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5 18:08
9月13日,第138届广交会首票进境展品顺利运抵广州港南沙港区后经广州海关监管入境。这批来自东南亚的空调、冰箱、风扇等家用电器穿越重洋抵达广州,成为本届广交会的“先行军”。此情此景,仿佛一场跨越两千年的历史回响——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到今日全球瞩目的“中国第一展”,广州港始终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开放的姿态,默默支撑并见证着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
广州港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长期不衰的通商口岸,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而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承继了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的开放传统,如今已崛起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平台。两者虽非“同龄”,却一脉相承,共同流淌着广州作为中国外贸门户的开放血液。从昔日的“天子南库”到如今的“世界市场”,港口为展会提供了与世界连接的窗口,而每年两届的广交会则为港口带来了持续的货流和繁荣的商机,这种“港通展兴、展旺港荣”的共生关系,共同绘就“买卖全球”的繁荣图景。
清代绘画,描绘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前的珠江河面布满大小舟楫。
据统计,今年1-8月份,广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4.0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19.7万标准箱,分别同比增长3.4%和20.8%。在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广州港为区域进出口贸易提供的全方位物流保障。在海关等口岸单位的支持下,港口通过实施“提前申报、货到放行”的通关模式,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确保展品随到随验、快速通关。
今年以来,广州港集团净增8条外贸航线,航线总数达225条,其中外贸航线达180条,辐射东南亚、非洲、欧美等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国际新航线的开拓,成为广交会产品连接海内外市场的重要窗口,预示着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日趋繁忙,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下,也将进一步带动和促进全球经济的复苏。
广州港的辐射力远远不止于珠江口。通过海铁联运,货物可从内地直达港口;通过“湾区一港通”,粤港澳大湾区内各码头可实现资源协同;通过江海联运,长江经济带的货物可便捷出海。这种立体化物流网络,将内陆腹地的制造能力与全球消费市场高效连接,使广州港成为服务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纵观全球,知名展会往往都与重要港口相伴相生。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依托汉堡港、新加坡航空展依托新加坡港,而广交会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广州港这一坚实后盾。
港口是经贸活动的物理基石,展会是信息与信心的交汇平台。两者结合,共同构成了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在当前全球经贸环境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广州港与广交会的协同并进,向世界发出了清晰的信号:开放合作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互联互通仍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138届广交会将于2025年10月15日-11月4日在广交会展馆开展,展览面积155万平方米,预计超3万家企业线下参展。这场贸易盛会将继续为世界经贸注入中国动力,让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也让世界好产品走进中国。千年商港的底蕴与活力,正通过一个个集装箱,一次次贸易握手,不断续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