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7 07:33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作者:满在朋、秦亚男
摘要
公司是消费电子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并开拓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具身机器人、仪器仪表等新业务。1H25,公司消费电子领域、新能源、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3%、30%、2%。
消费电子进入创新周期,公司有望受益苹果创新周期。消费电子设备是公司核心业务,覆盖从后段整机组装与测试环节,并纵向延伸至前端零部件、模组段的组装、检测等环节。苹果有望在26年下半年发布折叠屏手机、26年年底发布AI眼镜系列产品。苹果公司是公司重要客户,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苹果创新产品。我们预计公司消费电子设备25-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6%、24%。
新能源业务聚焦大客户,进入放量期。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有智能充换电站设备、锂电专机设备等。宁德时代进军换电市场,规划25年建设1000座换电站,中长期拟建设1-3万座,公司作为其换电设备核心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公司锂电设备聚焦注液机和模组Pack线,已取得头部大客户海外项目订单。
收购上海沃典、强化汽车业务。25年6月,公司以4.2亿元收购收购上海沃典70%股权,上海沃典主要有汽车智能输送系统与智能制造业务,客户包括宝马、奔驰、全球知名电动车客户等,并承诺2025-27年度经审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85亿元。此次收购将强化公司在汽车领域的技术能力和客户资源。
战略布局半导体、仪器仪表、具身机器人等业务,中长期有望多点开花。(1)半导体:子公司博众半导体聚焦封装测试环节,布局贴片(共晶,固晶)、AOI检测等设备,预计下半年开始放量。(2)仪器仪表:1H25,子公司博众仪器正式发布国产首台商用200kV热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目前已获得小批量订单。(3)具身机器人:公司已给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代工机器人,目前订单较为饱满;并给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一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工作桌、导轨及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
风险提示
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集中的风险;对苹果较依赖风险。
+
目录
1、公司是消费电子设备领先企业,多行业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1.1、消费电子设备是公司核心业务,布局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设备
1.2、新能源业务放量有望带动收入高增,盈利能力触底向上
1.3、股权结构集中,股权激励强化长期发展信心
2、消费电子进入创新周期,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2.1、苹果加入折叠屏市场,AI眼镜有望带动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潮
2.2、消费电子设备环节众多,国产厂商在中后段已实现突破
2.3、深度绑定大客户,横纵延伸夯实竞争力
3、新能源业务:聚焦核心客户,进入放量期
3.1、智能充换电站设备:聚焦核心客户,进入放量期
3.2、锂电专机设备:聚焦核心产品
4、战略布局:半导体、汽车、仪器仪表、具身机器人等多点开花
4.1、半导体:专注封测环节,聚焦固晶机(含共晶机)、AOI等产品
4.2、汽车自动化:收购上海沃典,强化汽车领域布局
4.3、仪器仪表:聚焦电子透镜、已获得小批量订单
4.4、具身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本体代工
5、风险提示
正文
1、公司是消费电子设备领先企业,多行业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1.1、消费电子设备是公司核心业务,布局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设备
公司起始于2001年,主营业务为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以及工装夹(治)具等,下游聚焦在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仪器仪表等领域。公司致力于“成为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企业”。
消费电子是公司核心业务,逐步开拓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汽车等领域。公司2010年成为消费电子设备供应商,2017年开始布局锂电专机设备,2018年进入新能源智能充换电站领域,2020年开始布局半导体高端装备板块,并逐步拓展仪器仪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机器人等。2025年公司以4.2亿元收购上海沃典70%股权进军汽车系统集成领域。目前公司业务主要以3C消费类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为主。中长期来看,公司会形成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自动化、半导体、高端仪器等多方位发展的局面。经过20多年发展,公司与多家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产品制造商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1.2、新能源业务放量有望带动收入高增,盈利能力触底向上
新能源业务放量有望带动收入高增。在2021年前,受益于消费电子设备需求高增长,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21-24年,消费电子设备需求低迷,新业务开拓还未放量,导致公司收入降速。2025年公司实现智能充换电站订单规模快速增长,并持续服务大客户扩大换电站产能,有望带动公司收入高增长。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回升,精细化运营实现了现金流大幅度改善。公司毛利率从2019年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是公司切入新应用领域导致初期投成本较高所致,并导致公司净利率从2018年的12.70%下滑至2024年的7.85%。今年开始,随着公司新能源业务逐渐放量,规模效益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触底回升。1H25,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亮眼,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通过优化结算方式、加强资金管理和供应链效率提升,显著增强了核心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
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强研发费用投入保障技术护城河。公司期间费用率总体平稳下降。其中,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的9.8%提升至2024年的10.38%。
在相关可比公司中,各公司收入增速基本跟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相关,表现较为一致。从毛利率看,消费电子公司总体毛利率水平较高,公司的毛利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1.3、股权结构集中,股权激励强化长期发展信心
公司股权集中度高、家族绝对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吕绍林、程彩霞夫妇。博众集团(持股29.03%)是公司控股股东,与苏州众一、苏州众二、苏州众六、苏州众之七、苏州众之八、苏州众十为一致行动人,并通过有限合伙企业的GP-LP设计,以较小出资实现对公司的绝对控制。苏州众一、众二、众六、众之七、众之八、众十为员工持股平台。
实施股权激励,强化长期发展信心。2024年5月开展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分首次授予和预留授予。2024年7月,公司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外籍员工共12人、其他核心骨干人员163人,以12.60元/股授予263万股公司股票。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考核指标:2024年度净利润率不低于8.50%,2025年度净利润率不低于9.00%。
2、消费电子进入创新周期,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2.1、苹果加入折叠屏市场,AI眼镜有望带动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潮
苹果预计2026年发布折叠屏智能手机。据Trend Force最新市场预测显示,苹果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正式进军折叠屏手机领域。按富士康生产计划,这款折叠屏iPhone将在2025年9月底开案量产,2026年秋季发布。我们认为,苹果的入场有望凭借软件生态优势,提升折叠屏手机生产力属性以及打破不同系统生态之间的护城河,并激发智能手机的新一轮需求爆发。
XR技术迭代+AI大模型赋能,AI眼镜新终端硬件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AI眼镜是一种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通常结合音频、摄像、显示等功能。通过语音、手势或眼动等多种输入方式,AI眼镜能够实时处理和展示增强现实信息,提供智能辅助和交互体验。AI眼镜是AI大模型时代最具潜力的硬件载体,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带来AI眼镜更沉浸式的使用体验,或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有可能引爆下一轮计算平台革命的“入口级”产品,带动消费电子新一轮大的产业创新。
AI眼镜出货量大增,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有更多厂商进入AI眼镜市场。根据Counterpoint《全球智能眼镜型号出货量追踪》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际智能眼镜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10%,AI智能眼镜占2025年上半年总出货量的78%。Meta在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份额在2025年上半年升至73%,除了Meta之外,2025年上半年实现出货的主要AI眼镜厂商还有小米、RayNeo、KopinSolos和Thunderobot,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有更多新型AI眼镜进入市场,其中包括Meta、阿里巴巴和几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即将发布的产品。根据IDC预测,预计至2030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或突破3000亿美元,行业未来空间十分宽广。
2.2、消费电子设备环节众多,国产厂商在中后段已实现突破
消费电子行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全球分工模式,其研发设计、加工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与协作,国际顶级品牌厂商通常将自身业务的核心集中于产品的设计、研发及品牌运作,而将原材料采购、零组件生产及整机组装等生产制造环节交由零组件供应商及代工厂具体实施。设备供应商服务于EMS厂商及消费电子级整机公司。
一般,相关生产设备的采购权由终端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决定、如苹果公司,相关设备供应商均需要直接参与并通过消费电子品牌厂商的打样测试,才能获得订单。
3C产品制程复杂,3C设备对应环节众多。以智能手机为例,3C产业链可分为前段核心零部件(机身、显示模组、摄像头模组、电池模组等)生产、中段模块封装(SMT、LCM)、后段整机的组装、测试和包装等三大环节。
国产消费电子设备厂商在3C制造过程的中后段已实现供应,充分受益于消费电子工艺创新。从3C设备产业链看,随着消费电子行业多年的发展,我国3C设备厂商凭借不断地技术追赶以及服务优势,已经打破外资垄断,在后段、中段已逐步围产化。通常,每一次消费电子产品的创新都会有相关的工艺细节变化,从而带动一轮相关设备的新需求。并且,近年来,消费电子产线的设备改造需求也逐渐释放。
2.3、深度绑定大客户,横纵延伸夯实竞争力
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横向拓展至各类3C终端设备。消费电子设备公司核心业务板块,25年上半年占公司收入比重约63%。从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维度看,公司的设备目前不仅应用于智能手机产品,而且已经几乎覆盖包括手机、平板电脑、TWS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AR/MR/VR产品等在内的全系列终端产品,公司正沿着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横向维度全面延伸自身业务范围。
苹果是公司消费电子设备重要的客户。苹果的智能手机业务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与苹果公司的合作始于2010年,主要向苹果公司销售各类自动化设备产品。在服务苹果公司等客户的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优良的口碑,并取得了vivo等客户的手机柔性模块化产线订单。目前公司还在开拓三星、oppo、传音、荣耀、小米等客户,已成为国内智能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从消费电子产业链生产环节维度看,公司的设备目前不仅可以应用于终端的整机组装与测试环节,而且已经纵向延伸至前端零部件、模组段的组装、检测、量测、测试等环节,例如,摄像头模组、外壳(笔记本、手机、手表)、电池、屏幕MiniLED、MR光机模组等高精度模组的组装与检测,公司正从产业链的纵向维度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苹果折叠屏及未来AI眼镜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量空间,有望充分受益苹果创新周期。2026年苹果有望推出折叠屏手机,有望带动公司消费电子设备业务收入大幅提升。苹果有望目标2026年年底发布的目标AI眼镜系列。公司在MR产品生产制造领域已深耕多年,目前能够提供多领域、全方位、多功能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公司接到多个AR/MR/VR产品客户的需求,并已经给新一代AR/MR的生产设备打样,有望受益于MR设备市场的爆发。
3、新能源业务:聚焦核心客户,进入放量期
公司新能源业务包含三个主要类型:(1)锂电专机设备;(2)智能充换电站设备;(3)智慧仓储物流业务。1H2025,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为30%。
新能源仍是公司战略发展业务,未来聚焦核心产品、核心客户。电动车仍处于增长期,新能源长期趋势不变。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919.7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5%。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多年,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公司持续跟踪主流工艺变化情况,进一步聚焦核心产品+核心客户。
3.1、智能充换电站设备:聚焦核心客户,进入放量期
自2018年起,公司便前瞻性地布局充换电站赛道,在新能源智能充换电装备领域,主要为客户提供乘用车充换电站、商用车充换电站、无人机机巢等。公司合作厂商有宁德时代、上汽集团、中石油、中石化、deep way、北汽蓝谷、吉利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厦门金龙等。
对标充电桩,换电站是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的重要方式。
宁德时代将大力建设换电站。4月,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2025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是扩展至1万座。5月18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宁德时代联合主办的“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发布活动”举行,并宣布2025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13个核心区域建成300座换电站,贯通沧榆线、京沪线(G2)、沪广线、沪蓉线等11条干线。到2030年之前,将建设一张“八横十纵”的全国换电绿网,组成16大城市群换电网,这全长15万公里的高速及国省道干线,将覆盖80%的干线运力。根据宁德时代公告数据,宁德时代与车企客户共同发布了20多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并与中石化、蔚来、滴滴、神州租车等上下游企业合作,加速换电生态建设。宁德时代将坚定投入资源建设换电干线组网。
换电站投资带来新的设备需求,公司订单大幅增长。根据宁德时代官方公众号数据:宁德时代规划2025年完成1000座换电站的战略布局;中后期将携手生态伙伴,与全社会共建,完成从1万站到3万站的跨越。一般,新一代巧克力换电站的建设成本约150万元,重卡换电站投资成本约300-400万元。因此,换电整站集成商及换电站核心设备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公司布局智能充换电站全产业链,构建起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充换电站、电池箱、充电桩及无人机换电设备的多元产品矩阵。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卓越的服务能力,参与时代电服“巧克力换电生态”和时代骐骥“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建设,1H25,公司实现智能充换电站订单规模快速增长,累计接单充换电站500多座,完成300多座换电站交付。
3.2、锂电专机设备:聚焦核心产品
公司锂电设备类型聚焦核心产品线中注液机和模组Pack线。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紧跟客户的大项目建设需求。公司已开发基于底冷、大面水冷以及模组小型化(MSL)技术的专用设备。布局欧洲、东南亚、美洲市场。目前公司隧道腔注液机已通过CE体系认证,且已取得行业头部客户海外量产订单;同时为解决客户产品切换以及产能快速调配问题,公司在国内积极配合客户大批量交付方腔注液机,极大提升设备柔性产能与成本平衡。
4、战略布局:半导体、汽车、仪器仪表、具身机器人等多点开花
公司作为自动化设备平台型公司,中长期来看,公司会形成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自动化、半导体、具身机器人、高端仪器等多方位发展的局面。
4.1、半导体:专注封测环节,聚焦固晶机(含共晶机)、AOI等产品
半导体领域是公司重点布局的一个战略性新兴板块。苏州博众半导体是公司直属半导体子公司,创立于2022年,聚焦于开发满足先进封装工艺要求的固晶(包含共晶)和AOI检测设备,重点关注先进封装、光电子、AI算力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业务收入3584万元、同比增长314%。
高速高精度固晶机方面,当前公司研发的固晶机可用于芯片贴装、摄像头模组组装、VCM组装等领域,目前在3C头部企业多家生产基地样机测试中,进展顺利,预计量产订单将会在今明两年落地。
AOI检测机方面:公司给全球头部封测厂做的AOI检测机样机已在公司厂内测试通过,预计下半年给客户送样。
半导体器件制作工艺按大工序分为前道和后道工序,晶圆制造和测试被称为前道(Front End)工序,而芯片的封装、测试及成品入库则被称为后道(Back End)工序。半导体封装工序较多,核心环节包括减薄、划片、固晶、引线键合、塑封、切筋成型等六大工序。固晶机,又称为贴片机,主要应用于各种金丝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引线柜架压板、以及半导体封装测试阶段的芯片贴装环节,即将芯片从已经切割好的晶圆(Wafer)上抓取下来,并安置在基板对应的Die flag上,利用银胶(Epoxy)把芯片和基板粘接起来。
IC固晶机市场规模大、国产化可期。固晶机可细分为IC固晶机、分立器件固晶机、LED类固晶机,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存储器件、逻辑器件、微处理器等领域。根据SEMI的数据,预计2025全球半导体封装设备市场规模在5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在封装设备中,固晶机是封装环节非常重要的设备,占整体市场规模比重约30%,因此我们估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固晶设备规模约16亿美元。由于IC固晶机因更注重小尺寸精度要求,开发难度较大,因此ASMPT、BESI处于垄断地位,国产化率较低。
国产半导体AOI检测设备厂商正在加速崛起。AOI全称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对芯片进行自动检测的技术,广泛应用于PCB、显示面板、半导体芯片等电子元器件领域。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复杂化,AOI技术逐步渗透至半导体行业,覆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流程,成为提升芯片良率的核心装备之一。根据MIR DATA BA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用AOI检测设备市场规模超12亿元,同比增速约为10%。中国封装测试用AOI检测设备市场,Camtek一家独大、占比超过50%。国产AOI检测设备厂商正在加快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布局,如中科飞测、景焱智能等国产厂商已经在该领域打开了一定的市场。
AI大模型应用刺激了400G/800G以及1.6T数据通信光模块市场需求增长。高速光模块市场的增大增量和发展前景为公司在光通讯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成长空间。公司推出的全自动高精度共晶机已经在光通讯领域形成批量销售,并出口至海外。公司已推出的产品星威EF8621、EH9721,目前已获得行业全球领军企业400G/800G批量订单,竞争优势明显。公司的共晶贴片机可以用于目前主流的400G、800G、1.6T光模块贴合场景。1H25,公司已获得国内头部光模块企业的订单,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光通信领域客户,已在多家新的客户进行样机测试,并成功取得其中2家的批量订单,其他家样机测试进展顺利。此外,公司也在开发可以满足硅光的微米级贴装精度要求的共晶机产品。
4.2、汽车自动化:收购上海沃典,强化汽车领域布局
公司汽车自动化有2块业务,一是汽车电子及汽车零部件制程设备(新能源电驱设备领域、汽车电子领域、汽车结构零部件领域),二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智能输送系统。2025年6月,公司以4.2亿元并购上海沃典70%股权承接,上海沃典主要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智能输送系统”与“智能制造与信息化系统”两大核心业务。
上海沃典是公司汽车业务的重要补充。上海沃典客户有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美国某知名电动车企、小米、吉利、路特斯、小鹏、理想、上汽、奇瑞等。上海沃典从2023年开始逐步拓展海外高毛利板块业务,而且将作为未来长期重要发展战略。截止2024年12月31日,上海沃典在手订单合计5.40亿元,其中,欧洲市场订单占据优势比例。2025年上海沃典新增接单2.35亿元。上海沃典承诺2025-27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合并报表口径下归属于母净利润合计累计不低于1.85亿元。此次收购深耕汽车领域的上海沃典,对公司在拓展业务版图、强化技术协同及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4.3、仪器仪表:聚焦电子透镜、已获得小批量订单
透射电子显微镜长期以来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国产替代势在必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被列为卡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之一,是半导体、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高端科学仪器,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长期以来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国产替代势在必行。透射电镜具有极高的行业垄断性与技术门槛,根据前瞻网数据,目前全球透射电镜市场份额主要由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占据。此前,我国中高端透射电镜全部依赖进口,国产化尚属空白。根据QYR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市场销售额达到了7.2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0.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9%(2025-2031)。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透射电子显微镜有望填补国内空白,加快透射电子显微镜国产化进度。
公司的仪器仪表业务由子公司博众仪器承接。博众仪器自2020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已实现超高稳定度高压电源、热场发射电子枪、热场(肖特基)电子源、高稳定度恒流源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已攻克电子光学系统设计、超精密加工与装配、总装总调、纳米级精度测角台等一系列核心技术。2022年,博众仪器完成国内首台200kV透射电镜原型机开发;2024年,完成第二代产品的迭代。25年上半年,博众仪器正式发布国产首台商用200kV热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BZ-F200,目前已获得小批量订单;除开拓国内市场外,也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4.4、具身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本体代工
公司早在2011年成立的子公司-苏州博众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就对未来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进行了探索,并在机器人视觉系统、调度系统、智能移动底盘等模块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沉淀。目前,公司在智能机器人有两个重点布局方向:
机器人代工方面,公司有给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代工机器人,目前订单较为饱满,且去年的代工订单已经交付;
人形机器人组装设备方面,公司给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一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工作桌、导轨及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
博众机器人还承接低空经济相关业务。在低空经济领域主要致力于为智慧城市治理方向提供网格化、规模化部署的低空巡查综合解决方案,博众机器人主要产品为空地一体全域巡航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由无人机及载荷、无人机自动机场系统、低空通信系统、航线规划与调度指挥平台及多场景AI自动识别平台等组成。该系统应用无线自组网、视觉导航、远程测控、GIS地理信息建模技术、人工智能及自动化等多种软硬件高新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场景下的全自动无人机巡查、巡查结果的AI识别、设备自动维护管理、气象监测及视频监控、三维GIS地理信息、融合通信等综合服务。
5、风险提示
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公司在苹果产业链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较高的风险。
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公司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如果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压缩资本支出,该领域自动化设备需求的增速及渗透率也会随之下降,从而会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在消费电子领域做深、做强的基础上,公司也在积极开拓新能源、半导体等新领域。由于公司进入相关领域时间较短,业务覆盖规模及客户覆盖领域需进一步拓展,未来公司产品如不能实施有效的市场开拓,可能会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