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6 12:07
重庆大足试验基地,中国商用车产业的年度“大考”正在上演。来自中国重汽、福田欧曼、南京依维柯、江淮1卡、广汽领程、长安跨越、五菱新能源、上汽跃进等商用车企业携实力车型亮相,展开激烈角逐。
9月15日,2026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活动在重庆启动。这一由《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车报》社”)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联合举办、中汽兄弟(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活动(以下简称“商用车测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八届,成为国内商用车行业最具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引导力的活动。
01
从“量变”到“质变” 行业迎来关键转型期
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5万辆和31.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9%和3.4%,同比分别增长16.4%和16.3%。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1.3万辆和27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5.2%。
当前,我国商用车产业正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持续深化,整个行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的关键节点,以新能源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正不断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已在同城配送、城市建设、市政环卫、港口作业、矿山开采等多个特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商用车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在汽车行业“新四化”浪潮推动下,商用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更在产品多样性、用户体验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等多个维度,为用户带来更加多元和丰富的选择。为了顺应变局、拥抱新趋势,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也是连年升级,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测试规程和内容设置。在今年的测试中,测试规程再次升级,以顺应商用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
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陈雄也表示,商用车是国民经济的“筋骨”,是物流畅通的“血脉”,更是推动产业升级、服务民生需求的关键力量。当下,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数字技术渗透,中国商用车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新能源化”转型,用户对车辆的能耗效率、安全防护、智能辅助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对技术创新、标准统一、品质升级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在这样的行业拐点,一场科学严谨的产品测试,不仅是对单车型性能的“全面体检”,更是为行业锚定发展方向、破解技术痛点、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作为本次测试的技术支持单位,中国汽研始终以‘赋能产业、服务市场’为导向,聚焦行业核心关切,不断优化测试规程,在传统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测试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智能化及新能源车辆测评,全面检验新技术的落地效果。为保障测试结果的权威性与准确性,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大足试验基地将提供安全高效的一流测试场地,配备先进试验仪器,由中国汽研资深工程师组成的测评团队,将严格按照统一试验条件、统一方法、统一评价体系开展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严谨规范。”陈雄强调,“本次测试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科学评价,让优秀产品脱颖而出,让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引导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补短板、强优势,共同推动中国商用车向‘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02
持续创新突破 中国商用车有了长足进步
中国商用车行业的进步,离不开测试平台的持续赋能,更离不开每一家企业的创新突破。
在测试过程中,商用车行业的专家团队以及中国商用车品鉴师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无论是从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还是从车辆外观和配置性能来看,今年参与测试的车辆较往年都有明显进步。
“商用车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基石,正在经历着智能革命、能源革命和技术革命三重转型,各家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性能和技术内涵的提升,这一点透过此次商用车测试活动可见一斑。”物流行业资深专家高维志表示,整体来看,中国商用车产业近年来确实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已经从传统的“运输工具”制造,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全球化的方向快速转型。他特别提到,新能源商用车已逐步从政策牵引向市场拉动转变,这是行业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格局。
资深物流专家廉涛也表示,“如今,商用车企业越来越重视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提升,此次参评车辆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愈发成熟,包括电子电气架构、车联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尤其是几款参评牵引车,在性能、品质方面与进口车型差距不断缩小,功能设计更加人性化,更注重人机舒适性和驾乘感受。”
“多年来,我国商用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以更高要求提高卡车产品的技术水平,来满足现代化货物运输的需求。我国不同品牌的商用车企业在车型种类、功能等方面各有千秋,在生产工艺水平和细节处理也很用心,车型在外观造型、动力数据、舒适和主被动安全配置方面已经全面向国际市场看齐,并且在技术路线方面也呈现了多元化发展。”中国汽研场地运营部部长徐磊也补充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测试的车型的设计理念更倾向用户了,现场试驾的商用车品鉴师黄飞表示,“比如此次测试中出现的几辆微卡车型尽管其貌不扬,甚至没有太强的设计感,但其驾驶质感却超出预期,提速、弯道极限性能等表现出色,中控位置充足的储物空间也非常实用。”
中国汽研能源动力事业部原总经理、中国汽研能源动力事业部特聘专家阮廷勇也对测试车型的技术水平给予了客观肯定。他表示,商用车测试提供了周全的测试环境,没有商业色彩,可让各参评企业全程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也能让企业能够通过第三方权威评测验证产品实力,在竞争中找准定位、发现短板、优化产品,有助于促进商用车行业技术进步。
03
十九年风雨兼程 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商用车行业已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在此背景下,商用车企业惟有精准洞察产业趋势与市场变化,加大创新力度,重视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内涵,深耕高质量发展内在潜能,才能确保实现稳健且长远的发展。
而“商用车测试”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既是对过去一年产品发展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技术路线的预示。
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商用车正迎来“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测试活动将继续扮演“助推器”和“验金石”的双重角色,推动中国企业不仅在规模上领先,更在技术、品质、品牌上走向全球高端市场。
十九年风雨兼程,初心未改。“商用车测试”不仅是一场年度的产品较量,更是一次行业的集体思考与前进宣言。它见证了中国商用车从追赶到并跑、甚至局部领先的全过程,也在不断重新定义——什么是“好车”,什么是“值得信赖的品牌”。
在2026年的新起点上,我们期待这一活动继续以公正之心、专业之力,推动中国商用车走向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制造赢得世界的尊重与认可。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测试活动的初衷不会变,即一方面为行业、企业、用户提供一份重要的参考指南;另一方面,持续推动我国商用车的技术进步,助力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口碑形象与品牌影响力,推动中国商用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引领全球商用车产业发展。”胡轶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