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7 12:11
金吾财讯 | 港股三大指数早盘走强,截至午间收盘,恒指涨1.41%,国企指数涨1.78%,恒生科技指数涨3.49%。
蓝筹中,百度集团-SW(09888)涨15.90%,中芯国际(00981)涨5.70%,京东集团-SW(09618)涨5.69%,美团-W(03690)涨5.18%;跌幅方面,中国生物制药(01177)跌5.03%,信义玻璃(00868)跌3.60%,石药集团(01093)跌3.50%。
板块方面,家电股盘初上行,海尔智家(06690)涨4.44%,中国智能科技(00464)涨3.37%,海信家电(00921)涨2.89%,泉峰控股(02285)涨2.44%,创科实业(00669)涨1.42%。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美联储新一轮降息周期即将拉开序幕,美国地产链顺势受益。历史复盘来看,150-200bp的房贷利率降幅即可带动大级别行情,节奏上看受益标的通常估值先行。大而美法案的推出使得美国财政缺口显著提升,降息空间可期。受高利率环境压制,当前美国房地产景气底部亟待反弹,降息有望显著激发市场活力,建议把握降息周期下家电与电动工具出口公司的投资机遇期。国联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Q2家电板块营收同比+4.78%至43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38%至381亿元,稳健增长。当季,白电内销景气向上,外销关税影响显现,但龙头韧性突出;清洁龙头高增,可选品类费用投放加大,盈利能力下行。展望后续,以旧换新支撑内需,龙头自主品牌与新兴品类出海贡献增量,龙头报表质量有望支撑业绩不弱于收入增长,稳中有进,投资价值值得重视。
苹果概念股部分走强,蓝思科技(06613)涨7.56%,荣阳实业(02078)涨4.29%,舜宇光学科技(02382)涨3.06%,比亚迪电子(00285)涨1.40%,伟仕佳杰(00856)跌1.11%。中国银河证券发研报指,9-10月是消费电子板块的新品密集发布期,产业链进入量产高峰。产业链相关公司在低估值位置上有补涨空间,建议关注AI端侧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1)手机:此次苹果发布会整体符合预期,其中产品定价好于预期。相较于前几代产品,Iphone17系列迭代变化增多,但更新重点围绕产品外观设计和性能优化,而非AI功能。产品性价比提升,此前普遍预期由于关税成本上升要加价50美元,目前来看苹果公司对于产品涨价持谨慎态度,由于后续有望获得关税豁免,苹果公司选择维持产品性价比以避免对需求端造成不利影响。考虑产品创新变化增多以及性价比提升,该机构预计iphone17系列销售将好于此前预期。2025-2027年被认为苹果进入新一轮三年创新周期,2025年起步温和,有关于端侧AI、折叠屏等方面的重大创新更可能在2026-2027年落地。相关产业链公司目前估值较低,建议提前布局,等待新一代产品销量超预期以及后续苹果自身或其他安卓客户在AI、折叠屏等方面的催化。2)可穿戴设备:第三方数据显示AI/AR眼镜、智能耳机/腕表、智能影像设备等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渗透率提升和产品创新仍有较大空间。下周Meta Connect 2025大会将会召开,预计将对AI/AR眼镜相关产业链公司形成重要催化。招商证券发布研报称,苹果iPhone等秋季新品9月12日起开始订购,9月19日正式发售。尽管秋季发布会市场普遍认为不以为然,但总体看iPhone新机备货超9000万优于去年情况下,销售趋势仍佳,i17的高性价比有望推动销量超预期,而17Pro需求平稳向好,Air款需求仍待在中国等地区全球发售后进一步观察,iPhone新机结合未来更完备的AI功能望进一步助推销量。此外,苹果3年硬件创新加速周期开始,且其在端侧AI软件和生态的创新在明年值得重视,建议把握低估的果链。
个股方面,中芯国际(00981)涨5.7%。据外媒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中芯国际正在测试由上海初创公司宇量昇制造的深紫外光刻机。正在测试的这款机器采用的是浸没式技术,类似于阿斯麦采用的技术。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尽管中芯国际的试验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目前尚不清楚该机器是否以及何时能用于大规模芯片生产。
百度集团涨超15.9%。9月15日,招商局集团与百度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大模型、云计算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创产业、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地产园区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招商局集团与百度集团的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作为拥有深厚产业根基的百年央企与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双方的强强联合,将推动前沿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中国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认为,后市港股流动性宽裕环境并未改变,基本面预期回升也起到了重要支撑。市场盈利修复一方面来自科技、新消费和医药等板块能够实现超越经济周期的增长,另一方面因国内政策较去年力度更大,经济和政策稳定性更强,推动了企业稳健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