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沪惠保”筑牢健康民生保障防线

2025-09-16 15:30

转自:新华财经

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征程中,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精心打造“沪惠保”项目,为落实健康民生保障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生动诠释了金融行业的担当与温度。​

自2021年推出以来,“沪惠保”始终遵循“政府指导、商业运作、惠民利民”的原则,凭借“低门槛、广覆盖、高保障”的突出特点,迅速成为上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产品不设年龄、职业、户籍和健康状况等参保限制,使所有上海市基本医保参保人能够公平、便捷地获得保障,切实体现了普惠金融的价值导向。​

在产品设计上,“沪惠保”持续迭代升级,精准对接市民不断变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从最初的基础保障框架,到如今国内特定高额药品目录已扩大至48种,保障责任不断丰富拓展。每一次升级都是对市民健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积极回应,让患者在面对高额医疗费用时多了一份安心与底气。纵观全国,“沪惠保”是为数不多的集共保体模式和质子、重离子保障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惠民保产品,它与上海市医保现状、医疗水平以及市民保障需求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一城一策”。​

理赔服务的优化创新是“沪惠保”的一大亮点。中国太保寿险借助科技之力,深化电子诊疗数据应用,应用率从首年的65%飙升至目前的90%。2024年,更是实现了从传统“客户自主索赔”到“主动理赔”模式的华丽转身,平均结案时效大幅提速至“当天完成”。这一转变极大简化了理赔流程,让赔款能够迅速到位,为患者及时缓解经济压力,让参保人真切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虹口区的陈女士是“沪惠保”的众多受益者之一。陈女士患有严重疾病,治疗费用高昂,家庭经济不堪重负。幸运的是,随着2025年“沪惠保”保障责任升级,她所需的抗癌药物被纳入保障范围。政府为像陈女士这样的困难群体出资购买“沪惠保”,雪中送炭。陈女士感激地说:“像我这种有既往病史的患者,任何商业保险都无法投保,‘沪惠保’是唯一的希望,政府买单解决了大问题!对我们家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像陈女士这样的案例在上海数不胜数,“沪惠保”累计结案件数超133万件,累计赔付金额超24亿元,单人四年累计最高赔付金额300万元,单人单年度最高赔付金额130万元,最小年龄受益人3个月,最大年龄受益人104岁,为数十万家庭化解了高额医疗费用风险。

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还积极开展各类线下活动,携手街头艺人举办爱心公益音乐会,设置服务专台普及金融保险知识;与上海市公安局合作,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反诈宣传。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与市民的距离,还增强了市民的保险意识与防骗能力。​

展望未来,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将继续深耕“沪惠保”项目,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为上海市民的健康福祉持续发力,让这一惠民项目释放更多红利,为构建更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贡献坚实力量。(邓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