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5 06:18
(来源:IPO上市实务)
据了解,近期,美的集团子公司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得智联”)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同时任命中金香港证券、摩根士丹利亚洲和中信里昂证券为整体协调人。
今年4月29日,美的集团公告,拟分拆安得智联至港交所主板上市。美的集团称,本次分拆上市完成后,安得智联的融资能力将得到加强,经营规模、创新能力及盈利能力将快速提升,进而有助于提升美的集团未来的整体盈利水平,促进公司长期价值提升。
招股书显示,此次募资金额将分别用于拓展国内物流解决方案的深度和广度;开展供应链国际化业务、深度协同美的集团全球业务覆盖的优势布局国际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以把握海外供应链发展机遇;用于数智化研发,推进AI和算法在供应链全链路的数字化应用;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安得智联此次若能登陆港股市场,“美的系”上市公司数量将增至10家。
年营收186.63亿元
安得智联的前身是美的2000年成立的安得物流,最初专职集团内部物流业务,随后经过三年沉淀,安得物流尝试拓展至B2C、C2C等多元化物流领域。
2017年,美的集团宣布转型,并将安得物流更名为安得智联,战略定位提升至智慧物流。自那之后,安得智联试图走出美的,向外部市场扩展。
安得智联凭借服务美的集团二十余年经验,首创“1+3”供应链模型:以端到端物流能力为底盘,叠加生产物流、一盘货统仓统配、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三大解决方案,实现从工厂到消费者的全链路无缝协同。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国内家电行业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内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收入排名第一的生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
安得智联主要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将端到端物流能力与三大核心解决方案支柱(生产物流、一盘货统仓统配、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相结合。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安得智联的全国运输网络由超过63万条成熟运输路线组成,包括超过36.5万条跨省干线及超过26.5万条省内城市配送路线,覆盖全国约2800个区县及超过38000个乡镇,可实现100%的地理覆盖率。安得智联的仓库网络包括47个自有设施、436个租赁设施及17个代管设施,仓库总占地面积超过1100万平方米。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服务方面,安得智联依托3500多个活跃的服务网点及超77000名经验丰富的司机及工程师团队,已实现覆盖中国100%的乡镇。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安得智联营收分别为141.73亿、162.24亿、186.63亿及108.85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15亿、2.88亿、3.80亿及2.48亿元;经调整EBITDA分别为9.9亿元、11.28亿元、13.14亿元及7.53亿元。
收入构成中,安得智联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安得智联来自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的收入分别为121.64亿元、140.98亿元、163.43亿元及92.8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5.8%、86.9%、87.6%及85.3%。其中,一盘货统仓统配环节在各期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7.6%、65.7%、64.6%及63.7%。
16年三次IPO
安得智联谋求独立上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09年,当时它还叫安得物流。彼时,公司计划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但因关联交易比例过高被监管否决。当时,其业务高度依赖美的集团,独立性受质疑。
2013年美的集团完成整体上市,安得物流的独立计划被搁置。此后数年,公司聚焦业务转型,从传统物流转向制造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并拓展B2C、C2C等多元领域,外部客户占比逐步提升。
转机出现在2017年,美的集团宣布向“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的科技集团”转型,并将“安得物流”更名为“安得智联”,将其战略定位提升为面向制造业的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这一重要转型之年,美的公开表示要推动安得智联独立上市。
经过数年发展,直至2023年7月,美的集团董事会通过了启动分拆安得智联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前期筹备工作的议案,标志着其上市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3年12月,中金公司代表安得智联向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递交上市前辅导备案。然而,到了2025年1月,在中金公司发布第四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后,信息显示安得智联撤回了IPO辅导备案,其A股上市之路再次受阻。
最终,在2025年4月29日,美的集团在发布一季度业绩报告的同时宣布,拟分拆安得智联至港交所主板上市。根据计划,分拆完成后,美的集团仍将维持对安得智联的控制权,这一转变也被市场解读为美的集团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及安得智联自身发展战略做出的主动调整,旨在寻求更灵活的融资渠道并提升其独立运营形象。
最终,安得智联于2025年8月27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联合保荐,迈出了登陆港股市场的关键一步。
第10个IPO来了
在何享健家族在过去十年间构筑了一张横跨多元产业的资本版图,通过收购与自主培育并举的策略,直接或间接控制了9家上市公司,形成规模超万亿的“美的系”商业帝国。
根据《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何享健家族以25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全球第41位、中国第6位,连续多年蝉联佛山首富。
何享健家族控股企业包括美的集团、合康新能、万东医疗、科陆电子、美的置业、盈峰环境、百纳千成、顾家家居和会通股份,其中既有通过收购纳入的企业,也有何享健独子何剑锋、以及何享健长女何倩嫦分别控制的资产。
这一布局折射出何氏家族以资本为纽带、穿透家电主业边界,向医疗、环保、智能家居等赛道系统性扩张的战略逻辑。
现年83岁的何享健,其商业历程始于1968年在顺德创办的塑料厂,1980年切入家电业生产风扇,1993年推动美的电器成为中国首家由乡镇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
2012年交棒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后,美的进入全球化与多元化加速期,2024年9月登陆港交所募资310亿港元,完成“A+H”双平台架构,2024年集团营收突破4000亿元,其中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跃升至25.5%,新能源业务增速达20.6%,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家电主业成熟期,美的积极推进业务分拆——物流科技企业安得智联被视为关键孵化对象,2025年6月引入海信集团(持股22.03%)、天津顺和(2.90%)等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多元化弱化对母公司的依赖,为独立上市铺路。
安得智联的资本化进程标志着美的ToB战略的深化,若成功上市,安得智联将成为何享健家族第10家上市公司,也是美的系从“制造集团”向“科技+服务生态”转型的关键落子。(大象IPO/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