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6 16:03
小程序: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国外
1. 汇丰:美元或短期上涨,但涨幅难持久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周三宣布降息。汇丰银行Paul Mackel表示,除非美联储释放“未来可能更多次降息”的信号,否则降息声明公布后美元或短暂上涨。他指出,要进一步推升本已较高的降息预期,美联储需满足极高的条件。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数据显示,目前市场预期到2026年底,美联储累计降息幅度约为140个基点。基于这一背景,周三声明公布后,美元或存在短期冲高的可能。但Mackel认为,考虑到未来更快降息的前景,尤其是若就业数据持续疲软,美元的任何涨幅都可能是暂时的。
2. 高盛:受强劲的供应增长影响,明年油价可能进一步下跌
高盛表示,受强劲的供应增长影响,明年油价可能进一步下跌,但有多个因素或为油价更早反弹奠定基础。通常,油价会在库存达到峰值前触底;一旦前瞻性交易员看到供需动态重新平衡的迹象,就会开始抬高报价。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活跃钻机数量较2022年末已减少35%,油价若长期疲软,可能会抑制页岩油产量,进而更快收紧供应。该行分析师指出,此外,若今年第四季度出现大规模供应过剩,欧佩克或会扭转当前政策、实施减产以稳定市场。目前,高盛预测,到2026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处于每桶50美元区间低位。
3. 高盛:预计美联储9月后还将降息一次
除周三如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外,美联储官员或还将在计划中纳入年底前至少再一次的降息安排。高盛分析师David Mericle表示,美联储6月最新发布的“点阵图”显示,官员们的中位数预期是2025年累计降息两次,此次预期很可能维持这一水平。他指出,通胀仍是棘手问题,但劳动力市场的紧迫性已有所上升。Mericle还称,美联储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可能不会直接承诺10月降息:“不过,鲍威尔主席或许会在发布会上委婉暗示这一方向。”
4. 标普:预计本周美联储和加拿大央行均将降息25个基点
标普预计,在就业数据降温、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本周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将利率降至4%至4.25%,预计第四季度将再次降息。标普表示:“我们认为,与9月FOMC的利率决定相比,最新的经济预测摘要和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将是确定美联储如何权衡其通胀使命与就业使命的关键。”该机构还预计,加拿大央行将降息25个基点至2.5%,今年可能至少还会再降息一次。
5. 摩根大通:美联储降息不太可能扭转经济放缓局面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David Kelly看到了美国经济逐渐放缓的迹象,他预计这将给制造业或零售业等周期性行业带来压力。他说,降低基准利率不太可能扭转这种局面。“我认为,如果股市投资者认为降息对经济的整体方向和盈利能力有任何好处,那只是误解了形势。当美联储降息时,它会削减利息收入,它会让人们相信还会有更多的降息,所以他们应该等待时日再进行借贷,它会让人们相信美联储害怕经济衰退——所以他们开始害怕经济衰退。”
6. 摩根大通:美联储降息可能伤害股市和债市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凯利表示,如果人们认为美联储本周降息是因为受到政治压力,且与美联储对经济的预测不符,那么外界普遍预期的降息将增加股票、债券和美元的风险。凯利写道,华尔街的债券和股票投资者一直在为美联储在暂停九个月后有望恢复降息而欢呼,但在最近的反弹之后,他们应该采取谨慎的立场,寻求多元化投资。凯利表示:“在某种程度上,美联储本周的决定被视为是对政治压力的屈服,这给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元增加了新的风险。”“市场存在泡沫”,现在的宽松政策更有可能削弱需求,而不是增加需求,“最终对股市、债市和美元不利”。
7. 荷兰国际:若美联储2025年连降三次息,欧美年底或升至1.2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受2025年美联储可能从周三开始连续三次降息的预期推动,欧元兑美元汇率或从当前升至年底的1.2美元。分析师称:“美国企业缴税等季节性因素可能会在9月支撑美元买盘,但从10月开始,随着美联储今年降息75个基点,美元应会下跌。”他们指出,尽管欧洲央行很可能已结束降息周期,但欧元能否上涨仍取决于美元的整体走弱。
8. 法兴银行:预计英国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并放慢缩表速度
法兴银行表示,尽管本周英国央行的年度量化紧缩决策将成为焦点,但9月会议前公布的通胀和就业市场数据,将是决定11月是否继续降息的关键。劳动力市场持续宽松,薪资增长放缓,服务业通胀下降,应该会为11月份的降息敞开大门。本次会议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可能会将利率维持在4%不变。此外,我们预计英国央行将放缓英国国债减持速度至每年750亿英镑,低于过去三年的每年1000亿英镑。
9. 荷兰国际:欧元对惠誉下调法国评级反应温和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Chris Turner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惠誉下调法国信用评级后,欧元的反应非常温和,因为此举并不出人意料。他指出,目前市场焦点在于法国新任总理能否说服议员们支持财政整顿计划。预计外汇市场参与者会持续关注法国债务状况,尽管我们的核心观点是,此事不会演变为另一场欧元区危机。
10. 德意志银行:投资者以创纪录的速度削减美元敞口
德意志银行对ETF的分析显示,海外投资者在购买美国股票和债券时进行货币对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削减美元敞口。该行全球外汇研究主管乔治·萨拉维洛斯援引500多只基金的数据指出,这是本十年来首次,流入购买美国资产的美元对冲型ETF的资金规模超过了非对冲型基金的资金流入。在萨拉维洛斯看来,这种对冲行为解释了为何即使在国际投资者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今年早些时候扰乱市场后,再度将资金投入美国资产的情况下,美元依然保持疲软。当时,市场曾猜测,贸易战风险可能会削弱投资者对美国股票、债券以及美元本身的兴趣。萨拉维洛斯写道:“外汇层面的含义很明确:外国投资者或许已经重返美国资产市场(尽管速度有所放缓),但他们并不想承担随之而来的美元敞口。每买入一份对冲了美元风险的资产,就会有等量的货币被卖出,以消除外汇风险。”
国内
1. 中信建投:持续看好持有矿产的建筑企业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美国8月通胀较强,符合市场预期,9月及年内多次降息预期再次强化,铜金等金属也持续上涨,LME铜价达10064.5美元/吨,SHFE铜价上涨1.4%,钴价也因库存与刚果(金)政策因素上升,持续看好持有矿产的建筑企业。
2. 华泰证券:二季度汽车板块营收稳健增长,布局政策支撑下的旺季行情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二季度汽车板块营收同环比+9.0/16.6%,乘用车销量稳增,批发量/零售量环比+11%/13%,乘用车板块营收同环比+11%/22%,二季度净利率同环比-1.4/ -0.8pct,或系自主品牌竞争白热化,新车让利消费者等因素暂影响盈利能力。二季度乘用车板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环比均有所降低,带动经营现金流同环比净增加252/972亿元;零部件板块二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环比略降,账期收缩利好尚未完全体现在报表端。以旧换新政策或有力支持金九银十旺季销售。关注催化密集的智能化零部件、原材料价格回落利好的轮胎以及出口表现优异的摩托等子板块。
3. 开源证券: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开源证券研报表示,消费复苏主旋律下,关注契合“情绪消费”主题且品牌势能和竞争力边际提升的龙头公司,重点关注四条投资主线。(1)黄金珠宝: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深度洞察力的黄金珠宝品牌;(2)线下零售:关注顺应趋势积极变革探索的零售企业(超市、百货、连锁);(3)化妆品:关注深耕高景气细分赛道且能力持续迭代的优质国货美妆品牌;(4)医美:关注具备差异化管线的医美产品厂商。
4. 中银证券:AI应用持续推进游戏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度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底层大模型能力的不断迭代,当前AI应用已经初步具备了的发展的技术基础。AI在各个行业试水的不断展开,AI应用落地将对多数行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其中,B端商业化进展加快在传媒板块的映射较为明显,观察到海外AI技术起步较早,且应用商业化落地相对成熟。此外,游戏市场2024年暑期以来持续保持较高景气度,主要游戏大厂的重点新游上线表现都较为亮眼。考虑到后期游戏流水的收入递延效应以及新上线新游的优秀表现有望延续,2025年这些公司业绩将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5. 中信证券:理顺储能价格机制,国内储能有望高速增长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国家发改委发布136号文件,储能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模式。据测算,目前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下储能项目基本具备盈利性。考虑到国家层面可能推出针对储能等调节性资源的容量电价机制,储能项目收入的确定性将大幅增强,对于国央企等客户投资决策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测算,在储能100元/kW的容量电价水平下,若储能新增装机保持30%增速,对终端用电价格影响仅有1.19%,储能容量电价具备可行性。中信证券认为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后,储能行业从成本竞争转向价值创造,有望实现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看好储能产业链相关的头部厂商。
6. 国金证券:A股第三轮重估渐行渐近,建议关注三类资产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9月初A股一度小幅调整,可能是资金对时点的短期表达,然而A股的第三轮重估——一辆由基本面主导的“慢车”,已经渐行渐近。对此,国金证券有三个建议和三个方向:首先,对于已经入场的投资者,无需急于离场,因为当前市场的上涨得益于全球流动性泛滥、国内长期估值修复以及短期催化剂的共同作用,监管的呵护态度和充裕的内外资金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其次,对于尚未入场的投资者,建议保持耐心,等待更佳入场时机。尽管市场已在修复,但未来将更依赖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这需要时间来完成。最后,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下跌,不必恐慌,因为系统性风险正在逐步化解,市场底部在抬升,且长期资金正在入场。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建议关注三类资产:1)高股息资产、实物资产和黄金,以应对全球滞胀带来的不确定性;2)科技板块,以捕捉突破经济停滞的希望;3)中国转型中独有的结构性机会,特别是那些在出海、产业升级和下沉消费领域具备独特竞争力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