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首家中美合资药企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2025-09-16 11:23

在中国成立第一家美国制药合资企业 40 多年后,百时美施贵宝(BMS)正在移交其在该业务的控股权。

据媒体报道,BMS已签署协议,拟出售其在华合资企业 ——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Sino-American Shanghai Squibb Pharmaceuticals,简称 SASS)60% 的股权。

中美上海施贵宝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1982年,由美国施贵宝公司和上药集团前身上海医药工业公司合资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药企,比西安杨森、中美史克都要早。

本次出售之前,百时美施贵宝持有SASS60%股权,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国药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则分别持有30%、10%股权。

上流传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高瓴资本是此次交易的受让方。高瓴资本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其投资布局广泛覆盖一级和二级市场,横跨VC、PE、Buyout等多个阶段,医药健康领域一直是高瓴重点关注的赛道之一,曾投资过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生物制药企业。

不过,BMS未就买家身份作出正式回应。BMS发言人向fiercepharma透露,BMS 将协助所有受此次交易影响的员工,并在股权变更期间优先确保 “平稳且尊重的过渡”。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初完成,目前BMS未透露协议的财务条款细节

2018年以来,随着集采政策推进,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产品利润已被大大压缩,跨国药企很难依赖销售这些产品在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回报,百时美施贵宝也并非近年来唯一一家在华优化资产布局的跨国药企。

2023年9月,强生宣布品牌更新,将旗下医疗科技和制药两大业务整合至强生名下,公司制药业务杨森将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ve Medicine)。

今年7月,中美史克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中美史克成立于1987年,由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与原天津中新药业集团(津药达仁堂集团)、天津太平集团等共同设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