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险资举牌热潮再现:上半年举牌次数超去年全年,投资收益超3600亿元

2025-09-11 12:16

近日,香港交易所权益披露系统显示,平安人寿通过旗下平安资管于826日以每股5.52港元的均价增持农业银行H2.65亿股,涉资约14.6亿港元。此次增持后,平安人寿持有农业银行H股的比例正式突破15%,达到15.03%

这已经是平安人寿年内第三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此前的2月17日和5月12日,平安人寿相继突破农行H股5%和10%的持股比例线。

平安人寿并非个例。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保险资金2025年以来的举牌动作明显提速,在低利率环境与资本市场结构性行情下,正成为资本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截至8月末,保险机构年内已完成30次举牌,超过2024年全年的20次,数量仅次于2015年的62次,创近十年次高纪录。

#01

平安青睐银行股,年内9次举牌

平安对银行股的青睐早已显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上旬,平安系年内已累计完成10 次举牌,其中8次集中在银行股H股,2次涉及保险同业H股,累计动用资金超过300亿元。

具体来看,除农业银行外,平安还瞄准了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据披露,平安人寿在1月8日和5月9日两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到10%;在1月10日、3月13日和6月17日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已超15%。数据显示,农业银行H股2024年股息率 (TTM)达6.2%,邮储银行H股为5.8%,均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种"股债利差"为保险资金提供了理想的配置标的。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指出,银行股业绩波动小、分红稳定,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收益确定性,符合险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导向。

更具市场关注度的是平安系时隔六年重启同业举牌。8月11日,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持股比例由4.98%升至5.04%,触发举牌线。次日,平安再度增持中国人寿H股950万股,持股比例从4.91%升至5.04%。

在8月27日的2025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回应了频繁举牌现象。他表示,“举牌”只是持股达到某一占比后沿用信披规则的说法,而非“狼子野心”。谢永林明确了平安集团未来投资的两大主线:“一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等符合国家战略的领域;二是聚焦高分红资产,加大对股息率4%以上、业绩稳定的蓝筹股配置。”

#02

行业热潮涌动,年内累计举牌超去年

平安只是今年保险资金活跃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8月末,保险机构年内已完成30次举牌,超过2024年全年的20次,数量仅次于2015年的62次,创近十年次高纪录。这场举牌潮呈现出H股偏好明显、银行股主导、机构分化加剧等鲜明特征,折射出保险资金在资产荒背景下的配置策略转型。

从数据来看,30次举牌中,银行股独占14次,占比46.7%,涉及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郑州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其中平安人寿对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的三次举牌构成银行股投资的"核心三角";新华保险6月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3亿股,累计持有3.6亿股,占比5.09%;瑞众人寿于3月举牌中信银行H股,持股达5%;弘康人寿则三度举牌郑州银行H股,展现出中小险企的差异化选择。

除传统金融板块外,险资开始探索多元投资版图,尤其是重仓能源与公用事务。瑞众人寿3月举牌中国神华H股,长城人寿2月举牌中国水务集团、3月加仓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这类标的普遍具有现金流稳定、分红可预期的特点。物流与科技领域也迎来险资关注,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航物流7942.01万股,持股达5%,成为今年首单物流行业举牌案例;阳光人寿1月举牌中国儒意,涉足传媒科技领域。

观察发现,在此轮举牌潮中,港股成为险资的重点投资方向。市场分析指出,险资青睐港股的原因在于其相对低廉的估值及较高的股息率。

#03

政策面驱动,投资收益大增

举牌热潮背后,是险企投资业绩的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合计实现总投资收益367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9%

各家险企的投资收益均实现显著增长。中国人寿上半年投资收益达636.77亿元,同比增长317.0%。中国平安上半年投资收益达590.27亿元,同比增幅292.1%。公司表示,这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带动,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随之上升。新华保险的投资收益表现最为引人注目,其上半年投资收益187.6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842.3%,成为上半年险企投资领域的突出亮点。

险资今年举牌热情明显增加与监管政策驱动息息相关。2025年以来,中央金融办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现3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监管还表示将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金融监管总局先后发布三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以及《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在新会计准则即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通过举牌上市公司,险企可选择将投资标的记为长期股权投资并以权益法核算,从而稳定净资产收益率、降低净利润波动。

在政策引导下,各险企加大对权益市场的积极布局。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在中期业绩会上透露,自去年起公司就坚定看好权益市场机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权益资产配置规模超1500亿元。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也表示,公司上半年主动加大资金入市力度,截至6月末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6.1%,在总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也提升1.2个百分点。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于股票的金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万亿元。

监管政策的引导、资产配置的需求与资本市场环境的改善,共同推动了这波举牌热潮。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持续实施,险资举牌潮或将继续涌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稳定、高股息率的保险股有望继续获得资金青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