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4 18:25
In Gold We Trust!
9月,黄金价格再次成为全球焦点,现货黄金接连突破关键阻力位,一举冲破360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跟着飙升,直逼1070元/克。这场黄金市场的热潮,到底是短期波动,还是大时代变革的序幕?全球投资者追捧黄金,是降息周期与美元走弱下的理性选择,还是暗含着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深度不信任?别急,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2024年的黄金市场表现亮眼。以美元计价,黄金全年上涨27.2%;以欧元计价,涨幅更是高达35.6%。进入2025年,这一涨势仍在延续,截至9月9日,现货黄金从年初的2657美元/盎司一路高涨,冲破3600美元大关,累计上涨近1000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近40%,走出了极为强劲的牛市行情。尤其是最近半个月,在美联储降息预期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持续上扬,不断刷新历史高位。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所有法定货币计价体系下,黄金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这并非偶然,而是长期趋势的体现。
其实早在2020年,格隆汇研究院就前瞻性地提出“黄金十年”的论断,如今,这一预言正逐步成为现实。在多次年度策略会和中期策略会中,我们反复强调“大多头(The Big Long)”概念,为投资者指明方向:新一轮黄金长期牛市已然成型,投资者应果断将投资组合中的相当比例配置到黄金领域,搭乘这趟财富增值的快车。
从价格潜力来看,Incrementum AG机构的预测引人关注:到本十年末,基准情景下黄金价格将达到4800美元/盎司,若出现较强通胀,价格甚至可能触及8900美元/盎司。这意味着,当前3600美元的价格或许只是黄金“超级周期”的起点。
回顾历史,黄金牛市往往呈现“后半程加速”的特征——1970年代牛市中,黄金价格在十年前五年上涨452%,后五年再涨162%;2000年代牛市前五年上涨52%,后五年则飙升150%。如今,我们正处于本轮牛市的中途,历史规律预示着未来仍有巨大空间。
支撑这一超级周期的核心逻辑,在于黄金的“双重属性”重塑。一方面,作为避险资产,全球地缘政治动荡、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让黄金的“安全垫”作用愈发凸显;另一方面,作为抗通胀工具,在全球央行宽松政策余波未平、债务高企的背景下,黄金成为对抗货币贬值的重要选择。这种“避险+抗通胀”的双重驱动,让黄金在各类资产中脱颖而出。
全球央行的“黄金行动”更能说明问题。各国央行已连续三年净购买黄金超过1000吨,2024年更是达到1086吨的历史峰值。波兰、印度、中国是主要买家,其中波兰央行行长明确表示,目标是将黄金在总储备中的占比提升至20%,目前已达16.9%。中国央行在2025年8月末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增加6万盎司,至此已连续10个月增持,彰显对黄金资产的长期信心。从储备占比看,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占总储备的比例已从2016年的约9%升至2024年的18.2%,黄金正逐步回归货币体系的核心位置,这种“再货币化”趋势为金价提供了坚实支撑。
黄金的强势表现,绝非孤立的市场现象,而是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革的缩影。债务危机、通胀顽疾与地缘政治博弈形成的“三重奏”,共同推动了黄金的走强。
1. 债务困境:从边缘到核心的危机扩散
全球债务问题已不再是新兴市场的专属难题,正深刻影响美、日、法、意等主要工业化国家。美国的情况尤为严峻——2024财年,美国政府利息支出约为8810亿美元,首次超过855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突破了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提出的“弗格森极限”。这一极限被视为大国衰落的前兆,历史上,Habsburg西班牙、法兰西王国等帝国的衰落,都以利息支出超过国防开支为重要标志。
从数据看,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占GDP比例超过120%;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例更是高达260%;欧元区的法国、意大利债务率也分别达到113%和135%。如此高的债务规模,使得各国政府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2024年,美国需再融资超过7万亿美元债务,占其总债务的25%,一旦市场信心动摇,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黄金作为“无负债资产”,成为对冲债务风险的最佳选择,这也是央行持续增持的核心原因。
2. 通胀顽疾:顽固的价格压力与黄金的对冲价值
尽管全球央行连续加息,通胀压力却未彻底消散。2024年,美国核心CPI为3.2%、核心PCE为2.8%,欧元区核心HICP为2.7%,均顽固地高于2%的目标值。更值得警惕的是,通胀波动性显著上升,这意味着“第二波通胀”的风险并未消除。
黄金与通胀的关联早已被历史验证。1970年代美国通胀率超过10%时,黄金年涨幅达35%;2021-2022年全球通胀飙升期间,黄金也创下历史新高。当前,薪资-价格螺旋、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中断、能源转型带来的成本上升等因素,都可能推高通胀。在此背景下,黄金作为“天然抗通胀工具”,成为投资者抵御购买力缩水的必选项。
3. 地缘政治博弈:重构全球秩序的黄金角色
全球地缘政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朗普重返美国总统职位后,其政策取向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关税政策的升级(美国平均关税升至近30%)、对北约盟友的施压、与中国的贸易摩擦,都在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金砖国家持续扩容,目前已涵盖11个成员国,代表37%的全球GDP和45%的全球人口,正推动去美元化进程加速。
这种“西方收缩、东方崛起”的格局重塑,让黄金的“中立属性”愈发珍贵。当美元、欧元等法币因政治博弈被“武器化”(如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黄金作为“无国界资产”,成为各国央行储备多元化的核心选择。2024年,新兴市场央行贡献了全球80%的黄金购买量,这一趋势还在强化。
在全球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传统的60/40投资组合(60%股票+40%债券)模式正逐渐失效。2022-2024年,美股与美债同步下跌,打破了“股债负相关”的传统认知,投资者急需新的资产配置框架,而黄金的崛起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关键支点。
1. 传统模式的失效与黄金的“新锚点”作用
过去四十年,60/40组合之所以有效,核心在于债券的“对冲功能”——经济下行时,央行降息推高债券价格,抵消股票下跌。但如今,高通胀迫使央行在经济疲软时仍需维持高利率,债券失去对冲能力。2022年,标普500下跌18%,美国10年期国债下跌17%,股债同跌让传统组合遭遇“双杀”。
黄金则展现出独特的“逆周期属性”。2022年美股大跌时,黄金上涨0.4%;2024年市场动荡期间,黄金涨幅达27%,成为资产组合的“稳定器”。更重要的是,黄金与股票、债券的相关性持续走低,当前与标普500相关性仅为0.1,与美债相关性为-0.2,是分散风险的理想选择。
2. 新60/40组合:黄金主导的多元化配置
针对这一变化,有些前沿机构提出“新60/40投资组合”,其配置为:45%股票、15%债券、15%避险黄金、10%表现型黄金(白银和矿业股)、10%大宗商品和5%比(大)特(饼)币。回溯数据显示,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期间,这一组合收益率达12.3%,显著高于传统60/40组合的7.8%,且波动率更低。
这一组合的核心逻辑,是将黄金从“边缘资产”提升为“核心配置”。其中,15%的“避险黄金”用于对冲极端风险,10%的“表现型黄金”(白银和矿业股)则追求弹性收益。白银作为“黄金的影子”,兼具货币属性与工业需求(新能源、光伏等领域),历史上在黄金牛市后期涨幅往往超过黄金,当前黄金/白银比率高达100,远超历史中位数62,补涨空间显著。
矿业股则是另一个“潜力股”。2024年黄金上涨27%,但黄金矿业指数仅涨17%,存在明显低估。随着金价持续走高,矿业公司利润将呈“杠杆式增长”——当金价从2000美元升至3600美元,矿业公司毛利率可能从30%升至50%以上。目前,矿业股的市盈率仅为18倍,低于历史均值22倍,估值优势明显。
3. 美元走弱:黄金崛起的“催化剂”
美元与黄金的“负相关性”是市场共识,而当前美元正面临中期走弱压力。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倾向于“弱势美元”以促进出口,这与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存在内在矛盾。从技术面看,美元指数(DXY)已跌破关键支撑位100,若趋势延续,可能跌至90甚至更低。
历史数据显示,美元指数每下跌10%,黄金平均上涨15%。更深远的是,美元信用体系正遭遇挑战——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从70%降至58%,石油贸易中美元结算比例从90%降至80%。当美元的“霸权地位”松动,黄金作为“终极支付手段”的价值自然凸显。从购买力来看,黄金对日常商品的掌控力持续上升,如黄金/慕尼黑啤酒节啤酒比率在2025年达到182杯/盎司,远高于76年平均的91杯/盎司,彰显其价值储存能力。
04
布局黄金:从趋势到行动的实战指南
面对黄金市场的巨大机遇,投资者需要的不仅是趋势判断,更是切实可行的布局策略。结合市场特征与资产属性,可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
1.核心配置:实物黄金与黄金ETF
2.弹性配置:白银与矿业股的“双击机会”
3.组合再平衡:把握周期节奏
4.长期视角:黄金与时代变革
注:文中所提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务必做好独立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