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稀土之光·百人访谈】马鹏起:追光逐梦 稀土科研领域的先驱者

2025-09-16 19:11

(来源:你好北方稀土

马鹏起,男,曾任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包钢集团总工程师。主要从事稀土与铌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在我国首先把阿尔德斯计算理论用于萃取分离包头矿稀土元素,使单一稀土纯度和收率都达到99%;曾主持萃取计算理论在稀土分离中的应用、包头稀土研究院钕铁硼生产线的建设和投产等工作。主要著作有《稀土报告文集》《中国稀土强国之梦》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稀土科研领域的漫漫征途中,马鹏起,这位稀土领域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将一生奉献给包头稀土事业,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创新、奉献和担当。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挑战与突破、奉献与成就的壮丽篇章,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包头稀土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更多后来者为实现中国稀土强国之梦而奋勇拼搏。

从秀美江南到塞北包头

1936年11月,马鹏起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江南水乡的灵秀赋予了他聪慧的头脑和温和的性格。大学毕业后,命运的轨迹发生重大转折——1962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放射化工专业毕业的马鹏起,响应国家号召,踏上了前往塞北边疆的征程。“当时没有选择,国家让我到哪儿我就到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边疆去。”马鹏起说这段话的时候,还能看到他铺满皱纹的脸上,仍然洋溢着当初服从祖国分配的勇毅和坚定。当时,对于这个来自江南的年轻人来说,包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气候干燥、环境艰苦,与他熟悉的秀美家乡截然不同。但他心中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稀土事业的憧憬,毫无怨言地投身于这片土地。

破解稀土提取分离难题

初到包头,马鹏起面临着诸多困难。生活条件的简陋、工作环境的艰苦,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迅速融入当地的工作环境,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勤奋的工作态度,在包头冶金研究所(现包头稀土研究院)开始了他的稀土科研之旅。最初,马鹏起主要从事稀土与铌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深厚的化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我国在稀土提取分离技术方面相对落后,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马鹏起深知,要实现稀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就必须攻克这些难题。

为解决稀土提纯品位和回收率的问题,马鹏起排除万难,一头扎进实验室,一有时间就读书、查阅资料,有时干脆就住在办公室里。那段时间,他专心研读了《液液萃取》一书,被书中萃取计算理论深深吸引。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搞明白核心原理,转而投入到实验中,1972年,成功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这就是曾被认为很难在萃取分离同时得到高品位和高回收率单一稀土元素的阿尔德斯计算理论。为两种稀土元素的分离找到了有效的方法——萃取法,品位和回收率都是99%,被视为当时稀土萃取不可能实现的重大突破。1975年,他撰写的《萃取计算及其应用》一文,发表于《稀土与铌》第一期,成为国内该领域第一篇参考文献。在该理论指导下,马鹏起第一次实现用数学计算理论指导单一稀土萃取分离研究,解决了稀土萃取分离中长期存在的纯度和回收率相互矛盾的问题,为“包头轻稀土全萃取分离工艺”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成果不仅促进了包钢稀土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单一稀土产业发展,并使我国单一稀土萃取分离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推动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

白云鄂博矿是我国重要的稀土资源产地,但长期以来,其资源综合利用一直是难题,要实现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白云鄂博矿的综合利用问题。为此,马鹏起多次亲自前往尾矿坝进行实地考察。尾矿坝的环境恶劣,路途艰险,但马鹏起从不退缩,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遍尾矿坝每一个角落,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为后续研究工作积累大量宝贵的数据。

在研究过程中,马鹏起遇到了无数困难和挫折。技术难题、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包钢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在矿山研究院组织了科研团队,他带领团队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包钢尾矿全面综合利用选矿工艺”的创新性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为我国稀土产业的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培养稀土领域新生力量

稀土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接续努力。马鹏起总是耐心地指导年轻科研人员,将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鼓励年轻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鞭策后辈稀土科研人员一定要练就丰富的想象力、惊人的创造力和超人的记忆力;同时还要拥有读书学习、认真实验、刻苦钻研、团结协作和为科学献身的品质。在他的带领下,包头稀土研究院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科研团队,这支团队在稀土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马鹏起任稀土研究院领导期间,先后取得了20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国家级奖励项目170多项。

如今,耄耋之年的马鹏起依然精神矍铄,他多年沉淀下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成为稀土领域发展的宝贵财富。他的著作《稀土报告文集》《中国稀土强国之梦》等成为下一代稀土科研人员的重要学习资料。

马鹏起见证了我国稀土事业从起步到腾飞的历程,也为自己能够在其中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无比自豪。他说:“稀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能为它的开发利用付出一生,我无怨无悔。”未来,他希望北方稀土立足包头,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开发利用好包头的稀土资源,在建设稀土强国的进程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

马鹏起常以“是工人,就去做一名好工人、好工匠,是技术人员,就要有担当,有责任感,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这句话激励后人。在马鹏起的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稀土科研工作者投身于这一领域,传承着他的精神,为我国从稀土大国迈向稀土强国的征程不懈努力。

出   品:北方稀土

来   源:《稀土之光》书籍

编   辑:张   颖

审   核:党委工作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