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2 11:47
(来源:浙商证券融资融券)
1、中央批准10地要素市场化试点,数据要素产业概念或最受益
据财联社消息,9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福厦泉、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据悉,此次10个要素试点区域涵盖了国内主要的经济活跃区域,2024年经济总量占全国超1/4,具备改革先行先试的基础条件。结合上述政策来看,经济层面涉及的要素非常多,但最重要的是三类要素:价格要素、土地要素、数据要素等。而这其中,数据要素在我国数字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数据要素流通市场规模已达1662亿元,规模在全球领先。机构预测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达2042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可重点围绕与数据要素产业化紧密相关的数据采集与加工、数据交易、数据安全、垂直行业应用等关键环节,筛选最受益的头部企业。
2、OpenAI与甲骨文签署3000亿美元的算力协议,AI算力产业链有望全线受益
据财联社消息,近日,OpenAI据悉已签署一项协议,将在大约五年内向甲骨文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
OpenAI与甲骨文此次3000亿美元的算力协议,是AI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云服务协议之一,涉及每年45亿瓦的算力资源租赁,折射出全球生成式AI发展对算力的爆发式需求。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总支出将达到约2.9万亿美元,其中约1.6万亿美元用于硬件(如AI芯片和服务器等)。全球AI算力军备竞赛加剧,国内企业亦将跟进,带动国内AI算力建设开启新一轮的高潮,关注AI算力硬件产业链各细分环节(AI芯片、CPO、PCB、液冷、服务器、交换机、铜缆、电源设备、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等)的龙头企业,特别是进入北美供应链的相关企业。
3、1.6T光模块密集亮相“光博会”,商用化进程或超预期
据财联社消息,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于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召开。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国际外厂商都竞相展示各自光模块全谱系产品,1.6T光模块密集亮相,而400G/800G光模块仍为当前出货主力产品。
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互联的核心部件,其技术迭代始终与算力需求呈正相关。近年来,随着AI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等场景对带宽要求的指数级增长,CPO提供的每瓦特性能提升,直接决定了数据中心运营商的TCO(总拥有成本)竞争力。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攀升,CPO技术将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核心标配。在技术迭代与政策扶持的双轮驱动下,国内CPO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机构预测,到2027年全球CPO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美元,其中,中国厂商凭借制造成本和技术迭代优势,有望占据45%以上的市场份额。考虑到AI算力需求的持续放量,1.6T CPO模块的商用化进程可能超预期,头部企业技术壁垒带来的溢价能力有待释放;与此同时,国产替代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具备核心技术储备的二线厂商可能迎来价值重估。
4、又一家入局卫星通信产业,政策、市场共振,加速商业化落地
据新浪财经消息,近日,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布“卫星通信方法和卫星通信装置”专利。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和卫星通信装置,示例地,该方法能够适用于GEO卫星。该方法能够协作式低轨卫星系统的管理和调度,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卫星通信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近年来国内政策层面也持续发力相关产业,推动中国卫星互联网/卫星通信产业迎来“爆发期”。2025年8月,星网开启“狂飙”模式,27天内连续6发、入轨卫星47颗。据麦肯锡2024年报告显示,全球低轨卫星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4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国内机构则预计2025-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其中地面设备占比40%、卫星制造30%、运营服务30%。截至2025年9月,A股卫星通信板块估值处于近三年低位,随着卫星通信商业化落地加速,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可关注卫星制造龙头、地面设备商、以及核心器件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博览财经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浙商证券认同或赞成其观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者不应将本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内容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