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5 10:24
(来源:国海证券研究)
深度报告·4篇:
国海计算机·刘熹团队 | 从Tokens角度跟踪AI应用落地进展——计算机行业大模型及AI应用专题
国海计算机·刘熹团队 | 湘财股份(600095)深度报告:金融科技催化数智基因,融合大智慧开启互联网征程
国海化工·李永磊&董伯骏团队| 液冷行业深度报告:数据中心带动液冷需求增长,关注上游核心冷媒材料——系列报告之一
国海汽车·戴畅团队 |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VLA和世界模型-通往高阶智能驾驶之路——辅助驾驶系列报告二
计算机:从Tokens角度跟踪AI应用落地进展——计算机行业大模型及AI应用专题
报告作者:刘熹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9月15日
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解决:1)tokens调用量概念界定、2)tokens调用量应用端拆解、3)tokens调用量展望三方面问题。
Tokens:模型定价的主要单位,与收入同步高增
Tokens 是大语言模型用来切割自然语言文本的基本单位,本质反映大语言模型计算量。在推理过程中,token是计算的基本单位,模型对每个token的处理都需要消耗计算资源,处理的token数量越多,计算量会呈平方级增长。
OpenAI、Anthropic、字节跳动等基模厂商的主流商业模式包括C端订阅/付费/间接和B端行业客户/API调用。同时,tokens是模型变现中的最小单位,厂商主要围绕tokens定价。
模型厂商以tokens为主要定价单位的底层逻辑是算力投入,模型调用时的tokens消耗量与相应算力投入存在强关联性。
模型厂商营收正与其tokens调用量呈现显著同步的高增趋势,特别是对于OpenAI、Anthropic,因为其商业模式为典型的C端订阅/付费和B端行业客户/API调用,收入与tokens调用量关系紧密。
Tokens调用量应用端拆解:B+C双端
今年来,受C端AI原生应用/AI功能等用户基础扩张及B端行业客户加速渗透驱动,Google、字节跳动、OpenAI等海内外头部模型厂商日均Tokens调用量持续增长。
拆解来看:
C端驱动:包括原C端产品内部的附加AI功能、聊天助手、新兴应用(图像、视频、陪伴、办公、教育赛道);
B端驱动:包括行业企业客户、直接API调用。
展望:技术迭代解锁应用需求,算力投入加大模型厂预期乐观
大模型的技术迭代方向为推理增强+多模态+Agent化+长上下文,这样的技术迭代趋势将增强AI在更复杂、更具备“生产力”的关键场景下的实用性、准确性,使得AI应用加速落地,并且带来存量场景和增量场景的tokens增长空间。
存量:“推理增强”将模型的一次性回答拆解为多步并进行多次调用;“多模态”需增加对图片、语音、视频等的编码解码;“Agent化”会在模型生成的过程中引入工具链;“长上下文”使得大型文档/项目可被全量处理而无需截断。
增量:大量原本因“不准、不全、不落地”而被搁置的需求有望被解锁。当准确率、可控性跨过可行性线后,用户特别是B端企业(有生产力场景需求)或将从观望转为批量采购。
使用成本侧,模型厂进行了算力成本优化、多价格策略的尝试以压降大模型使用成本,企业/个人模型调用ROI得以提高。
2025年及以后,模型厂算力投入仍在加码并有望成为支撑千亿美元营收预期的核心。
投资建议:大模型技术迭代不断加速,B/C双端大量新应用场景将被解锁;国内AI应用公司成长主线明确,业绩提速在即;维持对AI应用方向“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技术突破放缓、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中美博弈加剧、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计算机:湘财股份(600095)深度报告:金融科技催化数智基因,融合大智慧开启互联网征程
报告作者:刘熹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9月14日
报告摘要:本篇深度报告解决了以下核心问题:1、证券、实体等业务近来表现 2、金融科技如何对传统证券业务赋能 3、与大智慧融合的背景下,公司的发展路径。
老牌券商持续探索数智金融新动能,衢州、浙江国资委入股优化股权结构
湘财证券是互联网基因浓厚的老牌券商,2020年借壳哈高科实现曲线上市。湘财股份目前形成以证券板块为主体,实业板块和投资板块相辅的业务格局。衢州、浙江国资委入股后,公司具有“民营+国资混合持股”的股权结构,有望完善“国有背景+市场化机制”的治理优势。
经纪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金融科技驱动业务发展
湘财证券资产规模及ROE总体呈现攀升态势,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超过350亿元,且2024年期间ROE达2.56%。经纪业务、自营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为湘财证券的主要收入来源。1)经纪业务:公司的优势业务,金融科技赋能打造财务管理特色。根据2021年中证协数据,湘财证券总资产排名第60名,而经纪业务收入排名为第43名。2024年经纪业务营收规模7.70亿元,同比+13.41%;毛利率20.34%,同比+9.05pct。2)自营投资业务:以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为基础,收入高速复苏。2023-2024年,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同比+1552.25%/+22.62%。3)信用交易业务:收入跌幅收窄,融出资金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信用交易业务收入4.09亿元;融出金额为72.72亿元,同比+12.60%。湘财证券计划有效扩大客户保证金规模,拓展融资客户群体。
拟合并大智慧,实现湘财证券齐全资质与大智慧流量有机融合
大智慧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以互联网为平台,以软件终端为载体,打造了集资讯、服务、交易为一体的一站式、智能化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系统。大智慧营收规模和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2022-2024年营收总收入为7.80/7.77/7.71亿元,毛利率均值为60%。根据易观千帆公众号数据,2024年9月大智慧月活人数1136.96万人,截至2024年末大智慧在第三方证券类APP月活排名中排行前三(据大智慧公司公告)。大智慧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有助于湘财证券客户规模提升,此外在产品体系和AI等技术方面有望实现优势互补协同,以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他山之石:东方财富为湘财证券提供路径参考
东方财富的主营业务包括证券业务、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金融数据服务业务等。2024年东方财富营收规模为116.04亿元,同比+4.72%。东方财富以“东方财富网”为核心构建互联网财富管理生态圈,通过客户资源优势,支持经纪、信用业务增长。同时东方财富自研“妙想”金融大模型,深化“AI+金融”战略布局。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湘财证券是国内的零售特色型券商,湘财股份若合并大智慧之后,有望发挥AI+流量+牌照的协同效应,打开新的增长极。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拟合并事项影响,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7.51/31.31/3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5.32/6.53亿元,EPS分别为0.14/0.19/0.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 80.58/62.06/50.5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景气度下滑、吸收合并大智慧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政策监管收紧风险、金融科技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互联网+金融”路线发展不及预期。
化工:液冷行业深度报告:数据中心带动液冷需求增长,关注上游核心冷媒材料——系列报告之一
报告作者:李永磊/董伯骏/仲逸涵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9月15日
报告摘要:本篇报告主要分析了以下问题:1)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发展背景;2)当前数据中心冷却液分类,冷板式及浸没式的应用场景及优缺点;3)冷板式、浸没式两种方案使用冷媒的区别及合成方法、技术前沿。
AI数据中心需求增长,数据中心液冷受两大因素推动。据Semianalysis,2024年全球AI智算中心装机容量为7GW,预计至2028年有望进一步增长。数据中心液冷受两大因素推动:1)高散热:进一步多核化提升性能的空间有限,增加功率成为重要选择,随着芯片功率密度提升,高散热诉求扩大,风冷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散热需求;2)高耗电:数据中心为高耗电行业,冷却系统约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因此制冷耗电是影响PUE值的关键。
冷却介质的选择:目前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为数据中心两大主流液冷方案。
1)冷板式:根据冷却介质在冷却构成中是否发生汽化,可以将冷板式进一步分为单相和相变两类,其中单相冷板式冷却介质主要为去离子水,相变冷板式主要以氟化物为主(包括制冷剂)。传统单相冷板式液冷通常只覆盖CPU、GPU等个别高功耗芯片。随着芯片功耗加大,业内已经开始布局相变式液冷技术。与单相间接式液体冷却相比,双相间接式液体冷却温度梯度小,传热速率更快。重点推荐:昊华科技、巨化股份、三美股份。
2)浸没式:浸没式冷却液主要分为合成油和氟化液两大类。①合成油:合成油主要包括碳氢合成油和有机硅油。碳氢合成油中,α烯烃(PAO)基础油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倾点和粘性)、低挥发和较高的热稳定性。重点推荐:卫星化学。硅油耐高温、具备良好的绝缘性,但早期其流动性不足,可能造成局部过热风险,当前硅油综合性能逐步优化,FOM1(冷却液综合性能)满足数据中心冷却要求。重点推荐:有机硅油改性聚醚生产商:皇马科技;建议关注:润禾材料;②氟化液:氟化液由于化学稳定性高、介电常数低、流动性好,是数据中心浸没式冷却的理想冷媒之一,氟化液主要包括全氟烃、全氟烯烃、全氟胺、全氟聚醚等。重点推荐:新宙邦、巨化股份、华谊集团、永和股份;建议关注:八亿时空(及建议关注未上市公司:浙江诺亚、天津长芦)。
散热组件:重点推荐:德邦科技。
行业评级:数据中心带动液冷需求增长,关注上游核心冷媒材料,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数据中心装机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增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数据统计测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风险。
汽车:汽车行业专题报告:VLA和世界模型-通往高阶智能驾驶之路——辅助驾驶系列报告二
报告作者:戴畅/陈飞宇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9月14日
报告摘要:本篇报告解决了以下核心问题:1、VLA和世界模型是什么及特点?2、目前辅助驾驶产业玩家的路径差异性?3、 辅助驾驶能力提升过程中的技术趋势和核心关注点是什么?
一、VLA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
定义:VLA是一种端到端多模态人工智能架构,通过融合视觉输入(图像/视频)和自然语言指令,直接生成可执行的物理动作,实现从感知、理解到控制的闭环。
特点:多模态融合-结合视觉语义与语言指令,增强场景理解与交互能力;语义推理与泛化-支持复杂场景的语义推理和长尾问题处理。
产业玩家:理想汽车-自研Mind VLA模型,具备空间理解、思维、沟通与记忆、行为能力四大功能,基于Thor-U/Orin-X平台量产部署,支持语言控制驾驶,于2025年9月OTA全量推送至AD MAX车主;小鹏汽车:采用“VLA+OL”云端基模,通过蒸馏技术部署车端轻量化XVLA模型,于2025年9月OTA推送至G7 Ultra;元戎启行-DeepRoute IO 2.0于2025年8月发布,搭载自研的VLA模型,已达成5个定点,首批量产车将进入市场。
二、世界模型(World Model)
定义:以视觉与运动数据为基础,通过生成式建模预测环境动态与行为后果,强化辅助驾驶系统在仿真和交互中的可靠性。
特点:难例场景构建:通过生成式技术增强高密度 corner case 的覆盖;时空预测能力-对环境变化和车辆运动进行高精度预测。
产业玩家:华为-乾崑ADS 4.0采用WEWA架构,构建难例场景库,提升泛化能力;蔚来-NWM模型支持多模态输入输出与自然语言交互,强化场景理解与控制;Momenta-R6飞轮大模型采用双模型架构,融合长短期记忆与真实数据闭环。
三、比较与结论:VLA与世界模型在技术上并非同级或对立关系。我们将发展路径分为两派,实质上是产业玩家在实现端到端能力之后,在能力优化侧重点上出现了分化。
通往高阶智驾的互补路径:VLA 侧重语义融合与交互控制,通过语言增强可解释性与用户协同;世界模型侧重环境预测与仿真可靠性,通过生成技术提升安全冗余。
技术融合趋势明显:双方均在向对方领域渗透:VLA 引入强化学习与仿真优化动作生成,世界模型扩展语言交互与多模态理解。
数据与安全为核心壁垒:数据飞轮效应成为竞争关键-头部车企凭借高活跃用户积累海量里程数据,通过RLHF驱动模型高效迭代;安全性能量化用户体验:当前第一梯队MPA(平均事故里程)已达人类驾驶安全水平的6倍以上,MPI(平均接管里程)持续优化。
行业评级与投资建议:多模态VLA模型引入长序思维能力,世界模型提供仿真与强化训练环境,有效数据闭环+安全能力提升(MPA&MPI),共同构筑智能驾驶长期壁垒。考虑到L3辅助驾驶商用标准落地在即,多款L3级架构车型陆续上市,场景切割的阶段性功能实现,并向全场景覆盖的最终愿景发力,维持辅助驾驶行业“推荐”评级。智驾能力成为车企估值分化关键因素,短期关注数据规模大、算法迭代快的车企: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鸿蒙智行合作车企,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Momenta、元戎启行等。
风险提示:辅助驾驶政策法规推进不及预期;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监管趋严;车企销量与技术搭载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技术研发投入承压;技术可靠性与长尾场景安全问题导致的信任与合规风险。
公司点评
国海传媒 | 华夏控股:减值压力显著缓解,布局人工智能+教育
国海机械 | 浩洋股份:短期业绩阶段性承压,公司经营维持韧性
国海传媒 | 三七互娱:费用控制得当,储备产品丰富
国海汽车 | 拓普集团:2025Q2收入环比提升,机器人业务平台化布局,热管理产品延伸至液冷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