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在渤效率”刷新津港速度

2025-09-12 09:48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日,满载集装箱的“中远海运人马座”轮缓缓驶出黄渤海分界线进入黄海。与以往不同,这艘船从进入渤海到完成装卸离港,全程用时较去年同期缩短近10小时。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天津港“在渤效率”服务品牌持续升级的生动注脚。

据悉,“在渤效率”服务品牌是通过压缩船舶进出渤海湾时间、提升港航协同效率,进一步巩固天津港的全球竞争优势。

自2024年天津港集团提出“在渤效率”这一概念以来,天津港以效率革新为核心,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从单向服务到协同发力的跨越,成为我国北方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引擎。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

“在渤效率”的起步,始于精准试点。2024年,天津港选取10条远洋干线,为6家重点航运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一年间,6000—8000标准箱等级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渤时长”降至57.4小时,较目标值压缩10.3%,多条航线作业效率跻身全球前列,为品牌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在渤效率”迎来“全域覆盖”的关键突破。通过三个“全覆盖”,品牌服务范围实现跨越式扩展:一是码头覆盖,天津港5个集装箱码头全部纳入“在渤效率”服务体系,其中新增“双子星中东线FM1”等重点航线;二是近洋覆盖,首次将“海丰外运日本关西线TYS”等3条近洋航线纳入服务范围,实现远近洋无缝衔接;三是内贸航线覆盖,“中远海运南沙线IC10”等海上高速“FAST”内贸航线的加入,让安通、中谷等内贸航运企业首次共享效率红利。

“天津港从2024年开始推行‘在渤效率’,在此期间我们共同探讨并进行实际测试,在天津港以及属地海关、边检、海事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天津港‘在渤效率’有了明显提升,我们的欧洲、美洲等远洋干线船舶‘在渤效率’稳居行业第一方阵,我们期待并坚信天津港‘在渤效率’服务品牌必将越做越优、越做越强。”中远海运天津区域负责人对天津港“在渤效率”服务品牌充满信心。

“全链条+信息化”双轮驱动

日前,随着“瑞洋天津”轮离泊,天津港集装箱公司以107自然箱/小时在泊船时效率完成该船装卸作业,刷新瑞洋日本XKTN航线全球港口最高效率纪录,“在渤时长”缩短近9个小时,用实际行动进一步擦亮“津港效率”服务品牌。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一套日益精细的全链条管控体系。在天津港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每条船舶的“在渤时间轴”实时跳动——从进入黄渤海分界线开始,航行、靠泊、装卸、离港各环节均有明确标准,核心在于“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管理。

船舶来港前,天津港调度团队提前72小时与船代、船公司对接,倒排泊位窗口,将“在渤时长”分解到每小时;事中,优先调配岸桥、集卡等资源,保障重点船舶“到港即靠、靠即作业”;事后,单船分析会成为标配,从危险品箱占比到特种箱位置,每个细节都要复盘。2025年新制定的考核标准更趋精细,远洋干线用时再压1—3小时,近洋航线明确航速标准,内贸航线细化自然箱作业效率,真正实现“一船一策”。

除此之外,天津港还采用信息化手段为效率提升注入动能。在天津港智能调度系统中的“在渤效率”查询模块,每月生成100余条数据报表,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船舶轨迹,精准预测到港时间,准确率达95%,为资源调配和流程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以“瑞洋天津”为例,为确保该轮进出港高效衔接,天津港集装箱公司提前对接海事、海关、边检等口岸单位,全力提高口岸整体协同效率,同时以“在渤效率”为着力点,提前制定船舶自进出渤海湾、靠离泊码头及在港作业等一系列整体保障方案,根据船舶配载情况科学优化人机配比,真正做到“一船一策”。

在“瑞洋天津”作业过程中,突发下雨,天津港集装箱公司立刻拿出雨天作业方案,与各口岸单位齐心协力,发挥“口岸+码头+船公司”高效协同作用,努力压缩船舶进出整体辅助时间,确保各环节“零延迟”衔接。最终,仅用8.8小时就高效完成该轮装卸任务,较以往平均在泊时长缩短23.6%。

“双向聚力”促进效率升级

“在渤效率”的深层突破,在于重构了港航关系。天津港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天津港多部门联合走访中远海运、马士基、以星等主要航运企业总部,进一步达成“效率=时间=效益”的共识。与主要航运企业同心协力打造“在渤效率”标准,推动“在渤效率”持续提升,进一步提高班轮准班率。通过携手航运企业拓展航线网络布局,丰富港航合作场景、延展港航合作领域,全面提升港航服务能级,实现合作共赢。

天津港深知与口岸单位的协同至关重要。天津港与天津海事局建立航道管控预警机制,通过VTS联合值班机制,2025年以来实现因渔船碍航导致的航道管制时长同比下降35%。天津港通过与口岸单位协同合作,让“卸船直取”“三零举措”等多项政策落地,通关时间压缩近四成,形成“港口作业+口岸服务”的效率合力。

“效率升级的最终目的,就是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天津港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内,内贸航线的纳入让天津港与南沙、厦门等港口“两港一航”快速通道效率稳定,中远海南沙线的货物周转时间进一步缩短,助力京津冀地区与华南市场的货物要素高效流动。对外,多条远洋干线的高效运转,使天津港成为“一带一路”沿线货物的优选枢纽——今年前5个月,依托“在渤效率”航线外贸出口,天津口岸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汽车零配件出口额同比增长13.2%。

“天津港‘在渤效率’服务平台不仅能服务外贸远洋航线,还能深度赋能内贸点对点运营航线,例如‘三港一航’精品航线,今年就实现了很大突破,有幸成为2025年‘在渤效率’重点航线,我们坚信通过天津港‘在渤效率’服务品牌,内贸航线周转速度将实现新的跃升,同时我们也愿与天津港携手共创港航双赢新局面。”安通控股华北片区负责人充满期待地说。

从渤海湾到全球航线,从“在泊效率”到“在渤效率”,天津港以效率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港口答卷,为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助力赋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