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6 01:36
(来源:来咖智库)
近期各大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二季报中,AI成了业绩增长的C位。比如腾讯、阿里、百度、快手、美团等财报中,提及AI的频次明显增多,AI业务为公司带来收入增长或提升效率,也带动股价大涨。
但除了这些大厂外,一些平日里很低调的公司,凭借稳扎稳打以及灵活应对的风格,跻身AI赛道的黑马。比如9月11日晚间,猎豹移动(CMCM.US)在美股盘前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财报,这个比百度更早提出“All in AI”的公司,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单季最佳成绩,经营表现接近盈亏平衡,AI战略转型效果显著。
市场考验一个企业稳健经营和长期增长的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即便面对转型调整,当期财务指标是否会出现大幅波动,对业务基本盘造成冲击。这构成了当下业绩稳定的基础。
第二,面对时代变化时,企业是否有快速调整的魄力和能力,将之前的产研投入复用到新业务上,打开新的成长天花板。这代表了公司后期的盈利能力。
从以上两个维度来看,猎豹移动本次的财报,都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公司毛利率连续第六个季度抬升,AI收入占比接近50%。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行业的最大挑战在于投入产出比(ROI)。无论市场多么火热,最终能否商业化落地,关键在于能否以低成本、高可靠性完成任务。当前大模型的出现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实现盈利仍需聚焦于合适场景,以合理投入推动高效落地。
傅盛表示,公司计划在明年推出更多产品,延续“聚焦场景、平衡投入”的路径。管理层希望机器人业务能够尽快实现独立盈利,从而推动猎豹移动全面进入更大规模盈利阶段。
业绩披露后,猎豹移动股价单日放量上涨18.6%,空头回补比例创近四年新高。我们判断,公司正处于“AI赋能、收入斜率向上+机器人运营聚焦场景”的戴维斯双击初级阶段,放眼后期,公司估值修复空间仍大。
战略转型坚定增长趋势,盈亏平衡迈入收获期
这几年随着AI技术和应用的火爆,全球科技企业都在重投AI的布局,甚至以AI的战略转型调整,来牺牲短期的营收、利润,导致当下业绩的承压。反观猎豹移动此次的季报,几大核心财务指标继续保持着正增长,业绩越走越稳。
先看收入。收入端连续四个季度高速增长。2025Q2 营收 2.95 亿元(+57.5% YoY,+14.0% QoQ),增速较 Q1 再抬升 4.74pct(9.24%增长到13.98%),显著跑赢显著跑赢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 21% 的收入增速中枢,亦高于 SaaS 板块 15–20% 的复合增速。
公司业务双轨并行,互联网业务 1.58 亿元(+38.8% YoY),订阅收入占比突破 60%;AI 及机器人 1.37 亿元(+86.4% YoY),占比 46.5%。从结构健康度上看,公司也同样非常优秀,综合毛利率 76.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验证了公司“AI+硬件+系统+服务”一体化模式的溢价能力。
本季度,公司的盈利拐点出现,猎豹移动的Non-GAAP 运营亏损 210 万元,同比减少 96.7%,环比减少 85.5%。剔除股权激励后,主营业务实质盈亏平衡。
如果再把时间拉长,通过对比近几个季度的收入结构,也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到,猎豹移动正逐渐从较大依赖互联网业务的收入模式,转型为互联网业务与AI业务双轨并行的多元化收入结构。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业务和AI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57.2%、42.8%,两条腿走路也更加稳健。
另外,公司也保持着良好的财务健康度,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长期投资能为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长久的安全垫。
经营性现金流方面,自2023年转正后,25Q2实现经营性现金流3.617亿人,公司展现出良好的现金创造能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猎豹移动还有长期投资7.912亿人民币(1.105亿美元),包含多家 AI 及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投资,这部分投资在未来,具备重估弹性。
今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196亿元人民币(2.819 亿美元),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2.49亿美元,现金市值比1.13×,市值低于公司账面现金,这等于用 2.49亿美元的市值就可以买 2.819亿元的现金资产,剩下的还在赚钱的业务都是白送。
若按最新过去12个月数据,猎豹互联网板块实现经营利润约 8,700 万人民币。参照恒生指数 PE ≈ 12.6×,可估值约 11 亿元人民币;AI 与其他业务过去 12 个月收入约 3.7 亿元人民币,若按机器人行业 5–10× PS 倍数估值,可得 18.5–37 亿元人民币;加上账上稳健现金与投资约 27.3 亿元人民币,SOTP 总估值显示公司合理市值区间为 约 57–75 亿元人民币(约 8.1–10.7 亿美元),公司市值明显被显著低估了。
稳扎稳打的转型魄力,“机器人差异化优势”成稀缺标的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猎豹移动主要涵盖传统互联网业务(以工具产品为主)、服务机器人业务等。但如果复盘猎豹移动的发展,“稳扎稳打、灵活应对”成为其跨周期增长的关键词。
在公司的战略换挡第五年,猎豹移动的收入/毛利/现金流持续走高,亏损大幅收窄,现金市值比1.13×,猎豹移动正在进入“AI 收获期”。
比如在PC时代,猎豹以浏览器、金山毒霸和网址导航构建了“三级火箭体系”,实现公司盈利;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转型出海互联网公司,推出猎豹清理大师、猎豹安全大师以及手机系统管家等,从工具型产品跨入内容赛道;随着AI技术的发展,2016年公司开始逐步转型为AI公司,并于2023年对猎户星空实现并表。
猎豹移动完成这三次技术周期的跃迁,从PC到移动再到AI,均实现从零到一的商业化落地。从本轮回溯不仅验证了“管理层前瞻判断+强落地执行力”已内化为公司“跨周期算法”,更验证了公司拥有把行业β转化成自身α的能力。
这种跃迁为猎豹移动在AI具体发展的战略上也带来独特性。猎豹移动是国内唯一具备大模型能力和自研机器人的科技公司,这种竞争壁垒也让其成为AI机器人赛道上较为稀缺的投资标的。
与只做硬件或者只做大模型的公司相比,猎豹移动做AI机器人,走的是一条硬件、软件以及场景三结合的模式,通过将大模型底层能力与机器人业务结合,实现技术端与客户端双重协同。
大模型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能够显著提升机器人的智能水平。猎豹移动将大模型的技术经验直接移植至机器人设备,如公司自研AgentOS机器人系统应用于机器人,显著增强了机器人理解意图和任务规划的能力,实现语音交互机器人的差异化优势。
不仅如此,在渠道管理上,猎豹移动重视客户视角,不管是从自身产品质量、售前支持、售后响应上,做到了精细化运营,聚焦展厅、养老、医疗、教育等核心场景应用,让机器人真正落地到商业场景,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复用,带动机器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猎户星空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式量产,截至目前猎户星空服务机器人累计总出货量已超6万台,总服务人次超5.5亿,覆盖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行业顺风+需求井喷,多条收入曲线“滚雪球”
今年来,机器人行业加快迭代,并且迎来前所未有的资本热潮,融资规模大幅增长,开启了万亿市场的新赛道。
从整个行业发展以及商业化走向来看,猎豹未来在AI机器人赛道的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首先随着机器人市场规模的扩大,猎豹移动凭借先期建立的领先优势,有望通过扩充产品、渠道以及提升品牌,在市场集中度较低的情况下,抢占更多市场获得规模增量。
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服务型机器人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362亿美元,2029年预计达到616年亿美元,五年CAGR达11.2%。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升级、价格不断下降以及下游客户付费意愿逐渐增强,加速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约为882.45万台,同比增长25.5%。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服务机器人在养老护理、康复训练等领域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此外,消费者对智能化生活体验的追求推动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扩容,具备扫地、安防、教育等复合功能的机器人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未来,服务机器人将向更细分领域延伸,通过模块化设计和个性化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行业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今年7月,猎豹移动就战略性收购了轻量型协作机器人公司UFACTORY(“众为创造”),UFACTORY的核心优势在于“轻量化+易部署”,也是业内为数不多以海外市场为核心,且已实现盈利的机器臂公司。Q2业绩会上,傅盛表示,UFACTORY年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了大几千万人民币,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率。
收购UFACTORY,对于猎豹的战略意义也是非常明显,一是让公司AI机器人的产品矩阵更为丰富,轮式机器人有了机械臂的加持,能够满足更多的功能需求,全方位覆盖多场景,比如酒店会议接待、餐厅、工厂物流园等;二是在销售渠道上,猎豹移动也可将UFACTORY的优势与猎户星空的分销网络以及100多个全球合作伙伴相结合,使机器人业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大销售规模。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振下,服务机器人行业长期向好趋势明确,而猎豹移动优势在于一体化的AI机器人以及全球化布局充分,未来也有望受益于此。
有券商分析师举例表示,在单台机器人五年的生命周期中,硬件、软件+服务,再叠加后续服务的高毛利、现金回款稳定,可以形成“卖一台、锁多年”的滚雪球效应。
光大证券更在最新一份研报中点评指出,随着UFACTORY收购的完成及整合深化,公司机器人产品 矩阵将更加丰富,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互联网业务订阅模式的持续优化将贡献稳定现金流;AI 技术与机器人场景的深度融合将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多重积极因素下,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结 语
今年二季度,猎豹移动人工智能业务已经占到总营收的46.5%,已经逐渐接近傅盛提到的50%左右目标。
随着企业级战略以及大模型机器人应用的持续推进,其人工智能业务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并且在营收结构上,从卖产品逐渐向卖服务转型,产品开发“从无到有”,量产实现“应有尽有”,提供智能化产品和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方案,不断跃向价值链中高端,寻求市场新增量。
在 AI 赛道普遍“高投入、长周期”背景下,猎豹移动通过自身的技能实力,匹配商业化前置能力,是当下AI 赛道中极度稀缺的“现金自循环+盈利即将转正+行业高β”三重共振标的,且公司的成长确定性已被本次财报验证。
$CMCM(CM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