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沙联手打造千亿级石化巨头,福建古雷引爆能源新格局

2025-09-12 19:17

(来源:企观国资)

日前,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厦门举行,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侯启军、沙特阿美下游业务总裁穆罕默德·卡塔尼等三方高层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此次揭牌,标志着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向新的高度,也预示着中沙能源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01

助力福建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

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由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和沙特阿美合资成立,注册资本达288亿元人民币。其中,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持股50%,中国石化持股25%,阿美亚洲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沙特阿美全资子公司)持股25%。这一股权结构体现了三方在资源、技术、市场方面的深度整合。

据悉,新公司核心聚焦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而该项目已于去年年底在漳州古雷石化基地举行了开工活动,项目总投资711亿元,是中国石化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炼化项目,也是福建省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项目包括1600万吨/年(32万桶/日)炼油装置、150万吨/年乙烯装置、20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和下游衍生物生产装置,部分关键生产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技术;以及一个30万吨的原油码头。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福建古雷石化基地供应500万吨原料,推动区域石化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此外,沙特阿美计划到2030年前将每日400万桶原油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市场,自然成为其战略实施的核心区域。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尤为瞩目,当前占据全球80%的光伏组件产能、70%的锂离子电池产能,以及70%的电动汽车产量,强大的制造能力与技术创新实力,为双方在能源转型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侯启军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三方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古雷二期项目迈出关键一步。他强调,将以揭牌为新起点,与各方精诚合作,将项目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助力福建打造石化化工万亿支柱产业,推动构建更加立体的中沙能源合作新格局。

02

强化国家能源安全

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位于漳州市古雷经济开发区古雷半岛西侧海域,预计2030年全面投产。

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古雷炼化二期项目落地之前,福建省炼油产能为每年2900万吨。对于福建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而言,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平衡,每年还有2600万吨的炼油缺口。

古雷炼化二期项目建成后,可每年加工1600万吨炼油,生产288万吨航煤、船用燃料等油品产品,1270万吨聚烯烃等化工产品,将极大增强园区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保障能力,真正实现炼油、烯烃、芳烃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对促进福建省石化产业链上下游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古雷炼化二期项目石脑油、丁二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等产品,可外供给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及园区内其他企业,满足古雷石化基地下游企业原料需求,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协同集约化发展。

古雷炼化二期这个超级龙头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超2000亿元,推动古雷石化基地产值站上3000亿元台阶,有效支撑福建及周边地区塑料制品加工、橡胶制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及仪表制造等十几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对福建省石化万亿支柱产业而言意义重大。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该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而中国对石化产品消费的需求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因此,古雷炼化二期项目的实施,将减少对进口石化产品的依赖,提升国内资源统筹优化水平。

周祖翼表示,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各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项目各方的全方位合作,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工程质量,努力打造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的精品工程;高水平推进园区发展,共同做好招商引资,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建设世界一流高端智慧绿色石化基地;高能级推进产业升级,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产业链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务实合作,续写互利共赢发展新篇章。

03

构建中沙能源合作新格局

“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中沙能源合作进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阶段。项目不仅在规模和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更在合作模式上实现了创新。通过‘合资建厂+本地运营’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能源贸易的单一框架,为外资企业参与中国炼化产业树立了典范。”能源分析师王新向记者介绍说。

从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看,中沙能源合作具有战略契合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在能源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沙特阿美则通过“循环碳经济战略”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蓝图深度融合,推动合作向低碳技术协同、人才培养等领域拓展。

对于此项目,穆罕默德·卡塔尼在去年的项目开工仪式上表示,古雷炼化二期的实施标志着沙特阿美在中国投资迈出了新的一步,下游业务版图日益扩大。未来,沙特阿美计划每日向中国供应100多万桶原油,加快推进“油转化”,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04

持续深耕中国能源市场

沙特阿美近期在华投资动作频频,持续加大市场布局力度。作为全球领先的一体化能源和化工品企业,沙特阿美原油产量约占全球八分之一,在全球能源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的合作要追溯到1991年,当时第一批沙特原油运抵中国,开启了双方能源合作的序幕。三十多年来,合作从单一原油贸易向炼化一体化、从市场参与者向产业链共建者跨越。截至目前,沙特阿美在华投资项目总规模突破2400亿元人民币,业务覆盖原油供应、炼化一体化、低碳技术研发等领域。

2007年,沙特阿美联合福建省政府、中国石化及埃克森美孚,共同出资成立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打造了当时中国东南沿海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之一。同期,与中国石化合资成立的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构建起覆盖福建全省的成品油零售网络,首次实现了“炼化产供销”全链条布局。

2012年,沙特阿美将亚洲总部设于北京,整合日本、韩国、新加坡及印度的子公司资源,构建起辐射亚太地区的能源贸易与投资网络。

2016年1月,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合作建设的延布炼厂正式投产。该厂总投资超80亿美元,日加工能力达43万桶沙特重质原油,每日可生产28.7万桶柴油和10.5万桶汽油。

近年来,双方合作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2023至2024年,辽宁盘锦华锦阿美项目与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启动。2025年4月,在沙特达曼,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签署的《延布炼厂扩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对接的标志性项目。

数据显示,自2007年至2025年6月,沙特阿美连续十八年保持中国最大海运原油供应商地位,年供应量稳定在8000万吨以上,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5%左右。

沙特阿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电话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拥有不少炼化一体化项目,阿美正积极参与这些大型项目的投资与建设,并计划未来在多个领域继续加大投入。他强调:“中国在全球化工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在原油供应,还是液化工等项目投资与合作方面,中国都是阿美的重点市场。”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