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2 20:21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卢岳)晋商银行发布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36亿元,同比下降1.8%;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2%。该行营收下滑主要原因是利息净收入下降,利润增长则依赖投资证券收益净额大增44.5%及营业支出下降等。
报告期末,晋商银行前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达54.4%,超出监管红线。在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个贷不良率攀升至2.71%,对公不良率有所下降。近日晋商银行宣布,该行拟转让14.21亿元不良资产预计录得11.11亿元亏损,并需额外计提3.66亿元减值准备。
目前,晋商银行的消费贷业务正在扩张,其旗下晋商消金投诉也在增长,投诉量达数千条,涉及合作方违规催收、变相高息等问题。另外,二者与已被立案侦查的P2P平台达飞云贷存在合作纠纷,引发“双重催收”“两头还款”争议。
1
两折转让不良资产
公开资料显示:晋商银行2008年由太原市商业银行更名,2009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并于2019年7月18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2025年上半年,晋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7.36亿元,同比减少1.8%;净利润为10.51亿元,同比增长2%。
从收益表可见,作为收入支柱的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8.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10.8%,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则大增44.5%。
在营收下降的同时,晋商银行营业支出也有所减少,降幅2.2%大于营收降幅。对此该行表示,“主要是由于本集团践行勤俭办行的理念,继续深入落实过‘紧日子’相关要求。”从数据来看,其他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10.8%是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
此外,晋商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1%。据其解释,主要是减少了贷款类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数据显示: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6.4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78亿元下降34.2%。
从贷款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晋商银行贷款主要投向于制造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建筑业,前五大贷款行业占比分别为20.81%、15.51%、6.39%、4.73%以及4.28%,合计51.72%。
除了行业集中度较高,晋商银行的贷款业务也面临一定的客户集中风险。
报告期末,晋商银行向最大单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为22.52亿元,占其资本净额的6.8%;向十大单一借款人的贷款总额为179.39亿元,占其资本净额的54.4%,其中属于制造业的客户达7家,贷款余额合计127.14亿元,占比达38.5%。
据《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晋商银行这一指标显然已“踩红线”。
截至2025年6月末,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划分,晋商银行不良贷款为36.8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7%,与2024年末持平。不过,同期末作为不良前瞻指标的关注类贷款增加2.83亿元至94.64亿元。
晋商银行表示:“不良贷款总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客户还款能力下降,导致本集团个人贷款不良余额增加。”数据显示:该行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由2.28%上升至2.71%,个人贷款不良贷款余额由7.81亿元增加至9.42亿元。
与个贷不良攀升不同,晋商银行对公贷款不良有所下滑。报告期末,该行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由2.19%下降至2.01%,不良公司贷款余额由27.85亿元减少至27.47亿元。
对此,晋商银行解释称,“主要原因是由于本集团通过综合运用直接清收、司法催收等多种处置手段,持续加大清收处置力度并加快推进进度,促使该部分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
记者注意到,去年晋商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空前”加大。自上市以来2019年至2022年,该行分别核销1.7亿元、0.15亿元、1.77亿元、1.44亿元;2023年相应数据显示为“-”,或为0;2024年飙升至11.58亿元。
2025年上半年,晋商银行不良贷款核销仅610万元。不过,就在中报披露当日,晋商银行宣布与晋阳资管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同意以对价3.1亿元转让涉及八家企业客户的不良资产。相关资产包括截至2025年3月5日的本金、违约金及利息等约14.21亿元。
晋阳资管为山西国运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山西国运间接持有晋商银行约20.76%权益,故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本次转让预计录得亏损约11.11亿元(未经审计)。晋商银行表示,将就原减值损失准备与实际损失差额约3.66亿元计提额外减值损失准备。
晋商银行核销规模为何呈大幅收缩态势?资产转让是否成为替代核销的新风险出清渠道?额外计提3.66亿元减值准备是否意味着前期资产质量评估存在重大疏漏?这部分计提将对2025年全年净利润产生多大影响?值得关注。
2
合作方变相高息惹投诉
消费贷业务扩张的同时,晋商银行及其消金公司却饱受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
截至2025年6月末,晋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达50.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该行表示,“主要归因于本集团大力推进消费贷款的转型发展,以客户为中心,扩大客群服务范围,提升客户管理水平,通过在线化产品的升级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消费信贷得到了快速增长。”
2016年2月,晋商银行与其他第三方股东共同出资成立了山西省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晋商消金,其中该行持股比例40%。2025年上半年,晋商银行对联营公司投资额由上年末的3.7亿元增加至3.83亿元。
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对于晋商银行及晋商消金的投诉不少。截止9月10日,其中仅黑猫投诉上就有270多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晋商银行,晋商消金累计投诉量更是达到3180多条。
据梳理,投诉事由除了爆通讯录、违规催收等外,主要指向晋商银行合作方发放校园贷,砍头息,额外收取担保费、咨询费、权益费、会员费、服务费等其它费用,致使实际贷款利率远高于合同约定利率,甚至超过36%。
10月1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正式实施。该助贷新规明确,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应当坚持总行集中管理等原则;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新规还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平台服务、增信服务的费用标准或区间,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明确综合融资成本区间,同时明确平台运营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费,增信服务机构不得以咨询费、顾问费等形式变相提高增信服务费率。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消费者反映晋商银行、晋商消金与达飞云贷之间的经济纠纷让他们“苦不堪言”。明明只借了一笔款,却要向两方都归还资金,不然另一方就会催收。
今年3月,有消费者投诉称,“19年通过达飞app借款14000。2800是质保金,到手11200。中间达飞app登录不了,没法偿还。12月晋商金融联系到说是他们是放款方,提供了我的借款合同,合同上写着达飞为居间方,消费者有权把钱直接还给晋商消费金融!并且征信上显示欠晋商消费金融钱。就把欠款直接打给了晋商消费金融。并且有还款记录跟结清证明!现在达飞天天发信息骚扰,并且还给好友发信息,严重影响个人的声誉!”
还有消费者反映,其在达飞的借款不知是高利贷和套路贷,在达飞的各种费用(服务费,增值费,质保金)的还款已超过借款的费用,现在达飞被查,才知道放款方是晋商消费金融。这名消费者进一步表示,“晋商消费金融催收部诱导我去和亲朋好友借钱还款。”
2024年9月,秦皇岛市公安局抚宁分局经侦大队发布公告称,2015年至2020年期间,犯罪嫌疑人高云红伙同谢伟等人利用达飞云贷公司旗下“达飞云贷APP平台、达达乐投APP平台、智慧乐投APP平台”等方式经营P2P业务,在全国28个省市开设线下地推门店,以投资理财产品有高额返利为由(约定6%-12%不等的年化收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目前,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已经对达飞云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针对消费者投诉的“双重催收”“两头还款”等问题,晋商银行、晋商消金是否履行了对合作机构的尽调义务?如何防范P2P平台风险向持牌机构传导?就相关方面,记者向该行发去采访提纲,截止发稿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