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5 18:36
(来源:普华有策)
船舶LNG储罐行业迎发展新机遇,绿色航运驱动市场需求增长
1、船舶LNG储罐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加速,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储运装备——尤其是船舶LNG储罐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根据普华有策最新行业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船舶LNG储罐市场规模突破35亿元,同比增长11.4%,2020–2024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1.8%。预计到2031年,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年均增速保持在8-10%左右。
2020-2024年中国船舶LNG储罐市场规模
2、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在 “双碳” 目标推动下,国家与地方政策协同发力,为内河航运绿色转型保驾护航。国家层面,2022 年《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 LNG 动力船舶发展,2024 年多部门出台方案与细则,支持新能源 / 清洁能源船舶发展,对新建该类船舶按 1000—2200 元 / 总吨补贴;地方层面,山东对京杭运河山东段新能源船舶实施免费过闸,安徽 2025—2027 年推行 LNG 动力船舶免费过闸,通过补贴、降本等措施,加速内河航运绿色升级,助力交通领域 “双碳” 目标实现。
2025 年 LNG 低温储罐行业在政策推动、能源转型需求双重驱动下,市场需求显著增长。政策层面,2024 年 10 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统筹新基建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强调加强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2025 年 4 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进一步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公路沿线等区域加气站布局,加快提升 LNG 供给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政策支撑。市场需求端,近年 LNG 重卡保有量持续增长,直接带动 LNG 加气站、LNG 液化工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进而推高 LNG 低温储罐市场景气度。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协同作用下,当前 LNG 低温储罐行业正朝着高效化、安全化、多元化方向升级,未来在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中,仍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技术上,国内企业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壁垒。例如,中集安瑞科子公司成功研发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并获得中国船级社认证,打破了国外材料垄断,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低温绝热、材料耐深冷、液舱晃荡分析等核心技术的进步,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3、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2025年上半年,全球LNG贸易量小幅增长,达2.08亿吨,同比增长约 1.7%。,带动LNG运输船订单大增。2025年7月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新船订单中占比达74%,其中大型LNG船订单份额同步增长。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船企在LNG运输船领域的竞争力持续增强,与韩国船企形成并驾齐驱的格局。 。船舶大型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推动了对高性能LNG储罐的需求。
从区域结构看,华东、华南地区因造船工业基础雄厚、港口资源丰富,占据全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华北、东北地区在能源装备制造方面也有较强优势。
4、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目前国内船舶LNG储罐市场集中度较高,中集安瑞科、富瑞特装、厚普股份、京城股份等少数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集安瑞科罐式集装箱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50%,在技术、品牌和客户资源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2023年以来,中集安瑞科接连获得多笔船用LNG燃料罐订单,金额达数亿元,覆盖B型、C型等多种罐型,显示其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5、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前景广阔,行业仍面临高端材料依赖进口、专业人才短缺、资金压力大等挑战。此外,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韩国企业在LNG船用储罐领域仍占据技术制高点。
未来,随着LNG船向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储罐技术也将朝着更高保温性能、更轻量化、更强材料适应性的方向演进。氢、氨等新型清洁燃料储罐的研发也将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综上所述,船舶LNG储罐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有望成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新亮点。
《2025-2031年船舶LNG储罐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