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1 19:09
AI会重构用户入口、商业模式与产业分工吗?大模型是否会吃掉所有软件?
9月11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破局与重构:大模型落地产业进行时》产业圆桌中,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总经理张雷,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围绕上述引发热议的话题展开对谈,分别从应用、硬件与投资视角给出看法。
朱啸虎表示,面对AI产品,投资人关注的唯一指标就是用户留存,“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AI是同样的,AI产品用户召回成本可能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的10倍以上,留存好不好,才证明这些公司有没有后续的发展潜力。”
韩歆毅则认为,专业AI垂类应用有通用大模型取代不了的价值,以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为例,健康几乎是每个个体的刚需、且有走向高频的趋势,AI医疗健康做到极致,反而不用担心留存问题。了解病人、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还能帮助执行、解决问题,像一个专业的医生,这是AI医疗走到最后的目标。
他同时表示,AI在短期内无法取代医生,它更应该是医生的助手,目前最佳方式就是“人机结合”,“我们希望AI能帮助医生分身有术,把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放在疑难杂症上,同时让大量的基层医生能够有很好的助手。”
除了移动应用,当下AI也近乎将所有硬件“重做”一遍,AI手机、AI眼镜、AI机器人层出不穷。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总经理张雷认为,未来的入口机会,还是要回到AI加持下,硬件实现的场景是否具备超级黏性。“长期来看,AI眼镜有机会。相比AI手机,AI眼镜改变了基础的交互逻辑,从被动到主动,可能会带来外来交互范式的变化。”张雷称,目前小米眼镜端呼叫“小爱同学”的频率已经是手机端的6到7倍。
“明年,AI领域的应用肯定会大爆发,下一个字节、下一个小红书今年应该已经成立,创业者应该有很多机会,大家一定要有勇气去闯星辰大海。”谈及AI商业模式与创业机会时,朱啸虎在现场对年轻创业者给出鼓励。他认为,所有的创业都要回归到人性,“人的需求在哪里是不变的,过去三十年不变,未来三十年也不会变,只是有了AI以后,会有更好的体验、更好的产品形态。”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