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龙蟠科技印尼工厂再获60亿大单,海外产能起量

2025-09-16 18:58

摘要

9月15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龙蟠科技印尼工厂再添60亿新订单。

9月15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锂源(亚太)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期间,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供应合计15.75万吨符合双方约定规格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按预计供货数量及当前市场价格测算,该合同总金额将超60亿元。

对于此次合作,龙蟠科技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该协议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为公司带来稳定的长期订单支撑,更将助力企业与下游核心合作伙伴构建更为紧密、稳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在海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的先发优势,为全球化业务拓展奠定关键基础。

事实上,此次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是龙蟠科技深化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成果,而印尼工厂正是其海外战略落地的核心载体。

拿下多个长单

印尼工厂的先发优势

为抢占海外新能源材料市场先机,龙蟠科技早在2021年便启动印尼工厂建设计划:其中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于2025年年初顺利投产,实现海外产能的正式落地;

二期9万吨项目目前已全面启动建设,按照规划,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完成全部建设及设备调试工作,届时印尼工厂总产能将大幅提升,为承接更多海外订单提供充足产能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前,龙蟠科技印尼工厂已凭借优质产能与技术优势,成功拿下多个重量级长期合作订单,合作对象涵盖国际汽车与电池领域头部企业。

具体来看,2025年1月,龙蟠旗下锂源(亚太)与福特集团旗下Blue Oval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为其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实现与国际车企的直接绑定;

2月,LG新能源通过战略投资方式入股龙蟠旗下锂源印尼,获得20%股权,以“资本+业务”的双重纽带,构建起双方深度协同的合作关系;

6月,亿纬锂能(维权)亦向其抛出橄榄枝,双方签订供货协议,锂源(亚太)将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向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供应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预计合同金额超50亿元。

短短半年内连续斩获多笔大额订单,龙蟠科技印尼工厂的海外市场竞争力已初步显现。

订单爆发原因一:

全球市场需求增长

龙蟠科技海外工厂的“订单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市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可归结为全球磷酸铁锂需求的激增,以及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出海”模式的持续深化。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磷酸铁锂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总出货量达210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61万吨,同比增幅高达68%,在正极材料总出货量中的占比更是攀升至77%,成为绝对主导的正极材料类型。

这一增长态势的背后,存在两大关键驱动因素:一方面,储能、动力电池等终端应用市场的快速扩张,直接拉动了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

另一方面,海外电池企业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态度从“保守观望”转向“主动布局”,进一步放大了市场需求。

回溯此前市场格局,在储能市场大规模爆发前,海外电池企业及车企更倾向于选择能量密度较高的三元锂电池,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导入持保守态度,普遍认为其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难以满足高端车型及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直至2024年,随着磷酸铁锂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成本、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验证,其在储能场景的适配性更是凸显,海外企业才开始正视磷酸铁锂电池的战略价值。

市场态度转变后,海外头部企业迅速行动: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特斯拉等均已启动磷酸铁锂电池业务布局,其中LG新能源、SK On、特斯拉更是已签订多笔大额磷酸铁锂实际订单,海外市场对磷酸铁锂的需求缺口逐步扩大。

然而,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与产业链协同壁垒,海外企业短期内难以突破——从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到电池的设计、生产及回收体系,均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而中国在磷酸铁锂全产业链环节已形成成熟且领先的产业生态。

这一现状导致海外电池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赛道上,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作为电池四大主材之一的正极材料领域更是如此。

这也成为Blue Oval、LG新能源等企业选择绑定龙蟠科技印尼工厂的关键原因——依托中国供应链技术经验,结合印尼本地资源与政策优势,可实现成本与产能的双重优化。

订单爆发原因二:

协同出海的契机

除了海外企业的需求拉动,国内头部电池厂商的“产能出海”浪潮,也为龙蟠科技等上游材料企业提供了协同出海的契机。

作为全球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的主导者,中国头部电池厂商近年来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且出海模式已从早期的“产品出海”转向“产能出海”。

这一转变不仅能够规避贸易壁垒、降低物流成本,更能更好地响应海外车企的本地化供应需求,应对全球市场竞争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磷酸铁锂等电池领域的国际标准话语权。

宁德时代为例,其已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多个海外生产基地:德国图林根基地是宁德时代首个海外工厂,同时也是德国本土首家电池工厂,目前已获得大众汽车集团模组测试实验室及电芯测试实验室双认证,具备为欧洲车企提供本地化供应的能力;

匈牙利德布勒森基地则是欧洲产能规模最大的电池工厂,总投资金额达73.4亿欧元,地理位置靠近奔驰、宝马、Stellantis、大众等欧洲主流车企,可实现近距离配套供应;

西班牙工厂由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建设,总投资额40.38亿欧元,聚焦欧洲市场的动力电池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似乎已将匈牙利工厂定位为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的核心基地,不久前有外媒报道称,为满足汽车制造商多样化的电池需求,宁德时代正调整匈牙利工厂的生产规划,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或2026年初实现全面投产。

亿纬锂能的海外产能布局同样进展迅速:2025年2月,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芯成功下线,标志着其首个海外工厂正式投入生产运营;目前该工厂已与多家海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展在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份额。

而龙蟠科技此前亦公开表示,与亿纬锂能的合作中,当前主要通过印尼工厂向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供货,形成“上游材料海外产能-下游电池海外产能”的协同供应模式。

从龙蟠科技印尼工厂的订单突破,到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的海外产能落地,再到海外电池企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不难看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正以“协同出海”的模式,在全球磷酸铁锂市场中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对于龙蟠科技而言,此次60亿大单的签订,既是对其海外产能与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其全球化战略深化的重要一步;

而在全球磷酸铁锂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供应链优势短期难以替代的背景下,龙蟠科技及更多中国新能源材料企业,或将在海外市场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