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2 17:3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今年以来,A股市场活跃度提升,市场两融余额不断攀升已突破2.3万亿元大关。在此背景下,有券商已上调公司信用业务规模上限,以释放更多资金额度,多家券商在两融业务布局方面展现出积极姿态。
华林证券年内二次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最高80亿元
9月10日,华林证券(002945.SZ)公告披露,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的议案》,同意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整至80亿元,涵盖融资融券、自有资金出资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其他信用业务。
同时,公司授权经营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在总规模范围内决定各信用业务的具体规模,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净资本与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
事实上,这已是华林证券年内第二次上调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今年3月28日,华林证券公告披露,将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提升至62亿元。不足半年时间,再次上调18亿元,增幅达29%。
市场分析认为,华林证券此次提升信用业务规模上限,反映市场对融资融券需求强劲。此举将增强公司信用业务收入贡献,提升盈利能力。
华林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融资融券业务收入是公司信用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截至2024年末,公司融资余额51.57亿元,同比增长11.17%,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55.76%,风险水平持续可控。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融资余额46.36亿元,上年同期为42.32亿元。公司两融业务总体维持担保比例267.01%,无自有资金参与的股票质押回购存量业务。客户因融资融券业务向公司提供的担保物公允价值余额为146.77亿元。
业绩方面来看,2025年上半年,华林证券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35.15%;归母净利润为3.36亿元,同比增长172.72%。公司称,营业收入增长系上半年A股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公司深化科技金融转型战略,有效助力线上业务拓展,驱动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同时,权益类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上升。
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华林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带动融资融券等信用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协同发展。上半年,公司实现财富管理业务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4.92%,占营收的60.28%。该业务毛利率为54.18%,同比上升4.71个百分点。
A股市场行情火爆,两融余额屡创新高
华林证券年内两次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也折射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两融业务需求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总成交额达1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61.14%,日均成交额达13902亿元,创近年来同期新高。截至上半年末,A股市场两融余额达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4.95%。
今年三季度以来,市场两融余额增长势头延续。8月5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增至20002.6亿元,为2015年7月后首次突破2万亿元。
今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到22969.91亿元,首次超过了2015年的峰值。
今年9月8日,A股两融余额首次突破2.3万亿元大关,随后继续攀升。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截至9月11日,A股两融余额约为2340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约23237亿元、融券余额约167亿元。
分行业看,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装备、汽车、有色金属、通信这九大行业两融余额绝对规模居前,均在千亿元以上。
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两融余额排名前十的行业为半导体、证券Ⅱ、通信设备、软件开发、电池、IT服务Ⅱ、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化学制药、光伏设备。其中,半导体、证券Ⅱ行业的两融余额在千亿元级别。
不过,方正证券研报显示,虽然当前两融余额绝对规模已经超过2015年前高,但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及成交比重依然处于2016年来历史中枢水平。
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9月11日,A股两融交易额为2945亿元,占成交额的11.93%。
券商两融业务布局态势积极,同行也有动作
在市场交易活跃及两融余额规模不断增长背景下,券商板块在两融业务方面的布局呈现积极态势。
除了华林证券,兴业证券(601377.SH)于今年4月30日披露的一份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显示,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的议案》,但未披露具体调整方案。
兴业证券半年报披露,在融资融券业务领域,公司持续丰富服务品类,不断拓宽服务边界,夯实业务的长期竞争力,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期末余额309.75亿元,2024年末为317.54亿元。
财达证券(600906.SH)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39亿元,同比增长13.39%;归母净利润为3.75亿元,同比增长55.64%。信用交易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构建信用客户服务新体系,持续挖掘融资融券业务潜力,稳步扩大业务规模。截至上半年末,公司信用业务规模达74.76亿元,其中融资融券业务规模66.30亿元,股票质押业务规模8.46亿元。
华西证券(002926.SZ)上半年实现信用业务收入4.32亿元,同比增加6.81%,占营业收入比为20.85%。其中,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超40亿元,余额及市占率峰值均创历史新高。双融业务利息收入约5.34亿元,同比增长近12%。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不含利息)189.7亿元,市场份额为1.07%。
华西证券披露,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推进双融业务体系化升级,动态平衡各环节发展节奏,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建设,为双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末上市券商账面上的融出资金全线上涨。随着“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整合落地,头部券商座次发生变化,国泰海通(601211.SH)、中信证券(600030.SH)、华泰证券(601688.SH)、广发证券(000776.SZ)、中国银河(601881.SH)排名居前,期末融出资金账面价值都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