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源氏木语15年的坚守与创新,如何用“超级大店”重构家居消费场景?

2025-09-12 17:39

2025年9月,深耕家居领域15载的源氏木语,以“新实木主义你的生活提案”为主题,登陆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与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本次源氏木语呈现的展品,既体现品牌15年来的战略沉淀,也是锚定未来深化创新的一次重要亮相。

15年的时间,源氏木语在“坚守”与“创新”中持续长。在品牌定位上,从早期深耕实木家居的“专家型品牌”,拓展至“实木+”全品类,再到如今以“新实木主义”重新定义家居价值主张,使得实木家居更贴合当代生活方式。

企业的产品矩阵也从实木家居延伸至真皮、床垫等软体品类及定制类产品;设计风格从原木风、北欧风,融入轻奢、新中式,乃至中古风、轻美式、包豪斯、轻奢风等多重审美。

产品线的丰富也让实体店的版图得到稳步扩张,2015年起步时仅零星几家门店,2025年已突破1300家。

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源氏木语坚信,人们对家的期待从未改变——那就是温暖、健康与信赖。15年的发展迭代,源氏木语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勾勒出不同风格的家居画卷;始终不变的是以实木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心回应消费者的每一种生活想象,提供真正有温度的生活解决方案,让每一个家都因源氏木语而更加美好。

如今,面对日益加速的行业洗牌趋势,源氏木语线下“超级大店”模式为载体,旨在打破传统家居零售“单品销售”的局限,直面消费者对“一站式置家居”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市场话语权。

为深入解码源氏木语的“新实木主义”“超级大店”理念,网易家居特别邀请源氏木语招商拓展总监洪洋,围绕品牌战略考量、运营破局、加盟商赋能及全球化布局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讨论,共同探寻源氏木语在行业中的开拓之路。

超级大店: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价值重构

源氏木语提出的超级大店概念,并非只有“面积扩张”的简单尝试,而是品牌基于消费者需求、产品生态、品牌文化的深度思考,实现从“传统卖场”转型为承载“有温度、能治愈”的美好生活空间,其核心体现在三重价值的重构。

空间重构:1000㎡+的超大面积打破传统门店局限,构建了涵盖多风格实木家具、软体沙发专区、床垫专区的全品类矩阵,更打造中古风、新中式、轻奢风等主流风格的完整样板间。消费者可以步入理想家居的场景,触摸实木纹理、体验沙发、床垫等软体产品的舒适度,将线上浏览的“想象”转化为真实触感,解决“买回去不搭”的核心痛点。

产品重构:瞄准消费者从“买单品”到“装全屋”的需求升级,以超级大店为支点,在实木家具核心品类的基础上,延伸至定制家具、家居软装,形成完整供给链这种通过超级大店“场景化搭配”输出的全屋方案,既匹配了消费者“一次购齐全屋”的效率需求,也让“实木家”的场景更完整、更有细节。

体验重构:门店成为传递“新实木主义”理念的重要载体,店内设置专门的休憩区,消费者可在逛店间隙放松交流,部分门店开始试行搭配咨询,帮助用户梳理个性化方案。源氏木语将购物从“任务式行为”升级为“愉悦的生活体验”,既降低了决策成本,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也传递出“带给人有温度、治愈家的想象”的品牌主张。

超级大店运营:新业态融合与坪效优化

谈到超级大店模式的可持续性话题时,源氏木语招商拓展总监洪洋表示,关键在于解决“新业态如何融”“坪效(单位面积销售额)如何提”“客群如何留”三大核心问题。源氏木语并非盲目叠加业态,我们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空间价值最大化”与“客群黏性长效化”。

旗舰大店会融合一部分新产品,但是以品牌产品逻辑为主导,服务于整体体验。核心原则是“不脱离品牌定位、不偏离消费者需求”,遵循配套性、增值性、体验性的三大标准。同时,所有新业态均延续品牌“高质价比”理念,将“一次性销售”转化为“长期服务关系”。

不少家居品牌对大店的担忧多集中于“坪效低”,但在源氏木语看来,大店的坪效应从“单位面积销售额”转向“品牌价值+体验价值+商业价值”的综合考量,实现“每一寸空间都创造价值”。为此,品牌在三大维度上开拓创新:

产品端:通过“丰富产品线+专区化陈列+动态调整”提升转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便于顾客快速定位,定期结合季节、节日调整陈列,保持门店新鲜感,刺激重复到店;

场景端:以样板间设计提升“决策效率”,将家具融入真实居家场景,直观展示产品效果,引导客户“整套购买”,间接提升坪效;

服务端:以专业服务激活“空间附加值”,提供“活动家具+定制产品”的整体搭配方案,将门店从“销售空间”升级为“解决方案中心”,高价值产品的占比提升进一步优化坪效结构。

超级大店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客群价值最大化”,源氏木语通过“产品+场景+服务”的闭环,以“一站式购物”为核心,以“场景化搭配建议”将“单品推荐”升级为“全屋方案”,搭配礼品包装、软装咨询等增值服务,提升消费价值感;同时,以“长期服务”为抓手,解决长期使用痛点;并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发布新品、活动信息,保持线上线下持续互动,深化与高价值客户的联系。

加盟商的赋能:构建“可持续盈利”保障体系

在家居行业洗牌加速、加盟商面临“客流少、转化率低、盈利难”的背景下,源氏木语以超级大店的战略逻辑为基础,从“运营、产品、工具、硬件、情感”五大维度搭建保障体系,为加盟商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盈利保障。

运营上,建立“全流程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产品知识、搭配逻辑、售后流程,并规范“产品陈列与视觉维护”标准,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顾客停留并提升转化;

产品上,同步输出超级大店的全品类矩阵,引入多元风格,灵活运用“实木+软体+软装”的产品组合,让加盟商拥有“满足不同客群”的销售武器;

获客渠道上,引导加盟商打破“坐商思维”,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做本地化推广,将“被动等客”变为“主动吸客”,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成交转化”的闭环;

针对运营2-3年的老店,提供焕新方案,通过扩大面积、更新陈列风格、补充新品类,提升门店视觉吸引力与体验感,激活存量价值;

最后是深化客户之间的“情感链接”,在试运营阶段可以提供设计搭配服务,鼓励加盟商建立顾客反馈机制,主动挖掘潜在需求,让“产品供给”精准匹配“本地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客流少、转化低、盈利难”的痛点。

全球化布局:让“新实木主义”走向世界

在国内战略落地的同时,源氏木语也已启动全球化规划,让“新实木主义”走向世界:

线上端入驻美国亚马逊、TikTok商城、日本亚马逊、日本乐天等主流平台,覆盖北美、东亚市场;线下端则在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开设门店,让海外消费者近距离接触中国品牌的实木家居品质。

在未来规划中,品牌更明确了“全球招商”的方向——筹备更多海外门店落地,同时计划入驻欧洲亚马逊,进一步渗透欧美市场。

“这不仅是对全球家居需求的响应,更是深耕行业的长期主义选择。”洪洋表示,源氏木语希望通过全球化,让“新实木主义”被更多人认可,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家居品牌的实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输出”,这是品牌发展的必然,也是对“实木家”理念的进一步延伸。

结语:源氏木语给行业带来的启示

此次源氏木语在双展上的“新实木主义”主题,本质是对“人、货、场”关系的重构。从国内终端的“场景化体验”,到加盟商的“可持续盈利”,再到全球市场的“中国品牌输出”,始终是围绕“消费者需求”与“长期价值”两大核心。

这种创新实践不仅是完成从“产品—场景—服务”的全链路升级,更给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流量分散、竞争加剧的当下,家居品牌不必陷入“价格战”或“概念炒作”的误区,品牌自身可以在“体验深度”与“运营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正如源氏木语15年来的进阶之路所示:坚守品质、聚焦用户、持续创新的实践战略,或许才是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长期增长的根本逻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