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反倾销立案突袭!这一板块迎最强催化,千亿替代空间打开

2025-09-15 10:10

(来源:浙商证券融资融券)

模拟芯片迎催化: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机构看好模拟芯片行业增长潜力,逻辑在于:(1)模拟芯片产品类型和客户数量众多;(2)反倾销的推进,有望使得国内厂商市场规模大幅扩张;(3)国产替代空间大,AI带来增量空间。

关注已形成一定产品布局,且研发能力与客户认可度较强的公司

01

模拟芯片产品类型和客户数量众多

集成电路可分为模拟芯片和数字芯片两大类。模拟芯片主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含射频芯片)等;数字芯片包括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微控制芯片等。

汽车是中国模拟芯片增速最高的应用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下游应用领域中,消费电子占比约37%,为722亿元;泛能源市场规模为507亿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371亿元,通讯市场规模为292亿元。从增速来看,汽车增速最高,2020-2024年CAGR为23.9%,2025-2029年预计CAGR为17.6%。

02

反倾销的推进,有望使得国内厂商市场规模大幅扩张

“海外价格战”一直为模拟板块核心压制,尤其是汽车/工业/通信领域。

本次商务部调查的是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而美国是全球相关模拟芯片最大的生产国,其相关模拟芯片的合计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代表企业为TI、ADI、博通、安森美,预计超一半进口份额将纳入调查。

反倾销主要针对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研究显示,这两类芯片2024年自美进口比例分别超60%、97%,中性/乐观测算反倾销将使中国对应市场规模分别扩张至3.3/13.4倍、1.6/8.8倍),工业/汽车/通信领域将受益。

此外,本次反倾销的申请人为“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从地域上看,后续反倾销调查咨询企业或偏向于江苏模拟企业。

03

国产替代空间大,AI带来增量空间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模拟芯片市场,但自给率却较低。根据WSTS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我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35%左右。虽然我国模拟芯片自给率在近年有所提升,但仍然偏低(2023年约为15%)。海外厂商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远超本土厂商。例如2023年TI和ADI在中国地区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33亿美元和22亿美元,而中国大陆龙头厂商圣邦股份在大陆和思瑞浦在境内的收入仅1.4亿美金和1.2亿美金。

资料来源:德邦证券

资料来源:德邦证券

长期AI带来增量:作为电子产品基础器件,模拟芯片在AI、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AI应用中需求广泛,例如据ADI法说会,机器人技术从固定臂向自主移动及人形发展,将使ADI产品价值量从数百美元提升至数千美元。

模拟IC行业逐步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同时国内供应链成熟度提升、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等不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产业链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纳芯微南芯科技艾为电子芯朋微帝奥微晶丰明源

国信证券胡剑《电子行业模拟芯片专题: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250911

东吴证券陈海进《电子行业点评报告:模拟反倾销调查启动,多维拆解影响几何?》250914

华创证券-模拟芯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需求回暖进行时,国产替代与并购整合共筑成长动能-250630

德邦证券陈蓉芳等《模拟芯片公司如何穿越周期成长》240903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