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1 11:16
9月11日,在海外安全限制中国医药出口的相关传闻影响下,A股港股生物医药板块低开,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等一度跌近-10%。
但市场很快消化了情绪面的利空,相关龙头股股价短暂“假摔”后,水下拉升。
此前中信证券发表研报称:创新药中长期主升浪上涨趋势依然没有改变,近期调整主要是资金面的腾挪,市场对产业趋势、业绩改善的定价尚不充分。
交易层面
经历一个多月的横盘调整
创新药的短线投机资金已出清
从当前行情的板块轮动来看,创新药板块8月以来的表现,相对AI算力等科技板块有显著的滞涨特征。
究其原因,年初强劲的走势吸引了大量趋势型投机资金进行无差异买入,而在近期AI科技板块形成更强的动量情形下,创新药板块一定程度上承受了短线热钱的流出压力。
另外,全市场基金追逐港股创新药的行为,也加剧了短期波动。
数据显示
根据公募基金公布的季报,对于合同约定港股持股上限在20%~50%的产品,二季度实际港股持仓总市值为4206亿元,环比多增263亿元,港股占总股票市值的占比(整体法)从一季度的28.8%提升至25Q2的30.4%,进一步偏离其基准水平的18.4%,据此推测:二季度增配的很大一部分仓位就在港股创新药。
随着近一个多月以来,类似的“虹吸效应”转移到了AI算力板块,创新药板块也随之经历了一轮调整。
综上,创新药的调整更多是资金层面的因素导致,而非估值或者行业逻辑发生变化。随着中报季结束,9月料将有更多催化因素出现,加之近期调整出清短线投机资金,创新药的配置价值有望重新显现。
中长期趋势
业绩改善的定价尚不充分
板块上涨主升浪有望持续
中信证券还提到:在医保政策迎来大幅度优化、院内内需恢复确定性强、创新迎来回报等政策和产业趋势背景下,医药板块的业绩改善在上半年并没有在估值中得到完全反映。
因此,虽然板块整体上涨后处于72%的5年内估值分位数,但是结合未来从产业支持端到保险支付端的重大变革,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的走势还远没有结束,上涨主升浪还有望中长期持续。
展望下半年,中信证券建议
继续围绕三个领域进行布局:“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尤其关注:业绩可以兑现的内需确定性强的板块龙头。
(上述参考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报)
至于海外安全相关限制的影响
参照历史上CXO板块类似的遭遇,或仅停留在短期情绪面的扰动。
政策实际推动将面临巨大阻力:包括美国大型制药企业的反对(他们依赖中国创新药的高效研发和成本优势)、可能遭遇的司法挑战(特朗普政府时期的行政令常被法院暂停),以及药品本身特殊性的制约(涉及患者用药需求,难以彻底切断供应链)。
投资者可以着眼产业趋势,逢低布局。
相关ETF
医药医疗相关龙头 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百济神州 等投资门槛较高(股价单价高,且需开通创业板/港股通相关权限),投资者可以借助ETF高效布局,也能间接享受贝塔收益。
港股通医疗ETF(520510):聚焦CXO+AI医疗主线,CXO含量在全市场ETF中领先。
恒生医药ETF(159892):聚焦创新药主线,同指数下规模最大,流动性良好。
《异动解读》栏目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