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2 01:40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聚力“三链”同构 成都打造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9月4日,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农博会”)隆重开幕。展馆内,国内食品精深加工头部企业齐聚一堂——作为本届农博会的重磅活动,2025年成都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链融合对接采购大会在这里召开,吸引了全国300余位食品精深加工领域的行业商协会代表、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知名采购商参会,现场发布采购机会清单达29.5亿元,并实现近2亿元采购签约。
客商云集,正是看中成都市正在崛起的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据悉,为全面贯彻四川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圈强链”部署,成都市正加快构建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新格局,不断完善高品质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配套,助力优质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为其加速“出川出海”夯实基础。
搭建展览展会平台
补齐生产供应链
“设置独立展台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次农博会,我们的蜂蜜饮料推广得很成功!”健生堂农业公司总经理杨贤强一边梳理在成都农博会上对接到的客户名单,一边兴奋地表示,“有俄罗斯客商对我们的蜂蜜柠檬水和小青柑水很感兴趣,已经邀请我们去考察并发展代理,我们决定年内就去,倘若海外市场能持续拓展,对成都蜂产业将是极大的带动。”
和健生堂农业公司一样,今年成都农博会期间,丹丹郫县豆瓣、金忠食品、成佳茶乡、合意食品等众多成都老字号与新锐品牌也一改以往随地区组团参展的形式,纷纷设立独立展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扇窗口,广泛对接合作伙伴,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建设。”
企业积极寻市场,市场也在找产品。2025年成都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链融合对接采购大会现场呈现出一幅全链条合作的繁荣图景:中粮、益海嘉里、新希望、伊利等国内大型精深加工企业齐聚,与成都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精准对接。海吉星、雨润等头部批发市场,北京首农、四川商投等大型国企,伊藤、永辉等连锁商超,以及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方式参与,共同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厨房”的完整产业生态。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成都农产品供应链协会会长雍卫民倍感兴奋。此次协会组织旗下商家梳理了29.5亿元采购清单,涵盖蔬菜、水产、牛羊肉等15个大类产品,并当场与益海嘉里等企业签下订单。近2亿元资金注入粮油、肉类、水产、禽蛋、牛奶等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领域,覆盖供应链协同、区域协作、品牌共建等全产业链环节。
会上,郫都区进行了都市现代农业暨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投资推介,现场发布机会清单50余项。精深加工企业新兴粮油、供应链平台益民集团及“蓉字号”品牌,分别围绕绿色农产品产业、产品加工物流、农产品销售等内容作现场推介。
郫都区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相信通过面对面的供需对接,将有效推动产业升级与行业标准提升。”目前,成都市正在按照“建圈强链”的部署,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延伸,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在此次农博会平台设立的绿色食品展示专区,近20家龙头企业实现“以展促销、以会促链”的双展联动,协会及旗下15家龙头企业完成集中签约。
依托“立园满园”行动
延伸精深加工链
初秋时节,天府农博园300亩彩色稻田中的巨幅图案清晰可见,园区内人流络绎不绝。富硒大米、有机豆瓣、葡萄果汁、现烤面包、火锅底料,以及手工秸秆画、菌渣咖啡杯等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文创产品,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
“作为国家级园区,我们不仅展示现代农业生产与科技,更致力于成果转化和产品孵化,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2024年我们共接待各种考察、研学团队412批次,带动新津区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31%。”天府农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主战场”,成都市目前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四川省星级农业园区17个、成都市星级农业园区152个。2024年10月,成都市召开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立园满园”市级农业园区9个,包括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大邑)、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新津)、天府果荟产业园(蒲江)、都江堰精华灌区粮果产业园(都江堰)、天府菌都农业产业园(金堂)、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崇州)、天府现代种业园区(邛崃)、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温江)、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彭州),并对9大园区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引导加工企业、经营主体向农业园区、农业大镇集聚加工产能,共同打造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本届农博会上,9大农业产业园区联合“首秀”,集中展现了成都现代农业集聚发展与建圈强链成效。目前园区内已有濛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先正达中国、中化现代农业四川有限公司、百果园等24家“镇园之宝”企业,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6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7家),2024年,各园区总营收超过440亿元。
加速蓉品“出川出海”
提升品牌价值链
水蜜桃桃胶、猕猴桃果酒、羊肚菌、米花糖……今年的展馆中,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府源”表现格外亮眼。“今年我们带来了55款农产品,其中不少是创新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比如,我们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合作推出的水蜜桃桃胶、果酒等产品,成功实现了水蜜桃‘四季可尝’的目标,让消费者全年都能品味成都伏季水果的鲜美。”
此次农博会上,“天府源”品牌以“聚合品质·彰显特色”为展示核心,统筹三大板块特色农产品,构建起层次分明、亮点突出的“成都好物”展示体系。农博会期间,“天府源”品牌聚焦“龙泉驿水蜜桃”“金堂羊肚菌”“蒲江耙耙柑”等地理标志产品,以及“新津黄辣丁”“新兴粮油”“都江堰猕猴桃”等精品品牌,全方位展现成都农产品在品质升级与品牌建设上的亮点突破,持续推动蓉品“出川出海”。
“我们通过中国南亚博览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国际农交会等活动,依托展销会国际影响力,助推成都市优质农产品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本届成都农博会,我们对接多家国内外采购商,未来将持续加大‘蓉品出川出海’力度,让成都农业优质名片被更多的地方看到。”“天府源”品牌策划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是“天府源”,本次农博会也是成都市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所形成的三级品牌矩阵的一次集中展示。据悉,围绕成都“4+6”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农业园区“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行动方案》,正加快构建以“天府源”为引领的农业品牌体系,推动耙耙柑、羊肚菌、水蜜桃等农业大单品以“高品质、成都范”加速走向全球消费市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3个农业品牌纳入《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管理,25个农业品牌进入“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名单,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陈泳/文 活动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