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2 10:20
“猪粮安天下”。对农户来说,最关心猪吃得好不好、长得快不快,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但养猪其实是门技术活。吃得少、多长肉,提高免疫力,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最近,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浙江大学和拼多多共同举办的“2025年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侃财君注意到,中国“猪群实时守护战团队”展示的AI养猪方案,以其完善的产品设计和成熟的商业模式拿下银奖。
湖南生猪出栏量位居全国前列。听上去就很厉害的“AI养猪”,或许能让湖南畜牧业从业者找到一些新灵感。
平均不到30岁的一帮年轻人,养猪可以“听声辨病”
取得本届大赛银奖的中国猪群实时守护战团队。10名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用队长胡义勇的话说,“我们敢用少年大将军。”
自2022年12月组建以来,团队收集、处理20多万条猪养殖数据后,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听声辨病”,通过猪的深咳、浅咳、干咳等声音,判断猪的健康状况,可提前7天预警猪呼吸道疾病。
除了“听声辨病”,团队还开发出一套24小时不间断AI视觉识别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装备,用以替代传统人工巡检,实时捕捉猪只体温、采食、运动等细微变化,及时识别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并推送预警,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同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目前,在育肥阶段,1名饲养员一年就可以饲养1万头猪。胡义勇说,“期望通过我们的技术,让养猪工人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更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据侃财君了解,本届大赛共吸引全球97个国家的519份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报名参赛,项目申请数量和覆盖范围均创历史新高。通过线上初选,来自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中国、泰国、哥伦比亚、匈牙利和美国的9个青年主导创新解决方案成功晋级决赛。
决赛前三名会获得由拼多多资助的“项目推进种子资金”,其中金银奖团队的负责人,还将受邀参加在罗马举行的2025年粮农组织科学与创新论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其农业科创成果。
创新技术、数据赋能、复合人才,合力深耕现代农业沃土
看似传统的生猪养殖行业,十分倚重技术创新。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不断应用推广,惟有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模式,方能助推养殖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探索数字新兴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是本届大赛的核心议题。
湖南作为全国生猪养殖和猪肉生产大省,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对宁乡花猪兴趣甚浓。他带领团队开发湖南地方猪专属基因育种液相芯片,为花猪优生优育打下基础。
如果把基因比作“生辰八字”,有了“八字”就能给花猪“算命”。通过这一技术,人们能精准预测小猪的生育率、患病率、瘦肉率等,将其选做种猪重点培育,不断优化品种。
印遇龙院士团队还发现宁乡花猪的美味“密码”。花猪的“好吃度”被转换为嫩度、脂肪、挥发性氨基酸、肌纤维大小等精准指标。可挑选携带优质基因的种猪进行繁殖,使风味更好;未来还能对美味基因进行组合,培育更优良品种。
农业创新,核心在人。
例如印遇龙的博士生高静霞,由亚热带生态所和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驻扎在宁乡流沙河养猪基地。她的课题核心是研究宁乡花猪的料肉比。
“我们将150头花猪放在同一生长饲养环境中,观察哪些猪长得更快,并寻找他们的关键基因。”高静霞介绍,如果该课题有所收获,很有可能帮助农户降低饲养成本。
全球农创客大赛是面向全球青年的农业科创活动,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力量,鼓励青年以数字技术和创新推动农业与粮食体系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拼多多除了支持、主办五届全球农创客大赛外,还连续主办了五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和支持三届“全国科技小院大赛”,鼓励和推动前沿技术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今年4月,拼多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牺牲短期利润宣布推出“千亿扶持”计划,继续投入真金白银助商惠农,农业科研创新与技术推广就是其中一部分。
“发展数字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正如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所言,创新技术是风,数据赋能是雨,复合人才是犁,三者合力才能深耕现代农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