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全力服务江苏制造强省建设

2025-09-15 14:28

(来源:江苏商报)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近期持续深化对制造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全力助推江苏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制造强省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截至8月末,工行江苏分行制造业贷款客户已超1.5万户,科技金融客群不断实现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分行配备了436名制造业客户经理,占公司信贷客户经理总数比例超过30%,为服务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定制服务为解急难愁盼

绿色通道彰显“工行速度”

在无锡这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热土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通过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注入了亟需的金融活水。

今年年初,无锡新吴支行了解到,一家主营高端精密部件制造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积极筹备上市,并亟需扩大生产规模。该企业是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头羊”,多年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及高端装备领域。“由于订单快速增长,加上上市进程加速,我们短期流动资金压力不小。”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当时特别希望获得3000万元贷款支持,最关键的是要快,必须赶上生产与报审的关键时间节点。”

得知企业需求后,新吴支行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建了由支行负责人、对公客户经理和信审专员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并立即启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绿色通道。“那段时间,我们团队几乎‘泡’在企业。”客户经理回忆道,“多次上门与企业负责人、财务及生产部门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上市进展、技术优势、产销模式和资金周转特点。”与此同时,支行还积极联动分行公司部、授信审批部协同作业,就企业信用结构、现金流预测和还款保障进行多轮探讨和方案优化,真正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服务方案。

在业务推进过程中,团队克服时间紧、流程多的挑战,并行推进账户开设、资料收集、合同申报等环节,最大限度压缩各阶段耗时。通过银企间高效沟通和跨层级联动,最终在极短周期内成功实现3000万元贷款投放,有力支持了企业关键技术攻坚和上市准备工作。“这笔资金来得太及时了,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企业负责人事后感慨道。

几乎在同时,另一家专注于温度仪表及贵金属设备制造的专精特新企业进入了无锡锡山支行的服务视野。该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玻璃、玻璃纤维、精密高温测量等工业场景,正值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制造转型的关键阶段,亟需资金进行研发投入和产线升级。

锡山支行在企业日常走访中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迅速响应,组建专项服务小组,与企业多次对接厘清融资用途和预期目标。小组全面考察了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储备、订单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针对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为其匹配了适合的信用支持方式和授信产品,最终设计出总额近4000万元的个性化融资方案。

在方案制定和申报过程中,支行客户经理持续上门沟通,细致解释授信流程及服务细节,并及时回应企业各类疑问,以专业、务实和高效的工作作风赢得企业信任,最终顺利推动贷款审批落地。“我们没想到工行效率这么高,服务这么贴心。”该企业总经理表示,“正当我们为资金发愁的时候,工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大笔信用贷款,利率还优惠,真是雪中送炭!”

这两笔业务的高效办理,充分体现了工行无锡分行支持制造业、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决心和能力。通过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组建专业团队、跨层级协同和高效流程处理,工行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责任,为江苏加快建设智造强省贡献了坚实的金融力量。

紧扣区域经济发展脉搏

贴心服务助力产业跃升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宿迁分行与镇江分行紧扣区域经济发展脉搏,以产业链为导向,以专业化服务为依托,持续加大对重点产业集群和新兴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以实实在在的信贷投放和客户服务成效,助力地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宿迁,分行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6+3+X”制造业产业体系布局,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为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分行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开展区域经济与产业研究,精心绘制了覆盖全市的“经济地图”与“产业链图谱”,清晰梳理各制造业集群的分布、上下游关系及核心企业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分行大力推进“差异化授权”和“增厚储备”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优化授信审批机制,对符合国家战略及地方政策的重点项目给予资源倾斜;另一方面加强客户储备库建设,持续跟踪区域内制造业企业动态,提前介入融资对接。

这一系列扎实举措取得显著成效。截至6月末,宿迁分行公司贷款余额已达421.71亿元,较年初新增56亿元,余额和增量均稳居当地同业领先。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85亿元,较年初新增39亿元。分行着力打造的“千帆企航”制造业金融服务品牌也随之持续提升影响力,成为助力宿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力量。

“我们现在贷款更方便、更快捷了”,一位当地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工行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帮助我们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真正做到了全方位服务。”

与此同时,工行镇江分行则瞄准了航空航天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镇江作为江苏省航空制造产业“四群八链”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已集聚了30余家航空航天重点企业,涉及大飞机配套、低空经济等多个高成长领域。分行积极把握产业风口,制定专项信贷计划,明确在未来三年内新增20亿元信贷投放,精准支持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无人机研发制造及配套企业成长。

为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注入产业链关键环节,镇江分行深入园区、走访企业,全面摸排涉航企业经营现状与融资瓶颈,因地制宜设计综合服务方案。截至6月末,该行对全市航空航天企业的授信覆盖率已提升至25%,相关贷款余额10亿元。这些资金活水正持续助力当地龙头企业提升配套能力、扩大市场份额,有效推动了航空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我们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工行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我们提供了行业分析和政策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一家航空配套企业负责人这样说。

两地的实践是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系统内支持制造业、深耕区域特色的一个缩影。通过结合地方产业实际,找准金融服务着力点,优化资源配置与流程机制,工行正不断强化在重点领域的金融供给,为江苏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持续而坚实的动力。

持续加大信贷产品投放

资源整合服务发展大局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坚决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八大行动”要求,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以牵头重大银团项目、扩大信贷投放、创新服务品牌为抓手,为江苏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近年来,江苏持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在这一背景下,工行江苏分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行担当,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将金融资源向制造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近三年项目贷款投放超8000亿元,相继落地了通甬高铁500亿元银团项目、全球首例双堆耦合核能供热项目、安米新能源软磁材料百亿外资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这些不仅有效满足了重大制造业项目的融资需求,也体现了工行作为主流银行服务战略产业、保障供应链稳定的综合金融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工行江苏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已突破6800亿元,当年净增1200亿元,规模与增量均保持领先;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3600亿元,较年初增长700亿元,信贷期限结构不断优化,更加契合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资金需求。

在持续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分行也十分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工银苏新+”服务品牌以及六大细分制造业金融子产品线的持续完善,正是工行江苏分行深耕区域市场、响应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体现。通过打造“全周期、全品类”的综合服务体系,分行不仅提供传统信贷支持,还灵活运用供应链融资、跨境金融、绿色债券、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助力制造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们与工行合作多年,他们总能根据我们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提供最合适的金融解决方案。”一家制造业企业财务总监这样评价,“从初创期的第一笔贷款,到现在的跨境结算和供应链金融,工行始终陪伴我们成长。”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到航空航天产业链,再到高端装备出海,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正以多元化的产品体系、高效的服务响应、坚实的风控根基,深度融入江苏制造强省建设脉络,以金融之笔绘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画卷。

通讯员 | 戴威

审核 | 梁建恕 顾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