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3 09: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猫头鹰研究院)
转自:猫头鹰研究院
封面来源|AI生成
这周公募圈的一大事件,就是周一发行的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成了“日光基”。原本打算最多募10亿,结果当天就迎来20多亿的申购,华商基金随即结束募集。
这个申购规模,放在2021年可能不算特别让人艳羡,但对今年的主动权益基金来说,不管是IPO还是持营,都不容易。
如果我们粗略把股票占仓位50%以上的基金划为主动股基,看2025年之前发行的产品规模、份额在今年的变化,就能发现——
截至Q2,主动权益产品年内规模增长了约60亿,但份额少了1600亿份。
以前最让基金经理自豪的事情之一,可能就是“产品规模是涨上去的,不是靠卖上去的”。
你就说实现了没有吧。
主动权益也有自己的“通缩繁荣”了。
而华商基金可能是最能体会到这一点的公司之一。
今年3月,原本的头牌周海栋离队,对华商的权益规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他原本管理的6只产品,份额从2024年底的151亿份,掉到了今年Q2的70亿份,缩水54%。规模从293亿跌到158亿,缩水46%。
规模缩水的比例小于份额收缩的比例,是靠这几只产品顶着巨大的赎回压力在上涨:
不过,更重要的是,其实今年以来,华商基金在成长风格上的倾斜很明显,权益产品(剔除指数、指增、成立不足1个月的产品)的表现也非常凌厉——
(1)全部主动权益产品都取得正收益;
(2)7只产品在近1年取得翻倍业绩;其中2只就来自本次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的拟任基金经理余懿。
此外,胡中原、张明昕的几只产品,凭借对光模块的坚决持仓,近期涨幅非常惊人。
像华商优势行业,张明昕从周海栋手上接过来以后,一口气将原本的十大重仓股全部换掉了:
2024年Q4十大重仓:紫金矿业、中国铝业、南方航空、吉祥航空、兴业银锡、中国国航、柳工、小商品城、金诚信、北方华创,合计25%。
2025年Q1十大重仓:豪威集团、沪电股份、豆神教育(维权)、东方电缆、寒武纪、帝尔激光、生益电子、海光信息、新易盛、中科星图,合计33%。
明显变成了光模块+芯片的配置。随后在Q2进一步加大配置,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太辰光、生益电子、沪电股份等最炙手可热的标的配齐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他在一季度末买入光模块的时候,正是这个板块最灰头土脸的时候。
所以,其实不管是之前周海栋成为顶梁柱,还是华商基金最近的这场业绩、IPO募集上的“翻身仗”,都印证了那句话:
在基金行业里,唯有卓越的投资业绩,才是赢得投资者信任的最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