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真金白银反哺生态 产业新质转型加速

2025-09-12 15:36

转自:中国质量报

拼多多“百亿减免”一周年:

真金白银反哺生态 产业新质转型加速

9月16日,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在江苏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全面探讨新形势下的热点质量话题和质量管理前沿内容。作为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将应邀参加此次大会。

一年前,拼多多发布“百亿减免”惠商计划,推动平台、农产区、产业带的高质量发展。随后,“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电商西进”等惠农助商政策密集出台。今年1月,平台先后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商保会”)、召开多场商家座谈会,三个月后推出“千亿扶持”,持续加码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

在空前投入下,一年来优质农货加速出村进城,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商家创新活力被深层激发,新质供给、新质品牌不断涌现,成为产业带突围同质化竞争的新动能。全国商品加速流入西部地区,持续激发当地的市场活力。

“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下,平台生态效用持续显现,产业侧加快新质转型,用户侧的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供需两侧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表示,接下来,平台将深入推进“千亿扶持”战略,把真金白银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商家服务和促进产业升级上,专注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的多方共赢生态。

从百亿减免到千亿扶持

真金白银赋能高质量发展

去年8月,拼多多率先推出重磅惠商计划“百亿减免”,先后推出技术服务费、推广软件服务费可退权益,持续为广大商家减佣降本,并通过下调店铺保证金,大幅降低中小商家的经营门槛。

同一时间,“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也提上日程:平台投入百亿资源大力扶持具有产品、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商家、新质产业带,并从产品、营销、仓储物流到供应链全方位助力产业带商家的新质转型。

为推动优质好物直连偏远地区,拼多多还同步推出“电商西进”大型普惠政策:免除西藏、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的物流中转费,改由平台买单,带动西部地区全面进入“包邮”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百亿减免”等新政也引发了不少行业专家的集体讨论。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百亿减免”是对电商行业生态的一次重塑。“这一计划直接减轻了商家的资金压力,提高了资金周转率,还丰富了商品种类,形成了平台与商家、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朱克力说。

在密集政策下,平台商家、消费者感知强烈。仅推广服务费的退还,每年为部分农货、国货商家节省数十万元,为新质转型留出空间。而“电商西进”政策推出后,发往西部的农货生鲜、日用百货等产品快递费用最高降低七成,极大激发了商家开拓西部市场的热情。

今年4月,平台升级“百亿减免”为“千亿扶持”,三年内投入千亿资源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4月中上旬,包括“多多好特产”“100亿商家回馈计划”在内的扶持新举措也纷纷落地。

除了一揽子扶持政策,拼多多还持续加码商家权益保护,推动平台生态建设。

今年1月,拼多多宣布成立“商保会”,并由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担任委员会主任,统筹平台各团队,全面优化商家经营体验。同期,“完善内部打标机制”“分析研判售后记录”等多项改进措施密集出台,商家服务机制不断完善。

“商保会”成立至今,先后召开了两场商家座谈会,并在与多位商家充分交流的情况下,推出“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上线违规经营预警功能”“升级商家申诉机制”“加码扶持高质量分商家”等多项措施,及时回应了商家关切。

从“百亿减免”到“千亿扶持”,从惠商新政到商家权益保护,一年来拼多多助力高质量发展,也体现在财报上。

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营销费用达334亿元,同比增加近百亿;交易服务收入仅470亿元,不及外界一致预期的560亿元。不少分析认为这显示了拼多多在商户扶持和佣金减免上的激进投入。

对此,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家李鸣涛表示,拼多多相继推出的“百亿减免”“千亿扶持”等举措,持续为商家经营降本,加码扶持商家新质转型,这些投入在短期内影响了其财报表现,但从另一个层面恰恰也证明这些举措不是在喊口号,而是真金白银地投入。

新质农货、新质供给涌现

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

截至目前,“百亿减免”推出一周年以来,平台已为千万商家节省了海量经营成本。仅推广软件服务费的退返就高达上百亿元,不少商家每年可节省数百万元推广费用,为产业高质量转型创造了更多空间。

作为腿上有泥的新电商,拼多多空前投入的回报率先体现在农业上。

《2025农产品上行半年报》显示,在“多多好特产”扶持下,各地农产品加速出村进城,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时令水果销量同比增长51%,海鲜水产同比增长48%。

比如贵州特产刺梨,尽管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因为口感酸涩,一直被视作“路边杂果”。即便被制成刺梨汁,销售半径也难以突破川贵地区。在拼多多赋能下,结合年轻人养生需求改良的刺梨汁成功走向全国,刺梨也成为贵州的百亿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平台在农研领域的重投也“开花结果”。在七月中旬举办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初赛中,来自全球46支参赛队伍呈现的AI种植、水培系统、生态育苗等多种前沿技术,有望出现在田间地头,成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

在产业带,同样的情况也在上演。数据显示,“新质商家扶持计划”落地一年来,晋江鞋服、佛山汉服、深圳相机等产业带新质单品持续热销,相关产品的SKU数同比增长近四成,成为产业带商家增长的新引擎。

据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观察,近年来不少产业带陷入了同质化竞争中:商家不拼产品质量和服务,只比拼价格,并最终陷入“争夺客户和市场—削减成本压缩价格—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企业利润”的恶性循环。

在洪勇看来,品质升级、品牌升级是产业带走出同质化竞争的重要途径。比如,通过打造品牌优势,商品将提升创新力及附加值,形成差异化和溢价的能力,带动产业带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为价值竞争。“打造产业带品牌,有助于提升商品价值、优化资源分配以及塑造消费者的文化认同,破解产业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洪勇说。

义乌小商品就是典型案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地小商品产业很早就迈入了同质化竞争阶段,商家在持续走低的利润中苦撑。为了帮助商家摆脱困局,拼多多结合消费数据筛选出按压式冰格、微波炉加热盖等潜力产品,并引导商家进行产品更迭。在新品获得4~5倍的利润增长后,当地商家还积极申请黑标授权店铺,带动义乌小商品走上品牌化的新路子。

在“千亿扶持”加持下,拼多多“新质供给”专项团队还持续深入平湖箱包、惠州月饼、威海渔具、晋江零食、佛山童装等近百个产业带,通过多多视频、店铺黑标等新工具,助力白牌商家孵化新质商品,打造新质品牌。

去年3月,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从东、中、西差异和人口、区位等因素出发,立足产业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农村电商服务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并拓展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做好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等工作的衔接。

随着拼多多“电商西进”落地满一年,西部等偏远地区的快递成本被不断摊薄,农村电商基建不断完善。

以宁夏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宁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6.2%,较全国平均水平14.4%高出1.8个百分点,意味着在创造相同GDP时宁夏需承担更高的物流成本。据当地乳制品商家测算,物流成本一度占据35%的货值,“电商西进”推出后快递成本至少降低九成。

从消费到就业

外溢效应凸显

受益于供给侧的一系列投入,平台的消费潜力也被持续释放。今年拼多多“618”大促,数十个类目的销量均创新高,仅百亿补贴“超级加倍补”活动的单日订单量就突破376万单,持续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振消费的议题上,不少业内人士也探讨了电商平台的正向价值。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认为,在扩内需的背景下,要通过有效供给引导或者刺激消费,通过“新质供给”突破消费瓶颈。具体来看,要通过供给侧的创新,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在他看来,增加“新质供给”,需要发挥平台经济尤其是电商平台的作用。

以潮玩收纳盒为例,随着潮玩产品再度爆火,可拆卸、自由组合的潮玩收纳盒也持续热销,尤其受到95后、00后的青睐。在拼多多扶持下,不少收纳盒单品的日销量逼近上万单,带动商家积极研发有灯带设计的潮玩收纳盒新品。

在“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的云南昭通,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土豆,诞生了不少鲜切薯片企业。借助拼多多对消费需求的洞察,当地薯片品牌积极开发出折耳根、舂鸡脚、黑松露牛干巴等热销口味,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也带动当地超1.1万户农户增产丰收。

不少分析认为,就提振消费而言激活西部市场同样意义巨大。有资深物流专家表示,电商平台通过补贴协同,有效促进快递物流在偏远地区的延伸,推动偏远地区更好融入国内消费大循环。另有分析人士指出,拼多多通过撬动中转仓,扩大了平台商家的销售半径,以往被忽略的西部偏远地区正成为全新的增量市场。

在河南温县,特色农货铁棍山药因物流成本难以进入西部市场。据当地商家介绍,三公斤产品直发偏远地区的快递费高达五十多元,超过货值。“电商西进”落地后,发往中转仓的快递成本降至七八元,带动温县山药成功走入西部市场。

温县山药之外,家居、家电、潮玩周边、烘焙零食、运动鞋服、母婴用品也加速涌入西部地区。拼多多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增长超四成,极大满足了偏远地区的消费需求。

今年1月,中国社科院大学发布了《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拼多多在国内累计激发超过5500万个就业岗位,包括平台员工、商家端直接就业、仓配物流就业以及间接产业链带动的就业。在农业端,拼多多已带动超3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助力超2000万农业生产者参与到数字经济中。

《报告》还指出,拼多多旗下买菜业务成功拓展了社区就业,其仓配体系和社区自提点为妇女、中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社区弱势群体提供了灵活就业和创收增收的选择。

《报告》项目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大学副教授刘晓春表示,作为新经济形态的主要参与者和新就业形态的主要承载者,电商平台不仅在乡村振兴和社区发展中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通过降低创业门槛、推动产业升级等,促进了普惠就业,系统性地激发了电商就业生态的二次繁荣。

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会上,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表示,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还在持续,电商行业围绕新业态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我们将持续专注高质量发展,坚持消费者导向,为产业的长足发展创造空间。“我们更愿意立足长远,把长期价值放在短期利益之前,扎实做好生态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普惠消费者。”陈磊说道。

“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已深入浙江舟山等数百个农产区。

“新质供给”助推义乌商家积极研发新质产品。

“新质供给”助力佛山童装商家切入细分赛道,实现年销三千万元。

费用减免带动山西牛肉商家研发新品。图为工人在冷库中加工牛肉。 费用减免带动山西牛肉商家研发新品。图为工人在冷库中加工牛肉。

农研大赛上,参赛团队在全人工光的植物工厂进行AI草莓种植。

在“多多好特产”赋能下,优质荔枝品种走进千家万户。

晋江童鞋品牌“大黄蜂”借拼多多深入县域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在“千亿扶持”下,东部地区的海参等产品加速涌入西部市场。

在拼多多扶持下,深圳相机品牌快速崛起。 在拼多多扶持下,深圳相机品牌快速崛起。

【中国质量(南京)大会特刊·质量扶持】

(广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