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永红:奋楫五载铸辉煌 创新求变立新功

2025-09-16 12:50

(来源:中国航空报)

范欣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永红围绕“‘一个重机’为核心,‘三新’战略为牵引”的发展理念,聚焦“拓市场、强基础、提能力、转作风”工作要求,在党的建设、市场版图、技术创新、智造升级、精益管理等多个维度同向发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4.1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8.14亿元,实现94.69%的强劲增长,驶入创新驱动、效益提升的快车道。

  以党建“引擎”激活发展动能。5年来,永红公司党委持续强化核心领导作用,以中航重机“党建引领工程”为指导,创新构建“思想、宣传、实践”三大阵地,发挥“政治、文化、价值观”三大引领,重点锻造提升“政治领导力、合规执行力、堡垒战斗力、发展源动力、双线作战力”,为企业行稳致远筑牢组织保障。深入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通过“党建+”模式赋能重点任务攻坚,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紧盯市场脉搏,拓展增量发展空间。依托“前店后厂”高效模式,纵深推进区域化营销网络和驻地服务体系,打造“阵地前移、服务到家、识别风险、及时响应”的市场开发体系。组建开发团队,不断掌握船舶、航天、兵器、电子及非航民品准入规则,为新市场开发奠定基础。2025年成功打开船舶市场领域,完成4型集团关键配套产品交付,新品开发项目逐年递增,为融入更广阔的产业发展新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拥抱变革,以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围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创新决定30条”,持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推进APQP管理工具应用,强化研制风险预判;经过3年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完成某型角接触脂润滑轴承GCH研制和验证及寿命试验考核,填补国内高速脂润滑角接触球轴承的空白;完成激光焊接工艺“四新”验证,首次应用激光寻位跟踪查验,实现氩弧焊产品量产;突破钛合金工艺技术难题,为新一代轻质环散新品研制及后续钛合金产品市场开拓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建成多机自动化焊接加工产线,成功构建四大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生产效率,为后续型号开发奠定基础。

  聚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硬支撑。加强试验区基础能力建设,完成航空产品产能提升工程,整合调迁装配单元,建设“线边”立体库房,改造大修生产线和散热单元。建强生产能力和全价值链保障,实施“一企一策”供应链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推进风险项“双流水”开发;针对重点产品实行看板管理,细化计划工序跟踪。贯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质量决定50条”,持续推进低层次质量问题专项整顿。开展“双联双促”,落实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建强外场服务保障机制,设立现场服务保障组和保障备件储备计划;加强过程控制,持续完善“四类”实物质量清单。

  永红公司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持续深入践行中航重机战略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管理体系,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为助力中航重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而不懈奋斗。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