被挤出,传统石油公司资本支出下降,石油产量增速下行或将对石油焦供应形成约束;另一方面,由于“双碳“政策实施,为降低碳排放强度,部分炼化企业新项目房企延迟焦化装置,改用加氢装置,也影响石油焦供应。
从区域分布上来看,石油焦区域划分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石油焦的生产区域依旧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2022年,华东地区石油焦生产供应量继续占据首位,占比56.21%;其次是华南、东北地区,分别占比12.14%、10.3%,其他地区的产量占比均不超过10%。
近几年石油焦进口依存整体呈现上行走势,2022年我国石油焦进口总量达到1508.86万吨,较2021年增加234.83万吨,我国石油焦进口以高硫焦为主,主要用来做燃料以及搭配使用生产预焙阳极。我国石油焦出口量整体保持下行趋势,从2015年的241.92万吨下跌至2022年的162.88万吨,主要因为海外电解铝产量较低,国内预焙阳极出口增加,挤占海外预焙阳极企业市场。出口以中硫焦为主,海外企业主要用来生产预焙阳极。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石油焦市场供需现状分析,优质石油焦已经成为高附加值炼油产品「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石油焦是石油炼化的副产品,石油焦主要用来制作电极,下游终端主要包括电解铝、新能源车和钢铁。石油焦中碳元素含量比较高,自然也常用于生产石墨,做电极。石油焦在下游的应用,基本按照硫分高低来区分。
在国内,在石油焦下游需求行业里,电解铝比重占据首位,电解铝市场是决定石油焦上升空间源原动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国内电解铝产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电解铝年产量突破4000万吨,为历史新高,2015至2022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3.6%。2023年上半年产量为2016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2.44%。在政策的严控下,预期未来行业产量提升空间有限。
从石油焦市场各集团产能占比来看,伴随着新增产能变化,主营单位及地炼产能变化趋势也跟随调整。2022年独立炼厂占比为46.43%,2022年三桶油石油焦产量占比53.57%,其中,中石化产能占比34.95%,中石油产能12.16%,中海油产能6.46%。目前独立炼厂延迟焦化装置产能继续占据首位,中石化产能位居第二。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石油焦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石油焦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石油焦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报告目录:
第1章石油焦行业界定及中国市场发展环境剖析
1.1 石油焦行业界定及统计说明
1.1.1 石油焦的界定
(1)石油焦定义
(2)石油焦特性
(3)石油焦质量标准
1.1.2 石油焦产品分类
(1)根据原材料的不同进行划分
(2)根据结构和外观的不同进行划分
(3)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进行划分
(4)根据硫份的不同进行划分
1.1.3 本行业所归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1.4 本报告行业研究范围的界定说明
1.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2 中国石油焦行业政策环境
1.2.1 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2.2 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标准体系建设
(2)现行标准汇总
1.2.3 行业监管政策汇总及解读
1.2.4 “十四五”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2.5 “碳中和”“碳达峰”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2.6 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3 中国石油焦行业经济环境
1.3.1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GDP增长情况
(2)工业增加值
1.3.2 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1.4 中国石油焦行业社会环境
1.4.1 人口规模及结构
(1)人口规模分析
(2)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1.4.2 居民收入与支出
(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2)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1.4.3 焦化行业节能减排情况
(1)焦化行业节能减排要求
(2)焦化行业节能减排措施
1.4.4 社会环境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5 中国石油焦行业技术环境
1.5.1 石油焦生产工艺及流程
1.5.2 石油焦行业研发创新现状分析
(1)无物理扰动法
(2)物理扰动辅助法
1.5.3 石油焦行业相关专利的申请及公开情况
1.5.4 技术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2章全球石油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预判
2.1 全球石油焦行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环境分析
2.1.1 全球石油焦行业发展历程
2.1.2 全球石油焦行业发展环境
(1)技术环境
(2)社会环境
(3)经济环境
2.1.3 全球石油焦上游原材料供需状况
(1)全球石油供需情况
(2)全球煤炭供需情况
2.2 全球石油焦行业供需状况及市场规模测算
2.2.1 全球石油焦行业供给状况
2.2.2 石油焦行业全球贸易状况
2.2.3 全球石油焦下游应用市场
2.2.4 全球石油焦行业市场规模
2.3 全球石油焦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2.3.1 全球石油焦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2.3.2 重点区域石油焦行业发展分析
(1)亚洲(中国除外)石油焦行业
(2)欧洲石油焦行业
2.4 全球石油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代表性企业案例
2.4.1 全球石油焦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2.4.2 全球石油焦行业市场竞争状况
2.4.3 全球石油焦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
(1)埃克森美孚公司
(2)荷兰皇家壳牌公司
(3)英国石油公司
2.5 全球石油焦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2.5.1 全球石油焦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2.5.2 全球石油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3章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痛点分析
3.1 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历程及市场特征分析
3.1.1 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历程
3.1.2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特征
(1)进口依存度持续增长
(2)自给率持续下降
(3)具有区域性
(4)行业集中度高
3.2 中国石油焦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3.2.1 中国石油焦行业进出口概况
(1)中国石油焦行业进出口总额
(2)中国石油焦行业贸易逆差
3.2.2 中国石油焦行业进口状况
(1)行业进口规模
(2)行业进口价格水平
(3)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4)行业主要进口来源地
(5)行业进口前景及趋势
3.2.3 中国石油焦行业出口状况
(1)行业出口规模
(2)行业出口价格水平
(3)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4)行业主要出口目的地
(5)行业出口趋势及前景
3.3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供需状况
3.3.1 中国石油焦行业企业类型及数量规模
(1)中国石油焦行业企业类型
(2)中国石油焦行业企业数量
3.3.2 中国石油焦行业供给状况——产能
3.3.3 中国石油焦行业供给状况——产量
3.3.4 中国石油焦行业供给状况——开工率
3.3.5 中国石油焦行业需求状况——表观消费量
3.3.6 中国石油焦行业需求状况——石油焦行业对外依存度
3.4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供需平衡状况及价格走势
3.4.1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供需平衡状况
3.4.2 中国石油焦行业价格水平变化走势
3.5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3.6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痛点分析
第4章中国石油焦行业竞争状态及市场格局分析
4.1 中国石油焦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4.1.1 中国石油焦行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4.1.2 中国石油焦行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4.2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格局及集中度分析
4.2.1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按产能分
(2)按原油进口配额分
4.2.2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4.3 中国石油焦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4.4 中国石油焦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5 中国石油焦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解析
4.5.1 中国石油焦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1)从供需的角度
(2)从价格的角度
4.5.2 辽宁省
(1)区域行业发展环境
(2)区域行业供给现状
(3)区域行业市场竞争
(4)区域行业发展趋势
4.5.3 山东省
(1)区域行业发展环境
(2)区域行业供给现状
(3)区域行业市场竞争
(4)区域行业发展趋势
4.5.4 河南省
(1)区域行业发展环境
(2)区域行业供给现状
(3)区域行业市场竞争
(4)区域行业发展趋势
4.5.5 广东省
(1)区域行业发展环境
(2)区域行业供给现状
(3)区域行业市场竞争
(4)区域行业发展趋势
第5章中国石油焦产业链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
5.1 石油焦产业链梳理及成本结构分析
5.1.1 石油焦产业链结构及生态
5.1.2 石油焦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5.2 石油焦行业主要原材料供应市场分析
5.2.1 石油焦行业主要原材料类型
5.2.2 石油焦行业煤沥青供应市场分析
(1)煤沥青产量分析
(2)煤沥青价格水平
(3)煤沥青竞争格局
(4)煤沥青供应状况对针状焦行业的影响总结
5.2.3 石油焦行业燃料油供应市场分析
(1)燃料油产量分析
(2)燃料油价格水平
(3)燃料油竞争格局
(4)燃料油供应状况对针状焦行业的影响总结
5.3 石油焦行业主要生产加工设备供应市场分析
5.3.1 石油焦行业主要生产加工设备类型
5.3.2 延迟焦化装置的供给水平
5.3.3 延迟焦化装置的价格水平
5.3.4 延迟焦化装置的竞争状况
5.3.5 上游主要生产加工设备供应状况对石油焦行业的影响
5.4 石油焦行业中游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5.4.1 针状焦市场分析
(1)细分产品的界定及分类
(2)细分产品的供需现状
(3)细分产品的市场竞争
(4)细分产品的发展趋势
(5)细分产品的市场前景
5.4.2 其他石油焦细分市场分析
5.5 石油焦行业下游应用市场分析
5.5.1 石油焦行业下游应用市场结构分析
5.5.2 石油焦→预焙阳极(铝用炭素)→电解铝
(1)石油焦在预焙阳极中的应用
(2)预焙阳极供给水平分析
(3)预焙阳极对石油焦的需求规模
(4)电解铝产量决定预焙阳极需求量
(5)石油焦在电解铝领域的应用市场前景
5.5.3 针状焦→石墨电极→电炉钢
(1)针状焦在石墨电极中的应用特性
(2)石墨电极的供给水平
(3)石墨电极对针状焦的需求规模
(4)针状焦在石墨电极领域的市场前景
5.5.4 针状焦→锂电池负极材料→新能源汽车
(1)针状焦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特性
(2)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供给水平
(3)锂电池负极材料对针状焦的需求规模
(4)针状焦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市场前景
第6章中国石油焦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
6.1 中国石油焦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对比
6.2 中国石油焦产业链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案例
6.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6.2.2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6.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6.2.4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6.2.5 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6.2.6 山东中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7章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及投资策略建议
7.1 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7.1.1 行业发展现状总结
7.1.2 行业影响因素总结
7.1.3 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7.2 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7.3 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7.4 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7.5 中国石油焦行业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
7.5.1 中国石油焦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7.5.2 中国石油焦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7.6 中国石油焦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7.7 中国石油焦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7.8 中国石油焦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7.9 中国石油焦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