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高德地图开做榜单,阿里向美团的“到店”腹地下手?

2025-09-11 13:45

(来源:知危)

9 月 10 日,在阿里巴巴 26 周年庆这天,高德正式宣布推出 “ 高德扫街榜 ”。

表面上是发布了一个榜单,但其实是发布一套区别于美团与点评的全新的 “ 店铺评价体系 ”。

发布会上,高德地图 CEO 郭宁宣称:“ 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核心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

高德做这件事,看起来很像 1900 年米其林轮胎创始人出版的供旅客在旅途中选择餐厅的指南,即《 米其林红色宝典 》。在那个信息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这本红色小书像美食圣经一样代表着 “ 权威 ”。

然而,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走进一家餐厅前的决策因为各方声音变得非常复杂,想分辨一家餐厅值不值得一试也确实不容易,高德想做的,或许也不仅仅是复刻 《 米其林红色宝典 》这么简单。

首先,具体来看这份榜单,简单分为美食、景点、酒店三类,讨论度和关注度最高的是线下餐饮商家相关的 “ 本地人推荐扫街榜 ”,包括烟火小店、轮胎磨损榜、多次前往、本地人爱去、老字号和热门。

比如北京地区的烟火小店第一名是 “ 洪福亮酒家 ”,在高德上综合评分 4.7 分,大众点评上评分 3.9 分,大众的评论区确实也提到了 “ 排队人多 ”、“ 本地人推荐的小馆 ” 等字眼。

虽然口味这件事情很私人,但当网友们发现各类评价体系在商业化的过程中 “ 水分巨大 ” 之后,互联网一直流传着 “ 3.5-3.9 分才是选餐厅的最优解 ” 的江湖传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德扫街榜的评分似乎还是有些可信度的。

实际上,在过去,虽然餐饮相关本地生活评价体系基于用户的餐后评价,但其作假掺水的成本也并不高,收藏打卡写好评送菜品、礼品已经是全行业的基本操作了,最终评分自然而然就不那么可靠。

而高德这次也给出了评分的详细参考,包括用户行为分和用户评价分以及用户信用分,其中用户真实行为( 包含真实导航数、真实搜索数、真实到达数、真实收藏数 )以及用户特征( 地域分布、导航里程、专程前往、回头客 )等等共同决定了最终分值,确实是用户 “ 用脚投票 ”。

目前来看,“ 扫街榜 ” 想为用户提供另一份看起来更可靠的 “ 到店参考 ”。而关于阿里的 “ 到店 ” 业务,最早还有一张牌叫 “ 口碑 ”。

“ 口碑 ” 最初就定位于和大众点评类似的生活服务平台,但是被阿里收购然后并入淘宝之后发展一直不顺利,中间甚至一度停止运营。2020 年 3 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口碑和饿了么会融合并调整为三个事业群:到家、到店、商家中台和创新。同年( 2020 年 ),同样是十一黄金周前夕的九月,高德也曾发布过本地生活榜单,当时叫 “ 高德指南 ”,覆盖国内 350 个城市吃住行游购娱全品类热门推荐。

当时,高德主打的也是 “ 真实 ”,表示依据高德地图十亿 “ 过来人 ” 的真实出行大数据,宣称这是国内首个大数据出游指南。当时,高德正在试图从 “ 地图工具人 ” 向本地生活平台转型。

直到 2023 年,高德宣布和阿里本地生活旗下的到店业务口碑正式合并。如果说五年前只是试水,那此次高德 “ 扫街榜 ” 似乎是正儿八经集中火力,准备猛攻 “ 到店 ” 这块业务。

据市场消息,“ 高德扫街榜 ” 项目组 6 月立项,并且启用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 C 区 4 号楼,作为保密项目进行了整整 3 个月。目前 “ 高德扫街榜 ” 是阿里巴巴集团的高优先级项目( S 级项目 ),上一个类似级别的项目还是淘宝闪购。从到家业务的淘宝闪购到如今发力到店业务的 “ 高德扫街榜 ”,阿里正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

坐拥 1.7 亿日活和 8.9 亿月活的高德的转型之路,其实蓄谋已久,也终于从 “ 扫街榜 ” 开始正式发力。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对知危表示,让地图不再只是底层工具,而变成一种生活服务平台,这是阿里一直想让高德拥有的功能。“ 毕竟,其地图导航使用带来的大数据,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流走势和消费取向,这是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所稀缺的,而阿里通过高德扫街榜,不仅可以提高高德的日常打开率,跳出即插即用、用完即拔的 ‘ U 盘属性 ’,其本地生活服务的榜单还可以升级,将来可以和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进行结合,成为淘宝闪购的 ‘ 推荐榜 ’,用差异于可以刷单、刷榜的评价体系,用难以作假的导航流量形成 ‘ 可信种草 ’ 达成差异化消费体验。”

而对隔壁美团来说,“ 到店 ” 和 “ 到家 ” 是两大核心业务,并且在美团财报口径还没调整之前,你能很明显看出 “ 到店 ” 的赚钱能力更强。( 现在口径已合并,无法把到店和到家数据分开对比 )

2020年美团中期财报

2020年美团中期财报

你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到店相关收入在仅为到家相关收入规模的 30% 的情况下,经营利润却比到家业务高了 50%,属于是十足的印钞机器。

现在,阿里直接亮出 “ 高德 ” 这张牌,属于是直指了美团利润腹地。

而在大概一个月前,美团孵化的美食社区产品 “ 鸭觅 ” App 悄然上线,打出了 “ 一起发现好餐厅 ” 这个 Solgan,试图通过社交的方式来建立新的 “ 美食入口 ”,在大众点评之后做一个 “ 小众点评 ”。只不过还没等鸭觅成为 “ 爆款 ”,高德就先发制人,所以,在 9 月 10 日当天,美团宣布大众点评正式 “ 重启 ” 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 B 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 “ AI+真实高分 ” 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并且,美团也表示:“ C 端 AI 智能体服务将于一周内发布,目前正在 ‘ 封楼测试 ’ 阶段。”

硝烟已经四起,只不过目前来看高德推出榜单这件事对市场格局的影响还不算太大。

在高德发展的初期几年里,阿里对高德自身并没有明确的盈利要求,但是地图这样的 “ 人地关系 ” 基础设施,确实弹性很大,能够在不同方面配合阿里的金融、支付、物流等其他业务。

关于高德未来的走向,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知危表示:“ 本地生活竞争由流量向信用体系演变是市场成熟表现,有助提升用户决策效率,促优质商家发展,减少恶性竞争,符合谷歌地图长期构建真实评价生态的趋势。虽承诺永不商业化,高德未来可能通过信用生态促进线下商家流量及阿里本地服务联动,开展支付、外卖等增值服务,探索信用金融和供应链等增值业务,实现多元化盈利。总体来看,高德结合百度和谷歌经验,创新打造真实信用本地生活生态,虽面临挑战,但展现战略野心和潜力。”

总而言之,高德用 “ 扫街榜 ” 宣布了正式加入 “ 到店 ” 争夺战,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旧不少。

比如在评价体系公布后,同样也有网友对此产生质疑,比如导航到餐馆附近停车场的数据怎么算?我不用看导航步行就能经常去吃的苍蝇小馆怎么算?而既然承诺了不进行商业化,未来到底会走怎样的变现路径?

毕竟,上一个承诺永远不加贴片广告的 B 站,用了 10 年才真正实现盈利。

但无论如何,单一的评价体系称霸了好多年,现在新的评价维度正式加入,怎么都算好事一桩。

撰文:闹米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