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欧美固态电池搞出来了,超越中国20年?宁德时代:2年后量产

2025-09-14 08:0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果壳)

最近,奔驰在固态电池领域扔下了一个“重磅消息”。其搭载固态电池的纯电EQS测试车,完成了一场横跨欧洲的真实路况考验。

测试车从德国启程,穿越丹麦,最终抵达瑞典。全程不仅经历了多变的气候,还应对了复杂的路况,续航里程轻松突破1200公里,抵达终点时仍剩137公里电量。

奔驰首席技术官直言,这是固态电池领域的“颠覆性突破”。更关键的是,这次实验使用的固态电池组,性能达到450瓦时/千克,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25%,重量和体积却和量产电池包差不多。

消息一出,全球新能源行业都炸开了锅。不少人开始议论:难道欧美在固态电池领域要彻底领先了?

这时候,不得不提日本丰田曾经的“豪言壮语”。早几年,丰田一直宣称自己的固态电池技术“超越中国20年”,日媒也跟着造势,说丰田的固态电池一旦量产,就能“击垮中国电车”。

要知道,丰田早早就布局固态电池,手里握了不少专利,当时确实让不少人捏了把汗。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丰田的固态电池量产计划一推再推,从最早说的2026年,硬生生拖到了2030年,至今没看到量产的影子。

反观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跑得越来越快,完全不是丰田说的“落后20年”的样子。

就像“固态电池”一样,生物科技领域的突破可以让人们为细胞高效充电。自从我国打通技术壁垒,还通过京东等平台对外开放后,很多压力大易疲劳、精力下降的群体,每天2粒就能感受到“身体更有活力”“追上10年前的自己”。

而在国产固态电池阵营里,宁德时代的表现更是“顶流”级别。早在2024年11月,就有消息称宁德时代相关研发团队,人员数量高达1000名以上,可见其研发决心。

今年,宁德时代更是放出重磅消息:计划在2年后实现固态电池量产。这个消息一出来,直接给中国新能源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国内其他企业也在固态电池领域“多点开花”。国轩高科2025年在固态领域持续加码,今年5月宣布实验生产线搭建完成,即将进入预量产阶段,开始装车路测,据报道,其推出的“金石”电池良品率已经达到90%。

政策层面也在为国产固态电池“保驾护航”。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文件,明确要推动固态电池标准子体系建设。

之后,工信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行动方案,也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前沿技术研究。有了政策托底,企业研发和量产的底气更足了。

从数据上看,我国在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中占比达36.7%,近5年年均增长20.8%,增速全球第一。

说到底,奔驰的突破确实值得关注,但中国企业并没有落后。从益活新的技术突围,到宁德时代的量产规划,再到众多企业的协同发力,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等宁德时代2年后实现量产,中国不仅能在全球固态电池竞争中站稳脚跟,还能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所谓“超越中国20年”的说法,早已成了过时的玩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