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6 09:44
(来源:财通证券研究)
公司是综合实力领先的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公司具备央企背景,自主经营住宅开发及商业地产二十余载,构建“3+1”业务模式,尤其在商业地产领域形成深厚的护城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开发销售及经常性业务(经营性不动产+轻资产管理+生态圈要素)收入占比2:8,核心净利润占比4:6。
开发销售聚焦高能级城市,销投融结构优化:2025年上半年,销售:实现销售额1103亿元,同比-12%,跑赢大市;一二线占比93%,其中一线占比46%,结算毛利率升至15.6%,有望逐步企稳修复。投资:新增投资一二线占比100%,存量开发土储一二线占比70%。融资:平均成本降至2.8%,维持行业最低水平。
经营性不动产行业领先,轻资产管理稳健增长,生态圈要素加速转型:2025年上半年商场零售额同比+20.2%,同店同比+9.4%,出租率升至97.3%,使得租金收入同比+9.9%。公司近九成商场零售额排名当地前三,商业影响力稳居首位,且2025-2028年计划新开22座商场。轻资产管理华润万象生活的面积、业绩持续增长,市值位居物管行业首位。生态圈要素定位转型发展加速器,构建各板块协同共进。
投资建议:在内资房企中,公司是成功打造多元业务的开发商、运营商,亦是地产下半场的先行者、领军者。公司房开业务销售位居前列,投资积极,土储充裕;经常性业务护城河深厚,其中商业规模质量领先,物管商管稳步发展,生态圈促进转型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为259、267、282亿元,对应PE为8.3、8.1、7.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风险;新的经营性不动产落地不及预期;线下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目录/contents
正文部分
01
公司是综合实力领先的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
1.1 公司在房地产领域深耕30余载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深耕房地产领域30余载。公司于1994年入股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进入房地产行业,2001年业务模式由投资管理转向自主经营,并正式更名为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确立全国发展战略;2014年发布商业地产战略,致力于成为“中国商业地产领导者”。2022年与2024年,旗下华润有巢REIT和华润商业REIT分别在上交所与深交所上市。
1.2公司背靠华润集团,具备央企背景
公司实控人是国务院国资委,具备央企背景。截至1H2025,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及合贸有限公司合共持有公司 59.55% 的股份,以上两者均由华润集团100%持股,而华润集团最终实控人是国务院国资委。
1.3公司已构建起“3+1”业务模式
公司自2021年确定“3+1”一体化发展的业务模式,主营业务覆盖四大板块:开发销售业务、经营性不动产与资管业务、轻资产管理业务以及生态圈要素型业务。当前开发销售型仍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其余三项业务则为公司打通第二增长曲线和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
公司营收呈上升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949亿元,同比+19.9%;2024年总营收2788亿元,同比+11.0%,主因2020-2023年公司销售表现较好,该部分项目陆续竣工交付,开发销售的结转规模上升。
从营收结构看,开发销售是营收的主导,经营性不动产快速上升。2022-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的营收基本占公司总营收的75%及以上。其余三大板块的业务中,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占比增长较快,占比由2022年的8%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3%。
近两年公司核心净利润有所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核心净利润100亿元,同比-6.6%;2024年核心净利润额254亿元,同比-8.5%,主因近年来受行业周期影响,开发销售的结转毛利率走低。
开发销售业务和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是核心净利润的主要来源,经营性不动产业务的贡献不断增长。2025年上半年,开发销售业务占比40%;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占比50%。
02
开发销售:深耕高能级城市,销投融结构优化
2.1销售有韧性,结算表现有望修复
近年来销售受行业周期影响,略有承压。2024年实现签约额2611亿元,同比-15%;2025年上半年实现签约额1103亿元,同比-11.6%,整体均跑赢大市。2024年签约均价为23032元/平,同比-1.9%;2025年上半年签约均价为26777元/平,同比+11.9%。
销售结算表现正逐步改善,结算毛利率逐步企稳,后续有望修复。2024年,开发销售业务结算收入2,372亿元,一二线城市收入占比90%,结算均价上升24.3%至22262元/平;结算毛利率16.8%,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开发销售业务结算收入744亿元;一二线城市收入占比升至93%;结算均价上升35.5%至23192元/平;结算毛利率15.6%,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随着后续位于核心城市核心区域、高均价高毛利项目逐步进入结转,开发销售毛利率有望上升。
2.2增量投资稳健,存量土储充足
公司投资聚焦一二线城市。在投资端,公司坚持量入为出,以现金流安全为第一原则,稳健的开展增量投资。2025年上半年获取项目18个,新增土储148万方(权益128万方)。投资全部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占比52%,二线城市占比48%。
公司土储总量充足且结构合理。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土储面积共计4895万方,其中开发销售型业务土储面积4119万方(以一年1000万方销售面积来算,足以支撑未来4年销售),一线城市面积占比16%,二线城市面积占比54%,三线城市占比30%,基本保持稳定。此外,在776万方投资物业土储中,购物中心占比66%。
2.3杠杆维持低位,债务结构优化
公司杠杆水平维持低位,资本结构稳健均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规模11,487亿元,资产负债率55.3%,总有息负债率40.7%,净有息负债率39.2%。
公司债务结构在稳健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突破新低。2025年上半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2.79%,较2024年末下降32个基点,维持在行业最低梯队,其中境内新增融资平均成本仅为2.5%。截至2025年上半年,平均债务期限为6.4年,债务到期分布合理,结构持续优化。
03
经营性不动产:大资管持续完善,形成深厚护城河
3.1资管规模及质量行业领先,打通价值释放通道
公司资产规模持续扩张,且以购物中心为主,打造多元资产组合。2024年,公司资管规模达4621亿元,同比+8.1%,其中购物中心资管规模2979亿元,占比64%;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管规模达4835亿元,同比+4.6%,其中购物中心资管规模3131亿元,占比65%。
公司采取多层次资产管理平台,加速资本良性循环。目前已成功搭建包括华润万象生活、华夏华润商业REIT和有巢公募REIT在内的一个轻资产管理平台及两个公募REITs平台,并同步孵化Pre-REIT、私募REIT等多层次产品,逐步完善“投融建管退”资本闭环。其中,华润万象生活市值位居物管行业首位,华夏华润商业REIT及有巢公募REIT凭优质资产与专业运营成赛道标杆,持续释放资产价值。
3.2 购物中心:运营能力强,商业影响力稳居首位
公司持续深耕重点城市,推动核心资产规模以及质量双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有27个城市实现2个及以上购物中心布局。公司未来将继续落实“一城多汇”及“多城多汇”的布局策略,提升一二线及省会等核心城市的零售市场份额,推动市场地位及业绩贡献的稳步提升。预计2028年末,公司购物中心数量将增加至114个,GFA(Gross Floor Area,总建筑面积)将增长至1500万方。
公司购物中心零售额持续增长,既有外延的规模扩张,又有内生的同店增长。2024年,公司旗下购物中心零售额1953亿元,同比+19.2%,同店增长9.4%。2025年上半年,公司旗下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1101亿元,同比+20.2%,同店增长9.4%。
2024年,重奢零售额同比+8.7%,非重奢零售额同比+26.5%,均跑赢3.5%的社零增长。2025年上半年重奢同比+13.3%,非重奢同比+24.9%,跑赢5.0%的社零增长。
公司购物中心客流及会员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旗下购物中心场均日客流达4.7万人次,同比+18%;会员人数6107万人,同比+32%。2025年上半年,公司旗下购物中心场均日客流升至4.8万人次,较2024年底增长0.4%;会员数量升至7237万人,较2024年底增长18.5%。
购物中心月均坪效稳中有增。2025年上半年整体月均坪效为2766元/平米,较2024年底+0.4%,其中重奢月均坪效为6444元/平,较2024年底+4.6%,非重奢月均坪效为2176元/平,较2024年底-0.9%。一方面随着国内促消费政策持续出台、部分海外购物需求的回流,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围绕会员需求做深运营,优化客户体验,有效提升了会员粘性和活跃度,公司重奢销售表现逐步企稳。
结合强势的运营表现,公司购物中心租金收入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93亿元,同比+7.8%;2025年上半年,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04亿元,同比+9.9%。
公司购物中心成本费用压降,运营效率提升。2024年,公司旗下购物中心营业成本占比为16.0%,两费占比16.1%;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占比13.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两费占比12.1%,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从出租率来看,公司始终维持94%以上的高出租率。
公司购物中心资产收益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购物中心毛利率为76%,同比持平;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8.4%,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公司购物中心的EBITDA/COST回报率,2024年为9.5%,预计2025年全年为9.7%,在低利率环境下,资产回报表现亮眼。
3.3 写字楼&酒店:多措并举提质增效,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写字楼当前表现承压。2024年公司写字楼租金收入为18.8亿元,同比-8.7%,2025年上半年写字楼租金收入为8.2亿元,同比-14.2%。公司面对行业下行压力,精准制定招商策略,持续优化租户结构,期末平均出租率维持在75%的行业优秀水平。同时,2025年上半年两费占比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写字楼业务毛利及回报率呈下降趋势。2024年毛利率为72.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1.1%,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2024年写字楼EBITDA/COST回报率为6.4%,预计2025全年EBITDA/COST回报率为4.3%,延续下降趋势。
写字楼当前表现承压。公司酒店业务营收呈下降趋势,2024年营收为20.7亿元,同比-10.8%,2025年上半年,酒店业务受部分项目出表影响,经营收入8.7亿元,同比-16.3%。公司在营酒店通过持续优化客群结构、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成本管控,推动经营提效,期内费用节降取得一定成效,两费费率改善0.8个百分点,降至16.6%。
酒店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入住率、平均房价较为稳定。2024年毛利率为11.4%,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9.5%,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入住率在近三年内均维持在63%左右。平均房价从2023年高点的1073元/房晚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73元/房晚。
04
轻资产管理:依托万象生活,打造强劲增长极
4.1 管理全业态版图及面积持续扩张
华润万象生活所管理的全业态版图持续扩张。近几年是公司新购物中心开业的大年,且公司不断拓展第三方项目,2024年在营购物中心数量达122个,2025年上半年在营购物中心数量增至125个。2024年在管写字楼数量为221个,2025年上半年在管写字楼数量增加至225个。
华润万象生活的在管及合约面积持续上升。2024年物管总合约面积为4.51亿方,总在管面积为4.1亿方,合约/在管为1.09x;2025年上半年物管合约面积增长至4.52亿方,总在管面积增加至4.2亿方,合约/在管为1.08x。
4.2 万象生活业绩稳健增长,积极派息回馈
华润万象生活经营质效双增,业绩高质量增长。华润万象生活2024年营收为170.4亿元,同比+15.4%;2025年上半年营收85.2亿元,同比+6.5%。得益于商管经营规模效应加强及效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华润万象生活的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至37.1%。
2025年上半年,华润万象生活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5.0%至20.1亿元,核心净利润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23.6%。
05
生态圈要素:定位公司转型发展加速器
公司的生态圈要素型业务包括租赁住房、城市代建、文体场馆运营、城市更新、城市运营等业务,通过联动三大主营业务,共同构建城市投资开发运营的综合能力。展望未来,公司正积极培育生态圈要素型业务,以转型发展加速器的定位形成增长新动能,进而构建起各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
2022-2024年公司生态圈要素型业务的总营业额稳中略升。2025年上半年营收24.57亿元,同比-7.7%(根据公司2025年6月收购的北京大兴产业园、华润网络深圳及华网数据科技广州,追溯调整1H2024数据)。从结构来看,1H2025代建代运营占生态圈要素型业务营收的主要部分,收入占比升至40%。
06
盈利预测及估值
6.1 分部盈利预测
我们对公司的经营性不动产、开发销售、轻资产管理进行分部盈利预测,以上三部分贡献了公司主要的业绩(生态要素圈体量小,目前阶段可忽略)。
一、对于经营性不动产业务,作出如下假设:①平均每座商场面积维持12.5万方。②随着新开商场数量趋于稳定,存量项目提质增效,平均租金+1%(24年新开数量多,期末面积大幅增加,导致计算平均租金下降)。③商场出租率维持97.1%。④购物中心收入是经营性不动产收入的84%,占比上升,主因酒店、写字楼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开业节奏放缓,而新商场开业在放量。因此通过总建筑面积*平均租金*出租率*12=购物中心收入,再通过系数调整得到经营性不动产收入,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54、271、289亿元。
二、对于开发销售业务,预计2025-2027年销售金额分别同比-7%、+6%、+4%,销售金额分别为2428、2574、2677亿元,且2025-2027年的收入主要由过往年份及少部分当年现货的销售金额结转而来,根据过往结转节奏,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438、2297、2247亿元。
三、对于轻资产管理业务,公司轻资产管理业务的收入与华润万象生活存在相对稳定比例关系,我们预计该并表比例相对稳定,且预计2025-2027年华润万象生活的收入同比+9.5%、+9.0%、+8.5%,则该轻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分别为+7.7%、+7.4%、+6.9%。
根据上文对三项主要业务的分部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2885.5、2773.2、2751.9亿元,同比分别为+3.5%、-3.9%、-0.8%。
销管费率:面对行业周期波动,公司精简组织架构,采取降本增效、精准营销的策略,同时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预计经营管理效率将进一步提高,2025-2027年销售费用率为2.65%,管理费用率为2.05%。
有效税率:假设2025-2027年均为42%,与2024年基本持平。
6.2 可比公司估值
可比公司选择同样在港股上市,且主营业务同为房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双轮驱动的龙湖集团、新城发展、恒基地产、嘉里建设、太古地产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5年PE的中位数为16.1x。
我们认为:在内资房企中,公司是成功打造多元业务的开发商、运营商,亦是行业转型、地产下半场的先行者、领军者。公司房开业务销售位居前列,投资积极,土储充裕;经常性业务护城河深厚,打造多极增长源,其中商业规模质量领先,物管商管稳步发展,生态圈促进转型发展。通过双轮驱动,我们认为公司经营稳健,业绩扎实,能够穿越周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风险:地产销售持续筑底中,若房价未止跌回稳,或将影响销售量价、流速、毛利率,进而影响后续开发销售型业务的结转表现。
(2)新的经营性不动产落地不及预期:公司仍有较多的经营性不动产尚未建成,有待开业,此类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沉淀量大,若新项目落地进度不及预期,或影响后续经营性业务的成长性。
(3)线下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若居民线下消费复苏情况不及预期,或使得公司的购物中心、酒店等经营性不动产出现出租率承压、租金收入下降等情况。
财通房地产研究团队:房诚琦、陈思宇、何裕佳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财通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开发运营双轮驱动,砥砺奋进迈向一流》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分析师:房诚琦
SAC证书编号:S01605250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