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行EOD贷款落地沂蒙:活水润生态 产兴促城旺

2025-09-12 20:06

转自:新华财经

为破解“生态治理缺资金、产业升级盼支持”,中国银行临沂分行联合银团精准对接沂河新区“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EOD项目”,落地山东省内商业银行首笔绿色银团EOD贷款。

破局:当“生态难题”遇上“金融创新”

沂河新区作为山东临沂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一直面临着“生态治理需投入、产业升级缺资金”的双重挑战。河道综合治理、湿地修复,以及综合保税区仓储物流设施的完善,都是关乎区域长远发展的“硬骨头”——前者公益性强、短期难见收益,后者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载体,EOD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以生态带产业,以产业反哺生态”,通过将生态新城片区水体生态修复与保税仓储物流、高端智能制造等收益性产业打包整合,让产业增值收益成为生态治理的“资金池”,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奔赴。

“以往项目融资,常要等项目评审完全通过后,金融机构才会介入融资方案设计。”中国银行河东支行行长赵志国介绍,项目团队创新打破“先评审、后融资”的固有流程,将两项关键工作合并同步推进:在项目可行性评审阶段,国开行、中国银行等银团成员提前介入,深度参与项目策划与融资方案设计,从源头上实现“评审与融资同频共振”。

这一创新举措,让项目推进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6月,沂河新区EOD项目成功入选全省首批3个省环保金融项目库,仅4天后,便与银团成员达成20亿元融资意向,较常规流程缩短30天评审周期,实现“30%提速”。

赋能:绿色银团如何破解“EOD融资痛点”

针对项目涵盖的“2个生态治理子项目+3个产业发展子项目”,银行建立了专项资金监管机制,确保1000万元首笔贷款优先用于河道清淤、管网修复施工,后续资金将根据生态修复进度与产业建设节点分阶段投放,避免资金“跑冒滴漏”;另一方面,通过银团贷款模式,整合多家金融机构资源,不仅解决了单一银行信贷额度有限的问题,更形成了“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格局:国开行侧重长期政策支持,中国银行则发挥在跨境金融、产业服务上的优势,为后续保税仓储物流的跨境电商、期货交割等业务提前铺垫金融服务。

“以往项目融资难,难在‘收益预期不明确’‘风险评估复杂’。”赵国志解释,中国银行团队通过实地调研,详细测算生态修复后对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保税仓储运营后的租金收益、生态文旅项目运营后的收益、以及高端智能制造项目的税收贡献,最终形成了“生态效益可量化、产业收益可预期”的评估报告,为银团贷款的快速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在绿色银团的“活水”滋养下,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清淤疏浚工程让曾经的黑臭水体重现清澈,鹭栖湖公园景观轮廓初现;综合保税区内1、2、3号仓储及办公楼回填完毕,4号仓储填土施工进入尾声,预计元旦前可竣工验收,目前已签约客户占仓储数量的50%;数字交易中心地基浇筑完成,智能制造厂房钢结构正在吊装——一幅“水清河畅、产兴城旺”的图景正加速成型。

致远:以绿色金融书写“沂蒙答卷”的中行担当

“这笔贷款的意义,不仅在于‘首笔’,更在于为山东省商业银行参与EOD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评价,作为全国首批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临沂一直致力于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绿色发展的路径,中国银行此次落地的绿色银团EOD贷款,正是金融支持“生态优先、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既契合了“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求,也为临沂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了金融动能。

据了解,沂河新区EOD项目总投资26.06亿元,其中7.85亿元用于生态治理,18.21亿元投入产业发展。未来,随着保税仓储物流交易中心的运营,以及生态文旅欢乐世界、生态研学基地等项目的建成,项目预计可带动上千人就业,每年为区域增加数亿元产值,而产业产生的收益将持续反哺水体生态维护,形成“治理—收益—再治理”的可持续闭环。

“从黑臭水体到清水绿岸,从低洼涝地到产业高地,我们用绿色金融的‘笔’,正在沂蒙大地上书写生态与产业融合的新篇章。”中国银行临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行将继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协同,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生态治理、绿色产业等领域,为临沂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现代化新城贡献更多中行力量。(徐以刚 崔红英)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