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6 08:46
中国工业报 王珊珊
雄踞长江三角洲几何中心,坐拥太湖碧波万里,背倚长江黄金水道——无锡,这里不仅是千年吴韵的故土,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
昔日的“米码头”“丝码头”见证了近代商业文明的萌芽,而今日的无锡,更将这份开拓精神注入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以1个万亿级、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宏大格局,重塑着经济版图。
从顾恺之的丹青到钱伟长的科学报国,从漕运时期的古码头到新时代的“数字码头”,无锡始终以开放之姿、创新之魂,链接着过去与未来。
9月15日,中国工业报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来到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这里以占全市不到6%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市近一半的进出口总额和超过40%的实际使用外资,集聚了超过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它不仅是工厂和企业的聚集地,更是未来场景的试验场和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它不仅是无锡市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更是长三角乃至中国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
综保区的担当底气
商务部办公厅新闻网络处处长李馨鑫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站启动会上表示,江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开放是江苏发展的突出优势。“十四五”以来,江苏紧扣“一带一路”交汇点重大定位,以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为目标牵引,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全力稳外贸稳外资、打造对外开放高端平台、加大制度型开放先行探索,有力服务了全省全国发展大局。
综保区整合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的多重功能,具有保税、免税、退税等政策优势,是我国功能最完备、政策最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无锡高新区综保区于2012年4月28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由原无锡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而来,至今已走过23年发展历程,是江苏省第4家、全国第20家综合保税区。
作为无锡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与“桥头堡”,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已成为高端外资项目的强大“引力场”和产业创新的“策源地”。这里巨头云集,汇聚了SK海力士、希捷、村田、捷普、菲尼萨等一大批总投资超亿美元的重大项目、国际知名品牌和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了强劲的产业集群效应。
截至目前,园区内注册企业已超70家,累计吸引外资规模达238亿美元,构建出以集成电路、电子信息、通讯设备为核心支柱,以国际贸易、智能物流、跨境电商、全球检测维修为重要配套的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
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虽封关运营面积仅2.385平方公里,却持续释放出令人瞩目的规模能量,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这片“小而精”的开放高地,是不折不扣的“产业巨人”:产出了全球14%的存储芯片、20%的机械硬盘、20%的贴片式陶瓷电容、15%的光电转换元器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战略节点地位。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局长王里成对中国工业报介绍,目前,综保区正全力推进建设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集聚区维保中心建设。
2024年,其发展动能愈发强劲:完成进出口总额1740.42亿元,同比增长24.3%,全国排名成功由第10位跃升至第7位,高居全省第2。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片仅占全市0.05% 的土地,贡献了全市22.6% 的进出口额,以其极高的“亩产效益”,生动诠释了外贸“桥头堡”的担当与效率。
卓越的表现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在海关总署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中,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获评最高等次——全国A类。
“经过二十余年的高强度开发,综保区已近乎饱和,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空间。”王里成说,无锡作为开放大市,连续两年对外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亟需综保区这样高能级开放载体的有力支撑。而无锡高新区综保区的封关验收土地开发比例已达97%以上,难以承载新的大型项目落地。
从全市看,当前,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正积极寻求入驻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期望借助这一国家级开放平台的独特政策与功能优势,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效延伸产业链、强化供应链韧性。
预计扩区后的新片区将成功吸纳不低于100亿美元的新增项目投资,为无锡的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为突破空间瓶颈,无锡市、无锡高新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2025年7月11日,无锡高新区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调整规划范围的复函》(国办函〔2025〕71号)正式获批。
经国务院批准,无锡高新区综保区将规划调整设立新片区1.11平方公里,调整后的无锡高新区综保区规划面积为3.49平方公里。规划调整后,新片区将迅速启动建设。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平台,综保区“扩容”后将以高水平开放集聚全球优质要素资源,进一步深化推进无锡全方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稳外贸政府有方
采访团一行还参观了无锡高新区综保区的两家外资企业。
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普电子无锡”)成立于2004年9月,是捷普电子在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内设立的独资子公司。公司总投资达9800万美元,专注于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全球售后服务,业务涵盖通信设备、存储产品、物联网(IoT)、新能源、智能仪表、半导体设备、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及消费电子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作为国际知名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公司为多家全球领先电子企业提供包括新品原型试制、大规模代工制造及售后检测维修服务。其技术创新实力突出,已获得100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并被评为海关AEO AA级高级认证企业,不仅是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十大示范试点项目单位之一,还荣获“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和“优秀外资企业”等殊荣。
菲尼萨光电通讯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尼萨无锡”)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领先的工程材料与光电器件制造商——美国Coherent集团在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内设立的重要生产基地,专注于光通信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光纤收发器、有源光缆、SSROADM(波长选择开关)、光放大器、线卡等一系列有源及无源光器件与模块。
菲尼萨无锡与多家全球科技巨头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客户涵盖英伟达、Meta、Oracle、Google、亚马逊等国际企业,以及华为、中兴等国内领先厂商,在全球光通信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同比增长83%;财政总收入1.09亿元,增长40.6%;进出口总额达162.4亿元,大幅增长101.8%。2025年1-8月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实现工业总产值86.34亿元,同比增长29.2%,完成进出口额136.7亿元,增长26.5%。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商务副局长陆海燕对中国工业报介绍:“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释放产业集群磁吸效应。依托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焦主导产业‘龙头’‘链主’‘小而美’‘专而精’企业,用好我区4个‘海外中心’、4个‘科创飞地’,开展外资‘全球总部’与‘中国总部’ 双线对接,带动区域产业强链补链。“
创新市场化招商模式,营造高能级合作生态。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创新生态圈,在国内外打响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地标产业品牌,放大产业“虹吸”效应。
无锡市商务局副局长秦艳对中国工业介绍,在全省首先以“系统集成”的形式推出《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十项措施》。落实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措施,持续提升国际教育、医疗、社区等配套建设,增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
“未来数年,整个光模块市场依然维持着高速增长的预期。当前,企业正处于满负荷生产阶段,罕见地面临生产场地紧张、人员短缺、停车位不足等困难。综保区管理局及相关部门正靠前服务,多方联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菲尼萨光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颜俊对中国工业报表示。
秦艳表示,无锡出台招商护商方案、外资企业联系服务工作方案,构建起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六位一体”服务体系,有丰富的历史经验,落地了海力士7期、华虹2期等超百亿外资项目,阿斯利康、村田、博世等外资龙头企业建立产业生态圈,施耐德建设全省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全区“灯塔工厂”扩容至3家,数量居全国高新区第一。
捷普电子无锡近年来,受全球通胀、贸易摩擦叠加消费电子周期下行等多重冲击,公司进出口外贸规模有所回落,据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高级运营经理赵松平对中国工业报介绍,2024年完成进出口额50亿元,同比下降近20%,2025年1-8月完成进出口额28.2亿元,降幅虽大,但仍优于全国同类企业平均降幅,面对挑战,公司一方面积极调整战略,另外,叠加国家稳外贸、稳外资系列政策持续发力因素,公司有望在2026年止跌回稳。
此外,无锡市政府在稳外贸服务上也有一套特别的解法。
“近年来,无锡商务系统积极应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中美经贸摩擦频发、国内需求不振等冲击挑战,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秦艳表示,”今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及时把握形势变化、趋势走向、态势发展,努力在稳定商务经济增长、抢抓政策机遇上敢为善为,在推动开放合作上走深走实,助力无锡扛好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出台《关于着力稳外贸稳就业的政策措施》,全力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冲击影响。开展海外商洽拓订单行动,组织约1500家企业参加150余场货物贸易境外展会,大力开拓‘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举办‘外贸优品·购在无锡’展销活动,打通外贸企业内销堵点。2025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吸引超一万名采购商到会采购。出台《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十项措施》,积极开展外资企业利润再投“敲门”行动。“
1-8月,无锡市实现外贸进出口5353.4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提升至超五成;预计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