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券商聚焦】中国银河:新能源有望迎重估 传统电源可靠性&灵活性值得重视

2025-09-15 08:57

金吾财讯 | 中国银河证券发研报指,2025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改能源〔2025〕1144号)、《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发改价格 〔2025〕1192号)、《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发改能源〔2025〕1171号)。

该机构表示,新型储能收益模式不断理顺,27年装机目标1.8亿kw。发改能源〔2025〕1144号文推动建立新型储能“电能量市场赚取价差+辅助服务+容量补偿”三重收益模式。其中:1)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2)有序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3)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伴随收益模式的理顺,文件明确到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较25年6月末的0.95亿千瓦存在接近翻倍的空间。新型储能装机的持续增长,有望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消纳空间。

重视传统电源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价值。发改能源〔2025〕1171号文指出探索建立发电机组可靠容量评估机制,综合考虑发电机组类型、出力特性、厂用电率、检修停机等因素,科学评估各类型机组及新型储能的容量系数,客观反映其对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的实际贡献。在此基础上,建立容量补偿机制,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基于此,我们认为容量补偿政策未来或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具备高可靠性的传统电源,如火电、核电、大水电等均有望受益。除此之外,文件指出要加快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逐步实现月度、月内等较短时间尺度中长期交易限价范围与现货市场限价贴近;同时支持新能源、核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协议。我们认为此举有利于火电、大水电等具备调节能力的电源价值的进一步体现,以及核电长期收益的稳定。

该机构续指,近期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加快+各省136号文逐步落地+新型储能建设加码打开消纳空间+绿电直连开拓用户侧应用场景四重催化下,重视新能源运营商的价值重估,与此同时,关注火电、水电、核电等传统电源可靠性和灵活性价值的持续兑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