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银河汽车石金漫】公司深度丨和谐汽车 :携手比亚迪,开启全球新能源经销新征程

2025-09-15 06:42

【报告导读】

1. 豪华汽车经销商龙头,拥抱新能源开辟业绩新增长点

2. 比亚迪战略投资ICAR公司,合作从业务层面迈向资本协同,品牌与渠道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化

核心观点

豪华汽车经销商龙头,拥抱新能源开辟业绩新增长点: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纯豪华&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旗下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汽车品牌,包括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5个超豪华品牌和宝马、MINI、奥迪、沃尔沃、路虎、雷克萨斯、捷豹、林肯、阿尔法•罗密欧9个豪华品牌。公司位居汽车经销商集团第一梯队,2024年以营业总收入170.67亿元、汽车总销量4.8万辆排名汽车经销商百强榜第26位。公司最早于2015年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与腾讯、富士康签订《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负责提供在高端汽车营销及服务领域的优秀经验,2023年公司与比亚迪汽车品牌战略合作,在亚洲、欧洲建立销售渠道,向新能源汽车及出口领域转型,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比亚迪战略投资ICAR公司,合作从业务层面迈向资本协同,品牌与渠道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化:公司具备深厚的经销门店建设能力与运营经验,与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品牌形象形成互补,实现在亚太、欧洲、大洋洲地区渠道的快速拓展,2023年公司建立首批香港地区门店后,快速在其他地区复刻渠道建设能力,2025年7月12日,公司在墨尔本开设和谐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第100家门店,2年时间成功建成100家和谐比亚迪门店。2025年9月1日,公司公告比亚迪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4000万美元认购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经营实体iCar集团10%股份,公司与比亚迪合作关系由业务延伸至股权,进一步加深绑定。2025年上半年公司渠道能力显现成效,助力比亚迪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并在欧洲地区配合比亚迪的品牌赞助打响市场声誉,助力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关税壁垒与品牌偏见中实现突围,英国、法国地区新能源市占率快速提升。展望未来,比亚迪刀片电池、CTB等技术硬实力得到全球市场认可,并通过本地化产能建设、本地化用工、定制化车型等提升全球市场认可度,出口方兴未艾,预计2025年比亚迪出口销售可达100万辆,公司有望通过在亚太、欧洲、大洋洲等地的渠道贡献7-8%的销售规模。

风险提示

1、比亚迪出口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中国香港及海外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3、海外渠道拓展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正文

一、投资要点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纯豪华&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主营业务围绕豪华&超豪华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务方面,公司聚焦豪华与超豪华汽车销售,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新车销售、汽车金融与保险、装潢用品、汽车美容、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方面,公司旗下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汽车品牌,包括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5个超豪华品牌和宝马、MINI、奥迪、沃尔沃、路虎、雷克萨斯、捷豹、林肯、阿尔法•罗密欧9个豪华品牌。公司以2024年营业总收入170.67亿元、汽车总销量4.8万辆排名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第26位,位居汽车经销商集团第一梯队。

2023年起公司转变战略重心,与比亚迪、腾势等中国领先的战略品牌合作,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2023年公司开始转变战略重心,与比亚迪、腾势等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战略合作,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欧洲建立销售渠道,向新能源汽车及出口领域转型,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比亚迪战略投资ICAR公司,合作从业务层面迈向资本协同,且公司具备深厚的经销门店建设能力与运营经验,与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品牌形象形成互补,实现在亚太、欧洲、大洋洲地区渠道的快速拓展,2023年公司建立首批香港地区门店后,快速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其他地区复刻渠道建设能力,2年时间成功建成100家和谐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门店,2025年7月12日,公司在墨尔本开设比亚迪第100家门店(BYD Caroline Springs)。公司与比亚迪均发源于中国内地市场,在推进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中二者管理团队的文化理解一致度较高,不仅能够提高协同效应、降低管理成本,相比海外经销商集团,公司能够更加充分理解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的品牌内涵,对品牌形象形成更有效的宣传。2025年9月1日公司公告比亚迪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4000万美元价格认购公司的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经营实体iCar集团9.9999%的股份,通过入股iCar集团,比亚迪与公司的合作关系由业务向股权层面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双方的合作紧密度。

2025年H1比亚迪出口累计销售47万辆,超2024年全年水平,在八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巴西、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25年H1中国乘用车出口销量TOP20中比亚迪占五席,分别为宋PLUS(第一)、海鸥(第六)、海狮07(第十一)、元PLUS(第十七)、宋Pro DM(第二十),比亚迪爆款车型在全球热销。比亚迪已推出包括易四方、云辇-Z、天神之眼、车载无人机和兆瓦闪充等重磅技术,为品牌高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且近年来,比亚迪通过产能、物流、产品、渠道等多维度布局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落实并坚定国际化战略,实现高速扩张。预计2025年比亚迪出口销售达90~100万辆,公司有望贡献7-8%。

我们预计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单车毛利率在10%~15%,考虑到2025、2026年尚处于投入扩大建店期,存在早期渠道建设、人员培训、品牌宣发等投入,后期规模效应逐渐显现,粗略估算公司2025/2026/2027年单车净利率分别为0.8%/1.5%/2.0%,假设比亚迪出口单车售价维持2024年24万人民币,2025/2026/2027年对应单车利润分别为0.2/0.36/0.48万元,2025/2026/2027年对应销量7.5万辆/12万辆/15万辆,对应净利润1.5/4.3/7.2亿元,iCar资本重组与比亚迪入股后,公司对iCar公司持股占比变化为49.5%并按子公司并表,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对应为0.74/2.13/3.56亿元。我们假设2025~2027年境内汽车经营、售后业务及其他增值服务分别贡献0.2亿元、0.3亿元、0.6亿元。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61亿元,2.43亿元,4.16亿元,对应EPS为0.04元、0.16元、0.27元。其中2025年归母净利润构成为:1)iCar子公司经营贡献0.74亿元,2)境内汽车经营、售后业务及其他增值服务贡献0.2亿元,3)根据2025年中报,公司境内店面关停计提3250万元。

二、豪华汽车经销商龙头,拥抱新能源开辟业绩新增长点

(一)中国领先的纯豪华&超豪华汽车经销商,2023年与比亚迪合作加速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拓展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纯豪华&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主营业务围绕豪华&超豪华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务方面,公司聚焦豪华与超豪华汽车销售,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新车销售、汽车金融与保险、装潢用品、汽车美容、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方面,公司旗下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汽车品牌,包括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5个超豪华品牌和宝马、MINI、奥迪、沃尔沃、路虎、雷克萨斯、捷豹、林肯、阿尔法•罗密欧9个豪华品牌。

2023年起公司转变战略重心,与比亚迪、腾势等中国领先的战略品牌合作,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公司于2015年与腾讯、富士康签订《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负责提供在高端汽车营销及服务领域的优秀经验,2016年公司作为创始投资人注册成立知行汽车(FMC),2019年6月公司与合众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品牌、产品、销售、售后、金融等方面展开合作,公司在早期积累了一定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经验。2023年公司开始转变战略重心,与比亚迪、腾势等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战略合作,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欧洲建立销售渠道,向新能源汽车及出口领域转型,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位居汽车经销商集团第一梯队,是豪华车品牌经销商龙头。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评选的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公司以2024年营业总收入170.67亿元、汽车总销量4.8万辆排名第26位,单车销售均价35.6万元/辆,在前26名中排名第5位,具有较强的豪华属性。

(二)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进入收获期,2025年H1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现盈利

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收入翻5倍,带动公司2025年H1营收高增。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25.7%,其中来自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5倍至39.0亿元,受益于公司经销的比亚迪品牌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的热销,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同比降低15.8%至57.3亿元,主要受内地市场豪华&超豪华品牌销量下滑影响。

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销量同比增长6.5倍,带动公司新车销量增速明显提升。2025年H1公司实现新车销量3.1万辆,同比+60.6%,其中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销售1.6万辆,同比增长6.5倍,带动公司新车销量增速的明显提升,境内销售1.5万辆,同比-5.0%。

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规模效应提升带动新车销售业务毛利率转正,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回升。2025年H1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9pct至5.8%,其中新车销售毛利率由负转正,同比提升1.6pct至1.6%,售后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8pct至39.1%,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规模效应的明显提升带动新车销售业务毛利率由负转正。

2025年H1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现盈利,规模效应提升驱动费用率稳中有降。2025年H1公司实现净利润-0.1亿元,亏损同比缩窄84.5%,其中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净利润为280万元,实现盈利,公司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的拓展进入收获期,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7%/1.7%/1.0%,同比分别-0.3pct/持平/持平,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带来人力、资金等投入加大,随着业务进入收获期,销量与营收高增带来规模效应提升,驱动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

2025年H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额高增,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带来投资性现金流出加大。2025年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1亿元,同比+151.3%,主要得益于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收入的高增长。2025年H1公司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9亿元,流出同比扩大221.6%,主要系公司在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中加快建设经销渠道带来资金支出。

2025年H1公司存货周转能力稳定,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回款周期较长对公司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形成一定影响。2025年H1公司存货周转率为4.64次,同比+2.7%,相对稳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1.06次,同比-10.1%,应收账款周转能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的回款周期较内地更长,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的拓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营运效率降低。

2025年H1资产负债率有所回落,公司当前在手现金充裕,债务风险较低。截止2025年H1,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8%,较2024年底降低了1.4pct,处于较为健康水平。截止2025年H1,公司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9亿元,流动比率为1.18,速动比率为0.82,在手现金较为充裕,债务风险较低。

、携手比亚迪,品牌与渠道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化  

(一)比亚迪技术优势与公司优秀渠道能力互补,2年拓展100家店面

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品牌形象与公司优秀的渠道建设运营能力形成互补,实现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渠道建设的快速复刻,2年成功拓展100家和谐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门店。公司具备深厚的经销门店建设能力与运营经验,与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品牌形象形成互补,实现在亚太、欧洲、大洋洲地区渠道的快速拓展,2023年公司建立首批香港地区门店后,快速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其他地区复刻渠道建设能力,2年时间成功建成100家和谐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门店,2025年7月12日,公司在墨尔本开设比亚迪第100家门店(BYD Caroline Springs),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亲自出席开业仪式并为首位车主交付车辆,该店位于墨尔本主干道商圈,是当地建店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比亚迪门店之一。

公司在亚太、欧洲、大洋洲地区与比亚迪形成深度绑定,成为比亚迪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的核心伙伴。公司主要在香港、柬埔寨、菲律宾等亚太地区、英国、法国、瑞士等欧洲地区以及大洋洲地区与比亚迪形成深度绑定,公司是比亚迪拓展亚太、欧洲、大洋洲等地区新能源市场的核心伙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2024年11月公司斥资1.5亿港元收购香港联大汽车比亚迪所有店面,统一运营比亚迪香港乘用车业务,助力比亚迪以香港作为右舵车市场支点进行产品与技术验证,进而成功推向其他右舵市场,实现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2025年7月12日和谐比亚迪第100家门店开业典礼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澳大利亚分公司总经理Wing You、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等多位比亚迪管理层出席,体现公司在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中的重要地位。

公司与比亚迪均发源于中国内地市场,在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中管理团队文化一致度高,可以提高协同效应,降低管理成本。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店面运营方面坚持本地化员工,加强消费者触达。经销商是车企触达消费者的重要媒介,一方面,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的互联网发展不如内地发达,线上营销的效果弱于境内,另一方面,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具有消费门槛高、决策链路长、业务场景清晰的特征,线下渠道与个性化定制服务仍是其主要的营销阵地,因此线下渠道建设是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拓展的核心路径。4S店是重资金投入的服务密集型行业,汽车销售涉及的车辆展示、金融咨询、保险捆绑等复杂流程以及售后维修保养、配件更换等环节均需大量人工操作,公司具备优秀的渠道建设能力与运营经验,因而能够作为合作伙伴参与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为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拓展提供专业销售团队,运用本地化员工加强消费者触达,且公司与比亚迪均发源于中国内地市场,在推进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中二者管理团队的文化理解一致度较高,不仅能够提高协同效应、降低管理成本,相比海外经销商集团,公司能够更加充分理解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的品牌内涵,对品牌形象形成更有效的宣传。

(二)多年豪华品牌经营加持,巩固和加深比亚迪全球高端品牌形象

公司多年深耕豪华、超豪华汽车销售主业,为高净值人群提供了高品质的出行服务,丰富经验有望加持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高端化品牌打造。公司先后获得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林肯等豪车品牌颁发的荣誉:2024年度公司获得劳斯莱斯大中华区五项年度大奖,三店获得雷克萨斯中国2023年度大奖,2023年度法拉利大中华区经销商三项大奖等,并连续获得“比亚迪亚太杰出战略合作伙伴奖”。在比亚迪2025年亚太区经销商大会上,公司收获31项大奖,奖项覆盖销售、售后服务、渠道拓展等全业务领域,充分展示了比亚迪对公司实力的认可。

与比亚迪的合作过程中,公司在全球高端品牌云集的伦敦比亚迪金丝雀码头、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苏黎世班霍夫大街金融商业区开设比亚迪店面,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跻身全球高端消费腹地。此外,公司在亚太地区的销售服务网络覆盖了柬埔寨、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同时,在欧洲,公司也在英国、法国及波兰建立了比亚迪的服务网点。

比亚迪赞助国际米兰、欧洲杯等全球性体育IP,与公司渠道扩张合力实现全球影响力的提升。2024年1月12日,比亚迪正式宣布成为2024欧洲杯官方出行合作伙伴,是欧洲杯首次携手新能源汽车品牌和中国汽车品牌,2025年7月12日,比亚迪与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国米)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建立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国米俱乐部的全球汽车合作伙伴,公司通过在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运动—足球领域与全球性赛事、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快速在以欧洲为代表的高端市场打响品牌影响力,借助足球文化传播品牌形象,让品牌美誉度直线上升。与公司渠道扩张合力实现品牌影响力到销量的兑现。

(三)比亚迪战略投资ICAR公司,合作从业务层面迈向资本协同

比亚迪入股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新能源业务经营实体iCar集团并持股10%,与公司合作关系从业务延伸至股权,进一步绑定双方合作紧密度,推动双方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的共同成长。2025年9月1日公司公告比亚迪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4000万美元价格认购公司的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经营实体iCar集团9.9999%的股份,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经营实体投后估值约为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通过入股iCar集团,比亚迪与公司的合作关系由业务向股权层面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双方的合作紧密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依托于比亚迪的全球新能源龙头品牌影响力持续拓展全球渠道,提升业绩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比亚迪依托于公司当前已在全球渠道拓展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其他市场实现更快速拓展,提升中国香港及海外产品销量增长潜力。经营层面,2024年iCar集团税后亏损为1.95亿元,主要是由于处于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拓展的投入期,2025年公司进入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收获期,上半年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现盈利280万元,伴随公司渠道的持续拓展与销量的高速增长,iCar集团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四)兼具技术硬实力与本土化软策略,比亚迪出口方兴未艾

1)2025年H1比亚迪出口累计销售47万辆,超2024年全年水平,在八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巴西、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具体来看:

i)欧洲实现突破,西班牙月累计销量破万(增速756.1%,市占率9.7%)、意大利注册量超9000台(市占率超10%),宋PLUS DM-i等车型热销;欧洲在2025上半年打响品牌声誉,5月比亚迪在欧洲16国合计实现销量12363辆,超越特斯拉,英国、法国新能源市场市占率快速提升,在关税壁垒与品牌偏见中实现突围;

ii)巴西统治:蝉联新能源销冠,销量4.7万辆(同比+45%),超第二至第十名总和两倍,巴西工厂投产助力本地化;

iii)亚太霸榜:泰国包揽新能源和纯电车销冠(纯电份额35%)、新加坡登顶乘用车销冠,香港销量近5000台(增速第一),2024年底公司统一运营比亚迪香港乘用车业务后渠道能力快速显现,带来比亚迪在中国香港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对比来看,2024年比亚迪在中国香港私家车登记数量为5490辆,落后于特斯拉、丰田,位居市场第三。

爆款车型全球热销。2025年H1中国乘用车出口销量TOP20中比亚迪占五席,分别为宋PLUS(第一)、海鸥(第六)、海狮07(第十一)、元PLUS(第十七)、宋Pro DM(第二十),其中宋PLUS出口同比增长184%至13.4万辆。公司爆款产品在全球热销,如海鸥在巴西定价2.4万美元(约合16.8万人民币),相当于境内售价两倍,仍稳居新能源车销量第二,仅次于宋PLUS;M6、腾势D9、海狮07位列印尼新能源市场销量前三;海豚、海狮06、海狮07位列泰国新能源市场销量前三;皮卡SHARK位居澳大利亚新能源市场销量第二,仅次于Model Y。

2)比亚迪已推出包括易四方、云辇-Z、天神之眼、车载无人机和兆瓦闪充等重磅技术,为品牌高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比亚迪通过技术研发和优化消费者体验来提升品牌的高端化与国际形象,公司有望充分受益。2025年4月,搭载刀片电池并采用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架构的SEALION 7(海狮07EV)同时荣获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与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成为全球纯电SUV安全标杆,另外,TANG(唐)、SEAL U(宋PLUS EV)、SEAL U DM-i(宋PLUS DM-i)、SEAL(海豹)、ATTO 3(元PLUS)和DOLPHIN(海豚)也都获得了EURO NCAP的五星安全认证,比亚迪技术硬实力获得全球市场认可,2023年12月比亚迪汉正式成为联合国驻华最高代表001号座驾,全球市场对公司产品认可度持续上升。

3)近年来,比亚迪通过产能、物流、产品、渠道等多维度布局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落实并坚定国际化战略,实现高速扩张。

i)产能布局方面,比亚迪稳步推进海外产能建设,泰国、巴西工厂投产,规划建设印尼、匈牙利、土耳其等工厂,另一方面,比亚迪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如针对中东地区极端高温气候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巴西工厂现有超1000名员工中雇佣本地员工占比超70%、泰国工程6100个就业岗位泰籍员工占比88%,通过本地化产能建设、本地化用工、车型定制等提升当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在技术硬实力与本土化软策略的加持下,比亚迪出口增长动能十足,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比亚迪出口高增带来的成长机遇,实现海外新能源业务的顺利拓展。

ii)物流与渠道方面,比亚迪新增国内出口专线,深圳深汕工业园建成出口专线及出海整备中心,满足KD件(散件组装)出口需求,年处理集装箱超1.2万个。自建物流体系突破运力瓶颈,公司的8艘自建船舶分两批交付,首批载量7000辆/艘(如"开拓者1号"),第二批提升至9200辆/艘(如"西安号""长沙号"),单次运力达6.7万辆。自有船队较第三方物流成本降低30%,缩短交付周期,保障2025年月出口破10万辆。终端渠道覆盖方面,目前比亚迪欧洲地区300家门店覆盖英德法等国,亚太地区,泰国180家门店,日本62家门店。

iii)产品与定价策略方面,公司出口主力车型宋PLUS DM-i(2025年前5月出口11.3万辆)、海鸥(东南亚低价走量)、海狮07(欧洲高端纯电)等不同产品定位不同。右舵车(海豚)试水香港,辐射英国、澳洲市场,皮卡SHARK针对拉美需求,成墨西哥警用车及澳洲畅销车型。

4)预计2025年比亚迪出口销售达100万辆,公司有望贡献7-8%。预计2025年下半年比亚迪出口继续保持高增态势,全年乘用车出口销售规模有望达到94万辆,皮卡产品SHARK销量有望达到6万辆,合计实现出口销售100万辆,公司有望通过在亚太、欧洲、大洋洲等地的渠道贡献7%-8%的销售规模。

四、境内市场通过产品优化,品牌打造等稳健发展  

截止2025年7月,公司境内豪华及超豪华经销商网点68家,相比2024年底的79家略有收缩,公司通过产品结构及店面布局优化,适应境内豪华及超豪华市场,保持经营稳健有盈余。此外,售后及汽车金融预计保持稳定增长。

1)超豪华汽车受消费税征收,预计境内市场销量增速放缓。7月1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公告明确,自2025年7月20日起,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起征点由零售价格(不含增值税)130万元/辆降至90万元/辆,将直接冲击高价车型。公司通过店面调整适应当前消费市场。2025年上半年,零售价格超过101.7万元的超豪华车累计销量仅为3.7万辆,同比大幅下滑49%。

2)公司通过战略调整,2025年7月境内豪华及超豪华店面分布中,宝马及雷克萨斯占比超50%,经营稳健,安全边际较高。其中宝马中国2025上半年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降15.5%,降幅与ABB降幅基本一致,雷克萨斯同期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1.36%。根据公司官网信息,截止到2025年7月底,公司境内经销商网点68家。品牌分布:宝马26家(包括2家宝马摩托),雷克萨斯9家,法拉利6家,宾利6家,林肯5家,MINI 4家,沃尔沃4家,兰博基尼2家,劳斯莱斯2家,玛莎拉蒂1家,奥迪1家,路虎&捷豹1家,阿尔法罗密欧1家。

2025上半年,店面数量占据公司半壁江山的宝马和雷克萨斯经营稳健,公司境内业务预计相对稳定,保持盈余。2024年宝马、雷克萨斯占公司总销量的71%,2025年上半年,宝马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降15.5%,叠加厂商补贴,预计利润端降幅收窄,雷克萨斯上半年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1.36%,预计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其余奥迪、劳斯莱斯、宾利等销量同比下滑,整体境内市场预计销量及利润稳定。

售后及汽车金融等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后市场(维修保养、配件供应链、美容装饰、二手车、电池回收等)因需求刚性和低周期属性,公司近年已通过技术升级(如AI诊断)、服务标准化和供应链整合带来新增长点。

公司通过赛车运动强化技术品牌形象。公司连续三年参与澳门赛事,赛车合作,通过高端赛事提升品牌技术形象。2024年11月,车手梁嘉彤驾驶和谐赛车与ROWE润滑油联合打造的宝马M4 GT4战车参赛,车身涂装以“流动润滑油”为设计灵感,凸显品牌跨界合作。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将是公司近年主要增长点,1)公司在比亚迪店面布局方面,亚太地区2024年底店面数量25家,2025年5月底70家,2025年底规划130家,欧洲、中东地区店面30家,合计2025年底店面数量在160~180家。2024年公司销售比亚迪6274台,2025年预计7.5万台。

2)根据比亚迪公司财报,2024年出口平均单车售价为‌24.73万元‌,预计25/26/27年公司出口新车销量分别为7.5万辆、12万辆、15万辆。

海外售价普遍为内地2-3倍,典型车型对比:i)海鸥:内地5.58万起,欧洲售价1.99万-2.6万欧元(约16万-21万人民币),新加坡顶配版达18.39万新币(约95.6万人民币)。ii)元PLUS(ATTO 3):内地13.78万起,德国售价3.8万欧元(约29万人民币),澳大利亚4.8万澳币(约22万人民币)。iii)海狮07 EV:内地18.18万起,欧洲售价4.8万欧元(约37.85万人民币)。iv)高端车型:比亚迪汉/唐在德国售价7.2万欧元(约50万人民币),超宝马5系;海豹欧洲版35万-40万人民币,比内地贵70%以上。

3)我们预计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单车毛利率在10%~15%,考虑到2025、2026年尚处于投入扩大建店期,存在早期渠道建设、人员培训、品牌宣发等投入,后期规模效应逐渐显现,iCar资本重组与比亚迪入股后,公司对iCar公司持股占比变化为49.5%并按子公司并表。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1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汽车】公司深度报告_和谐汽车(3836.HK)_携手比亚迪,开启全球新能源经销新征程

分析师:石金漫、秦智坤

评级标准: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官方订阅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策略”“中国银河总量”“中国银河科技”“中国银河先进制造”“中国银河消费”“中国银河能源周期”“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