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民生证券:国产算力催化不断 产业链蓄势待发

2025-09-16 09:40

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整体来看,国产算力产业链趋势待发,阿里巴巴二季度资本开支超预期,随着寒武纪定增通过以及海光发布高目标值的股权激励同时面向全栈产业伙伴开放CPU互联总线,再配合大模型加速迭代,国产算力趋势已相对确定。建议关注寒武纪-U(688256.SH)、海光信息(688041.SH)、芯原股份(688521.SH)、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等。

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阿里持续加大AI投入,自研芯片进展积极。

此前阿里二季度资本开支386亿,环比2025Q1+57.1%,并在业绩会中对云业务资本开支维持了积极的表述,重申未来3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的硬件基础设施。同时积极筹资,9月11 日公司公告计划发行32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票据,募集资金约80%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包括扩大数据中心、升级技术及优化服务。阿里自研芯片取得了积极进展,据TheInformation报道,阿里巴巴和百度正在使用自主研发的芯片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阿里巴巴旗下品牌已研发并测试了新一代面向 AI 推理的芯片,其核心产品包括玄铁智算XL-200和倚天710。在积极的投入下,模型ROI开始闭环。根据阿里巴巴2025年六月底止业绩公告,2025Q2云智能集团同比收入增长26%,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公司表示将围绕大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重心继续坚定投入。

海外华人加速回流,国产AI加速追赶。

7月1日,据机构援引Meta内部备忘录消息,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正在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还首次曝光了公司从 OpenAI、Anthropic、谷歌DeepMind 等公司挖来的 11 位顶尖 AI 人才,其中至少 6 名成员此前为OpenAI 华人员工。根据第一才讯,OpenAI 华人员工总数超60人,占研发团队比例约25%,ChatGPT关键技术贡献者中至少有9名华人,马斯克的xAI核心成员中华人占比也很高。同时,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 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中,中国籍专家的比例高达47%,远超美国的18%和欧盟的11%。中国AI人才的崛起已成为全球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现象,此前已有多位华人科学家加入国产科技公司:WizardLM团队核心成员Can Xu 离开微软加入了腾讯混元事业部。当前国产大模型扎堆上新:7月11日,月之暗面正式发布Kimi K2模型并同步开源,Kimi K2是一款具备更强代码能力、更擅长通用Agent任务的MoE架构基础模型;7月25日,阶跃星辰推出最新的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3;同样在7月25日,阿里发布了全新的通义千问3推理模型。该行认为,国产大模型加速崛起将对海外华人形成虹吸效应,国产 AI追赶脚步从未停歇。

芯原股份在手订单屡创新高,并购芯来智融完善产业布局。

芯原股份9月12日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以及新签订单自愿披露公告。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芯原在手订单金额为30.25亿元,已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创公司历史新高。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9月11日,公司新签订单12.05亿元,较去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长85.88%,新签订单已创历史新高,其中AI算力相关的订单占比约64%。除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外,公司在手订单持续保持高位,已是实至名归的国产ASIC龙头。同时公司预计本次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芯原股份的全资子公司。随着RISC-V生态的逐步成熟,以及芯原股份在RISC-V相关业务上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将通过本次交易,进一步强化在RISC-V领域的布局。

此次并购有以下战略诉求:1)目前,公司已拥有针对异构计算的丰富的处理器 IP 储备,本次交易将为公司补足优质且具有高速发展前景和广阔应用空间的CPU IP,从而构建全栈式异构计算IP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拓展与现有客户的合作深度、提高客户粘性,以及扩大业务发展空间;2)本次交易使芯原股份能够在为客户定制AI ASIC时,灵活采用通用RISC-V CPU、定制化指令扩展及微架构创新,打造更具差异化和市场竞争力的芯片解决方案。公司还可依托RISC-V开放生态,高效利用现有技术成果,为不同 AI 应用场景构建更灵活的软硬件设计平台。上述成果将为公司的AI ASIC业务带来更高的效益与产业价值,进一步推动AI ASIC和RISC-V技术的协同发展与产业化。芯来的加入持续强化芯原国产AISC龙头叙事,重点关注复盘之后的机会。

建议关注

芯片:寒武纪-U(688256.SH)、海光信息(688041.SH);

ASIC:芯原股份(688521.SH)、中兴通讯(000063.SZ,00763);

代工: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华虹半导体(01347);

HVDC:中恒电气(002364.SZ)、科华数据(002335.SZ);

IDC:润泽科技(300442.SZ)、数据港(603881.SH)、光环新网(300383.SZ)、大位科技(600589.SH);

算力租赁:宏景科技(301396.SZ)、协创数据(300857.SZ)。

风险提示

AI需求不及预期;AI资本开支不及预期;AI产品迭代不及预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