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025年中国售电公司主体类型和准入门槛 7大类主体,进入门槛一般【组图】

2025-09-16 15:00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能国际(600011.SH)、国电电力(600795.SH)、广州发展(600098.SH)、粤电力A(000539.SZ)、广西能源(600310.SH)等

本文核心数据:公司数量

1、市场主体类型构成——7大类

我国售电市场较为开放,售电公司组建较为自由。新电改以后,我国从事售电业务的公司主要是电网系企业,电改9号文以及6个重要配套文件中明确提出允许现有供电公司、大型发电公司、工程建设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大型工业园区、有条件的社会资本成立独立售电公司,进入售电侧业务领域。2024年《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明确虚拟电厂为独立市场经营主体,可参与电力中长期、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2025年政策推动下,虚拟电厂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及储能资源,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与新能源消纳水平。

除了上述6类是竞争性售电主体,还有一类负责兜底售电服务的机构,主要由原来供电公司转型而来,承担普遍服务责任,具有公共事业特征。

2、独立售电公司服务更加灵活

不同类型的售电公司根据是否拥有电厂、客户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具备输配电设备等进行对比,目前同时在拥有电厂和客户资源上具备极大优势的是发电售电公司;在客户资源和输配电设备上同时具备竞争力的是电网售电公司;配电售电公司拥有配电资产,但相对发电售电公司和电网售电公司在客户资源的维度上竞争力一般。独立售电公司在电厂和输配电设备上资源较少,但在售电服务上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拓展。

3、售电公司数量持续上涨

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注册售电公司数量超过5000家,较2016年新电改初期的不足300家增长近17倍。这一数据反映了电力体制改革对市场活力的显著激发,尤其是2019年后随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等政策落地,社会资本加速进入售电领域。2019年全国新增注册售电公司约600家,累计注册量突破2000家;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年新增注册量稳定在500-800家区间,至2022年初国网区域公示通过的售电公司已超4000家;2023-2024年,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铺开,年新增注册量回升至1000家左右,2024年累计注册量突破5000家。

4、售电公司准入门槛

根据《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及2025年最新修订政策中国售电公司准入门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售电公司进入壁垒

中国售电公司进入壁垒包括政策壁垒、资源比例、资金壁垒、人才壁垒和退出壁垒: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售电公司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