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1 08:0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报告导读】
1. 宏观:CPI低位承压,PPI低点已过
2. 医药:降糖药全梳理,GLP-1群雄逐鹿
3. 北交所:“十五五”:北交所引领中小企业再进阶
4. CGS-NDI:“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战略蓝图
5. 通信: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卫星通信进程加速
6. ESG:本周ESG整合策略超额收益1.33%
银河观点
1、宏观:CPI低位承压,PPI低点已过
张迪丨宏观首席分析师
S0130524060001
吕雷丨宏观分析师
S0130524080002
一、核心观点
8月份 CPI环比持平(前值0.4%),同比由平转降至-0.4%,过去五年(春节在1月份,下同)的同期环比均值为0.3%。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前值-0.2%),过去五年环比均值为1.1%;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51个百分点,高于CPI同比降幅。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前值+0.5%),过去五年环比均值为0.1%。核心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9%。PPI环比转为持平(前值-0.2%),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同比收窄至-2.9%(前值-3.6%), 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猪价、鸡蛋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部分食品价格延续回落:8月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5%(前值0.9%),过去五年环比同期均值为4.1%。受前期产能持续增加,政策驱动市场减重,市场供应压力陡升,叠加二次育肥补栏情绪总体处于谨慎,进而猪价呈现反季节性下跌且跌至历史同期低位。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5%(前值-0.3%),低于近五年季节性5.9%的涨幅,供给端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7月末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了13.56亿只,创下近3年同期的新高,短期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极为充足;需求端南方销区又受到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鸡蛋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出现变质、散黄等情况,使得消费者对鸡蛋的购买更加谨慎。入秋后部分地区气温有所下降,蔬菜生长速度放慢,加之部分产区受降雨影响,蔬菜产量下降,菜价季节性上涨,鲜菜环比涨幅8.5%(前值1.3%)。此外,鲜果价格环比下降2.8%(前值-3.4%),水产品价格环比下降0.9%(前值+0.4%)。
暑期出行降温和能源价格回落对非食品项带来一定拖累:8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旅游和能源项价格均低于季节性。与往年相比,今年8月极端天气的频次和强度均较为突出,对暑期出行带来较大干扰,拖累旅游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水平(-0.14%)。从跨区出行来看,8月国内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环比上涨1.2%(前值13.1%);从市内交通出行景气度来看,8月份12个主要城市地铁客运环比下降2.4%(前值+4.7%)。此外,8月布伦特原油月均价格环比下降3.3%,受国际油价变动等影响,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下降0.9%(前值+3.5%),过去五年同期环比均值为-0.7%。
提振消费政策叠加低价竞争治理效果渐显,交通工具价格连续两个月持平:7月下旬第三批补贴资金已经下发各地,部分地区的以旧换新逐步重启,补贴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带动需求持续回暖,支撑交通工具环比在连续五个月下行后连续两个月价格持平。8月中旬,两部委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就新能源汽车商业宣传、事件事故报告等方面征求意见,综合整治反内卷政策举措向更广泛无序竞争领域推进,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效果渐显。其它项中,通信工具价格本月由涨转跌至-0.1%,服装和中药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1%和0.3%;医疗服务和家用器具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1.1%。
核心价格同比持续回升:8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7%和29.8%,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家用器具和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涨幅分别扩大至4.6%和2.4%,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09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2.3%。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根据我们估算,核心CPI占CPI约72.4%,可以估算出金铂饰品和服务价格对核心CPI同比增速的拉动分别在0.3和0.32个百分点,两者合计贡献8月核心CPI同比涨幅近七成。
PPI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持平、同比降幅明显收窄:生产需求改善支撑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转涨,高技术产业发展拉动有色价格上行。8月PMI生产指数50.8%(前值50.5%),生产景气度继续上行。从高频数据来看,8月份国内高炉开工率、螺纹钢开工率、焦化企业开工率、聚氯乙烯开工率和江浙地区下游织机开工率环比均有不同幅度上行,生产需求改善影响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涨。黑色方面,煤炭加工价格由上月下降4.7%转为上涨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2.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下降0.3%转为上涨1.9%,玻璃制造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由下降0.9%转为上涨0.1%。有色方面,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国内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品需求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环比延续上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涨0.8%(前值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0.2%(前值0.8%)。原油方面,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开采、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4%和0.6%。
CPI低位承压,PPI低点已过:本月CPI环比不及预期,同比转降,翘尾因素拖累影响下9月仍或承压。展望后市,一是猪价稳中有降,食品价格整体稳定。据财联社9月10日消息,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拟于9月16日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会议将分析研判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交流生猪养殖企业落实产能调控要求的措施与成效。此前7月下旬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考虑到猪养殖自去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15个月盈利,民营企业大幅淘汰母猪产能成全友商的概率不大,淘汰母猪将是长期缓慢的过程,短期内生猪供给压力依然很大。二是供应过剩与需求增长乏力构成主要挑战,油价或承压。三是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有助PPI回升,但向CPI传导效果仍有待观察。四是消费内生动能偏弱,核心CPI修复空间有限。
本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后续PPI有望延续改善,PPI年内难转正。一是M1增速持续回升,将成为支撑PPI改善的有力因素。年初以来M1增速持续上行,有利于带动商品价格和企业利润的走高,随着国内金融环境继续好转,后续M1有望保持持续上行。二是房地产市场仍在走弱,地方土地收入低于预期导致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自二季度以来持续走弱,前7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分别同比下降4%(前值-3.5%)和6.5%(前值-5.5%)。高频数据显示,30大中城市8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为-9.9%,7月为-18.6%,依旧位于低位。三是微观经济主体动能不足,企业投资及居民消费意愿偏弱。三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磨底,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支撑PPI改善效果有待观察。二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同比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仍弱。当前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但持续改善效果仍有待观察。
二、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消费者信心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2、医药:降糖药全梳理,GLP-1群雄逐鹿
程培丨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100001
一、核心观点
糖尿病药物千亿市场规模,GLP-1药物为增长主力。降糖药品类创新推动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达到902亿美元,2030年增长至1091亿美元。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预计2025年中国降糖药市场规模1161亿元,2030年增长至1675亿元。临床指南推荐三类药物治疗糖尿病:传统口服降糖药、胰岛素、GLP-1类药物,不同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优劣势和适用人群不尽相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生命周期。其中,GLP-1类药物凭借降糖、减重双适应症优势,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规模超500亿美元,中国2023年规模为87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33亿元。
传统药物集采推进国产替代,GLP-1类药物从注射向口服升级。①口服降糖药由于历次集采几乎全覆盖,整体市场规模增长有限,其中仅DPP-4i/SGLT-2i类药物仍保持增长态势,GKA/PPAR等新机制药物也具备潜力。②胰岛素市场中,三代及新型制剂(如周制剂)逐步替代二代产品,集采推动甘李药业、通化东宝等国产企业份额提升。③GLP-1领域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诺和诺德、礼来领跑全球,随着畅销GLP-1多肽药物专利到期,国内多家企业布局生物类似药。创新药方面,当前研发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新兴药企和biotech公司加速布局,跨国药企通过合作与并购抢占赛道,中国药企通过license-in或自主开发加入竞争,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已在6月底获批上市,恒瑞、甘李、华东、瀚森、博瑞、众生均有产品进入三期临床阶段。未来,GLP-1赛道的竞争将围绕口服、长效化(双周/四周制剂)、多靶点协同(GLP-1/GIP/GCGR/ FGF21)等方面展开。
加速布局创新管线,行业龙头前景可期。行业整体向“长效化、多靶点、剂型创新”方向演进,创新成为核心主线。①甘李药业:胰岛素量价齐升,创新出海提供新增长;②通化东宝:国产胰岛素双雄,布局双靶/口服GLP-1;③信达生物:玛仕度肽降糖疗效强劲,减重商业化有望快速放量;④恒瑞医药:GLP-1/GIP双靶HRS9531即将NDA,口服小分子HRS-7535进入三期;⑤华东医药:口服/多靶点/生物类似药全面布局;⑥博瑞医药(维权):双靶BGM0504合作华润三九,布局胰淀素BGM1812;⑦联邦制药:GLP-1/GIP/GCG三靶UBT251 20亿美元授权诺和诺德;⑧众生药业:双周制剂RAY1225双适应症进入Ⅲ期临床。
二、投资建议
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庞大,各类药物目前仍由进口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新管线创新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三、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商业化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仿制药竞品降价的风险。
3、北交所:“十五五”:北交所引领中小企业再进阶
范想想丨北交所分析师
S0130518090002
张智浩丨北交所分析师
S0130524100001
一、核心观点
“十五五”资本市场持续高质量发展,北交所仍将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地。展望“十五五”,我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并持续深化改革,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其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协同效应将不断深化,形成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
数字化转型:带动中小企业效率跃升。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效率跃升的必经之路,“十五五”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带动企业效率、效益提升的重要抓手。政策提出到2027年要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中小企业上云率超40%的目标。人工智能对企业的创新赋能正逐步成为重要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其与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的融合也为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专利产业化: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创新型中小企业将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或者服务,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以独有专利形成差异化技术竞争,形成企业核心优势,带来收入和企业规模的提升。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营业收入增长也会反哺研发投入的提升,形成从研发、转化、创收到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支撑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展望“十五五”,专利向价值的转换或将是中小企业的增长引擎,不断推动企业长期发展。
专精特新梯队建设:中小企业创新的“金字塔”模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到2025年推动形成“百十万千”专精特新建设梯队,即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十五五”期间,中小企业培育梯度认证衔接体系将更完备,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关联与衔接,并以相对动态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铺垫成长道路。
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聚集效应明显。北交所274家上市公司中,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2家,占比达到34%;有专精特新企业197家,占比达到72%。从行业分布来看,机械设备行业专精特新属性最强(49家),其次是基础化工行业(21家)和电力设备行业(20家)。从资本市场中的专精特新企业来看,2024年有6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IPO;而2021年北交所开市为当年专精特新企业的IPO数量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从新三板挂牌来看,2024年共有13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同比增长6.2%;截至2024年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数量达1678家,占全部挂牌公司数量的27.6%。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持续加码,以及北交所自身制度优化,未来将有更多深耕核心技术、聚焦细分市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选择通过新三板、北交所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工具补充研发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企业发展的“二次跃升”。
二、投资建议
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应当发挥资本市场配置功能,赋能于新质生产力,重点把握企业的战略引领力、高成长性、强竞争优势等,以引导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聚集,助力“专精特新”成长、发展。我们建议关注在“新”供给背景下,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新材料、新消费等新兴行业的北交所公司投资机会。
三、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技术迭代较快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4、CGS-NDI:“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战略蓝图
章俊丨首席经济学家
S0130523070003
一、核心观点
“十五五”时期国内外“三大新局”对金融开放提出新的诉求:第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金融开放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保护主义升温与地缘冲突加剧,中国需以更高水平开放对冲贸易和产业链风险,并防范跨境金融冲击;另一方面,美元信用裂缝与“全球南方”崛起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金融治理话语权提供了契机。第二,“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将全面转向“新质生产力”,传统信贷难以支撑高风险、长周期的创新型产业。为满足新质生产力的融资需求,中国需通过制度型金融开放,拓展多层次金融支持。第三,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与监管体系需加快与技术同步进化。同时,科技企业“出海”对跨境融资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金融开放需向高效、灵活和协同方向演进。
对比国际金融开放实践可见,中国金融开放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有深化潜力。根据国际金融开放指数等权威数据,中国在金融业营商环境、服务限制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资本账户开放存在提升空间。国际成熟金融市场的开放经验为中国提供镜鉴:一是可适当借鉴美国在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资本流动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制度输出与主导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的经验,同步探索在金融主权和国家安全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二是可借鉴日本在渐进式开放、制度设计与经济基本面适配性、离岸市场建设等关键经验,并注意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设计,警惕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可能引发的风险。
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新体系应对新局势:基于国内外三大新局、国际经验借鉴以及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逻辑和政策演进,“十五五”期间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或将锚定“三个更”的建设目标:(1)更好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更有效统筹国内外金融资源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3)更系统防范科技安全隐患与新型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新路径。
“十五五”时期金融开放将呈现以下新特征:
对内重点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海南自贸港两大功能性开放平台以塑造区域特色。
第一,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金融开放枢纽门户+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和风险管理双中心”。以“提升能级”为关键词,主攻制度开放和功能创新。一是构建高标准制度型开放体系。二是提高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服务能力,拓展跨境人民币金融与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三是推进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力,构建技术赋能与可持续相融合的现代金融生态。第二,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为“中国境内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辐射亚洲的跨境投资枢纽”。一是依托“境外—海南自贸账户—境内”的资金跨境通道,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打造中国境内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二是基于企业所得税及境外收入免税等优惠政策,加快“企业出海-投资收益回流”、合格境外合伙人投资便利化等应用场景落地,打造辐射亚洲的跨境投资枢纽。
对外依托高标准经贸合作机制深化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合作,以塑造“南向深化”的对外布局特色。
第一,面向“全球南方”打造金融领域全方位互联互通体系。完善区域性货币合作体系,激发“金砖国家”机制对金融发展和安全的保障,以加快建设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为重要抓手推动共建联合融资发展和金融安全保障平台,推动南南跨境投资规则衔接,针对南方国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机构跨境双向投资经营,强化金融监管合作。第二,依托现有高标准区域合作机制打造金融协同发展新格局。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协定3.0版、“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系统推进区域自贸协定从传统关税减让向现代经贸规则转型,重点突破金融开放深层次制度安排,构建区域货币稳定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施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
二、风险提示
1.国内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2. 国内政策落实不及预期风险;3. 国际经济贸易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5、通信: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卫星通信进程加速
赵良毕丨通信&中小盘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30003
一、核心观点
事件:近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联通获准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运营商卫星通信版图加速成型:至此,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均已具备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资质。此举有助于运营商将其现有用户资源与“5G+卫星通信”服务结合,并为6G空天地一体化奠定基础。卫星通信未来有望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对产业链的长远影响更为显著。
运营+应用主导产业链价值分配,To B模式开启卫星商业模式新空间:从全球视角来看,卫星产业链涵盖制造、发射、运营服务及地面设备四大环节,构成了从航天器研发到商业化应用的完整闭环。根据SIA最新统计,2024年全球卫星发射、制造、运营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6.8%、37.0%、53.0%,意味着行业价值重心正向下游应用与终端环节倾斜,运营和服务模式的商业化探索,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
除了面向大众的To C直连服务外,卫星运营还包括To B模式,即以太空算力和“星缆计划”为代表的企业级专属服务,更侧重算力调度与数据传输等高附加值需求。以之江实验室的三体计算星座为例,我们将其商业模式总结为三大方向:1)太空算力租赁服务:算力星座可作为“太空数据中心”,通过星间激光链路快速接入,为其他应用卫星提供边缘计算能力,实现太空数据“就近处理”,解决应用卫星“有星无算”的长期痛点。2)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通过专属地面站与星间链路,构建“太空光纤”通道,形成低时延、高安全性的跨域传输网络。该模式类比地面政企专线,面向云计算厂商、大型互联网等客户,帮助其实现跨境数据传输、算力调度。其核心优势在于低延迟(星间激光通信的传输路径更接近直线,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安全性(规避跨境地区安全风险)、以及经济性(使东部高需求地区能够实时调用西部低电价算力资源),有效补足地面骨干网的短板。 3)智能数据资产变现:可将收集积累的数据应用于农业、气象、能源、城市治理、低空积极等行业,形成“数据即服务(DaaS)”的变现路径,推动遥感等数据向商业价值转化。
二、投资建议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卫星通信正在从传统的语音与应急连接,走向“通信+算力+数据”的复合型基础设施升级。其对标的是新一代信息网络的延伸与补充,而非对现有光纤光缆的替代。随着卫星产业链在中国的加速成型,To C与To B两类模式将共同构成卫星应用的“双轮驱动”,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风险提示
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动的风险;关键器件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6、ESG:本周ESG整合策略超额收益1.33%
马宗明丨ESG首席分析师
S0130524070001
一、核心观点
ESG筛选策略(沪深300):该策略是采用我们在2023年12月8日发布的《厚积薄发,志存高远——ESG投资策略解析与优化构建》报告中呈现的筛选策略,不但充分考察了ESG所提供的增量风险信息,还结合了马科维兹资产组合理论。详细内容可参考原报告。策略表现:本周截止9月5日,ESG筛选策略(沪深300)上涨0.50%,相对于沪深300(-0.81%),超额收益为1.31%。最新一个月总回报为1%,相对总回报为-7%、最大涨幅为3%,最大跌幅为-2%,夏普比例为1.45。
ESG舆情整合策略(沪深300):该策略是采用我们在2025年2月28日发布的《穿越市场周期变幻:ESG舆情整合策略新径》报告中呈现的ESG舆情整合策略,不但充分考察了ESG舆情所提供的增量风险信息,还结合了马科维兹资产组合理论。详细内容可参考原报告。策略表现:本周截止9月5日,ESG舆情整合策略(沪深300)上涨1.52%,相对于基准沪深300(-0.81%),超额收益为1.33%。最新一个月总回报为-1%,相对总回报为-9%、最大涨幅为3%,最大跌幅为-3%,夏普比例为-0.99。
二、风险提示
历史数据推演规律改变的风险。
本文摘自:
1.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1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银河宏观】CPI低位承压,PPI低点已过——8月物价数据解读》
分析师:张迪 S0130524060001;吕雷 S0130524080002
2.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1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医药】降糖药全梳理,GLP-1群雄逐鹿——糖尿病药物行业深度报告》
分析师:程培 S0130522100001
研究助理:谭依凡
3.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1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北交所】十五五系列报告:“十五五”:北交所引领中小企业再进阶》
分析师:范想想 S0130518090002;张智浩 S0130524100001
4.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1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CGS-NDI】“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战略蓝图》
分析师:章俊 S0130523070003
研究助理:刘小逸、李沁蔓、田冀霖
5.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1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通信】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卫星通信进程加速》
分析师:赵良毕 S0130522030003
研究助理:刘璐
6.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ESG】本周ESG整合策略超额收益1.33%》
分析师:马宗明 S0130524070001
研究助理:方嘉成
评级体系: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