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4 17:59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以“首都产业金融中心”为主题的北京顺义金融展区,聚焦金融产业与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等金融机构代表、中科星图等上市公司代表齐亮相,携手奏响产融共振、共赢发展的乐章。
北京顺义金融展区融合了“产业与金融融合共生”设计理念,将顺义“5+4”主导产业的活力与金融赋能的动能紧密串联起来。作为北京高端制造业区,顺义区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纲领,深入落实“平原新城看顺义”目标要求,培育了航空、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了中国国航、理想汽车、国联万众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与此同时,顺义区2024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21.6亿元,同比增长8%,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金融业作为全区第三大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
近年来,北京顺义区锚定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发展定位,聚集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安联资管、贝宝支付等各业态金融机构近500家,以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华夏基金、国创基金、国投基金、中交基金等央国企背景为代表的基金200余支,总管理规模近4万亿元,为区域内产业发展汇聚了活水。在此背景下,顺义区内上市挂牌企业134家,包括中国国航、顺鑫农业、燕京啤酒、理想汽车等在内上市企业累计直接融资规模近2400亿元。
在这座紧邻北京中心城区,承担着链接中心城区和津冀的平原新城,其建设规划显示,依托临空先行区的发展,聚焦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北京顺义区将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强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等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并提出到2030年,这五大高端制造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的目标。
顺义区也是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面积最大的组团,先后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国家级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试点示范区。近年来,顺义区聚焦“国际化类海外”定位,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构建“5+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开放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当前,产业基金已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顺义全区200余支基金,总管理规模近4万亿元,重点投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高精尖领域。普惠金融也取得成效,全区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为近4000户企业提供超200亿元贷款支持,精准赋能实体经济。
当前,顺义区正聚焦高端制造业,充分发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天竺综保区、中德产业园等平台优势,推动以“航空服务、商务会展、产业金融、科技服务”为代表的四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和高精尖产业不断集聚,首都创新发展“前沿阵地”优势不断凸显。
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联合设立了产业基金、集聚金融资源,支持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建设;在航空航天领域,汇聚近100家融资租赁企业及SPV公司,飞机租赁资产规模超150亿元,服务国航、东航等航司;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与杠杆作用的同时,推动企业上市,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在智能装备领域,鼓励银行推出“科技贷”“专利贷”,推动产业升级;在医药健康领域,设立口腔产业基金,联合北大口腔,推动“医、产、研、金”融合,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如今的顺义,已经成为首都发展基础坚实、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展望未来,顺义将持续锚定“聚焦国际化类海外,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的功能定位,依托“一区一策”支持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机遇,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顺义力量”。
(图片由顺义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