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1 08:5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车中旭霞)
2025Q2沪光股份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9%
公司2025H1实现营收36.30亿元,同比+6.20%,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8.40%。分季度看,公司2025Q2实现营收20.87亿元,同比增加10.71%,环比增加35.28%,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加18.87%,环比增加96.93%。2025H1,量产项目持续放量及新项目量产推动了营业收入稳健增长。
2025Q2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4pct,四费率同比下降1.2pct
2025Q2,公司毛利率16.6%,同比+0.4pct,环比+2.2pct,净利率8.8%,同比+0.6pct,环比+2.8pct。2025Q2,公司四费率6.70%,同比-1.22pct,环比-1.35pct
主营高低压线束的自主优质线束企业,量、价、利三升
(1)价升:公司深耕创新低压线束产品;同时加大布局高压线束产品产能。目前,公司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 X 汽车、赛力斯、上汽、华域三电、威灵、航瑞、欣锐等一级电器部件客户上实现搭载。2025年上半年,公司线束取得新突破:1)无人机线束:公司顺利交付百架A 系列及 A50 系列整机线束,并同步开发了 C 型机电池包线束。此外,公司成功获得 FF 航空吨级无人机项目的高/低压整机线束总成订单,并完成小批交样;2)作业类无人车辆线束:公司持续深化与某知名电动工具企业的战略合作,并获得中大型商用无人割草机线束总成项目的定点,顺利交付近三百台产品;3)智能机器人线束:公司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提供机器人线束、连接器的同步设计、开发和制造的定制化服务。目前,公司已成功为某知名 AI 头部企业提供多个产品系列的线束总成,其中部分零件号出货量已近千套。此外,公司还参与了分拣搬运机器人 50 系列三个机型的整机线束报价工作,并完成了首批送样交付。(2)量增: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99%下滑至2024年的80.22%,其中赛力斯2024年收入占比53%,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公司持续为大众汽车、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捷豹路虎、赛力斯、L 汽车、美国 T 公司、蔚来汽车、吉利极氪、奇瑞汽车等客户提供汽车线束服务。(3)利升: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客户项目的持续放量,盈利能力提升。
高阶智能驾驶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积极布局无人机线束、机器人线束等新品类
2025Q2沪光股份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9%。公司2025H1实现营收36.30亿元,同比+6.20%,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8.40%。分季度看,公司2025Q2实现营收20.87亿元,同比增加10.71%,环比增加35.28%,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加18.87%,环比增加96.93%。2025H1,公司收入高增长,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促使对线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公司销售规模扩大,量产项目持续放量及新项目量产推动了营业收入稳健增长。
2025Q2公司毛利率16.63%,同比提升0.4pct。2025H1,公司毛利率15.7%,同比+0.5pct,净利率7.6%,同比+0.2pct。拆分季度看,2025Q2,公司毛利率16.6%,同比+0.4pct,环比+2.2pct,净利率8.8%,同比+0.6pct,环比+2.8pct。
2025Q2公司四费率同比下降1.2pct。2025H1,公司四费率为7.28%,同比-0.2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5%/2.81%/3.32%/0.69%,同比分别变动+0.10/+0.39/-0.51/-0.17pct。分季度看,2025Q2,公司四费率为6.70%,同比-1.22pct,环比-1.3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4%/2.58%/3.22%/0.57%,同比分别变动-0.01/+0.12/-1.02/-0.31pct,环比变动-0.27/-0.56/-0.24/-0.28pct。公司四费率同比下降,受益于新能源客户项目的持续放量,销量增长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从数据流的角度看未来汽车核心要素,数据经过传感器(获取数据)-域控制器(处理数据)-制动和转向(应用数据),都离不开数据传输环节的线束(数据输入和输出)。沪光股份作为汽车线束自主龙头,主营汽车线束业务,负责数据传输环节。
沪光股份:沪光股份业务聚焦于汽车线束(2025H1营收占比96%),为汽车线束自主龙头,其核心看点在于高低压线束产品在主流新能源客户的放量,支撑业绩高增长,量、价、利三升。
复盘沪光股份发展路径,从大单品到集成化,从自主到合资到新势力和外资,量3增(拓客户)、价升(高附加值产品)、利升(盈利能力提升)是贯穿沪光股份的核心逻辑。
1)价升:沪光股份深耕汽车线束业务,从传统的低压线束产品,向高附加值线束新品(高压、低压、高速线束)升级,电动化的趋势带动了高压线束产品的应用,智能化的趋势衍生出高速线束(即特种线束)产品,轻量化的需求催生出铝代铜技术的应用。公司定位行业标杆不放松,深耕创新低压线束产品;同时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加大布局高压线束产品产能,加强与国内外领先的新能源整车厂商的技术开发和业务合作。此外沪光股份也加大对高压连接器的布局,推出高压连接器产品。产品矩阵的不断丰富,也带动沪光股份汽车线束产品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2)量增: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精准的生产供货体系,沪光股份为国内少有的长期配套合资车企的自主线束厂(2000年通过上汽大众潜在供应商评审,后续接连开拓了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等客户),公司配套的合资客户持续放量,成为支撑沪光股份2019年及之前营收快速增长的核心原因。2020年至今,在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成功配套赛力斯、L 汽车、美国 T 公司、蔚来乐道、吉利极氪等优质新势力客户,公司客户结构多元化,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99%下滑至2024年的80.22%,其中赛力斯2024年收入占比53%,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此外,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全面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协同发展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努力成为整车电气模块领域的优秀方案解决供应商及线束行业的全球领航者。公司依托领先、成熟的智能制造及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灵活地同步研发设计与产品开发实力、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及精准可靠的供货能力,已发展成为汽车线束行业中具备领先市场地位的智能制造企业,并取得了境内外汽车整车制造商的高度认可,持续为大众汽车、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捷豹路虎、赛力斯、L 汽车、美国 T 公司、蔚来汽车、吉利极氪、奇瑞汽车等国际知名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提供汽车线束同步开发、批量供货及技术服务。
3)利升:复盘公司过去经营情况,原材料价格、产能利用率、人工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公司盈利能力波动相对较大。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客户项目的持续放量,销量增长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展望未来,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随着问界、理想、蔚来、美国T公司等线束产品的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研发、生产及客户资源优势,一方面加快客户结构优化、加大新能源客户资源开发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保存量市场份额的同时开拓新的增量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增强运营管理,多举措降本增效。
2025H1,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推进市场开源,加大产业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拓宽渠道、精耕细作,革新技术、做专做强,强健体系、精益协同”的经营方针持续深耕汽车线束领域主业,不断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推进市场开源,并成功开拓了国内外众多优质高端客户资源,形成稳固伙伴关系。2025年上半年,公司陆续取得了T公司 E80 低压线束、吉利T132A低压线束、上汽尚界SHA低压线束、L汽车W10高压线束、一汽红旗 E702/BP62/P701 高压线束、奇瑞ICAR V23高压线束等项目定点;分别实现了上汽大众·朗逸/途岳KSK线、上汽·AP32 整车低压线束、L 汽车·W02 高压线束、赛力斯F3 高低压线束、T汽车·ATM高压线束、智己汽车 S12L/P12L/M1 高压线束、M汽车电池包高低压线束、蔚来DOM低压线束/高压充电线、蔚来 BLANC 高低压整车线束、奔驰GEN5低压线束等项目的量产,增强了业务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延伸连接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收入第二增长极
公司始终秉承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共享化需求随之增长,规模效应与技术更迭推动高压连接器市场持续扩大。为提升汽车连接器在成本控制、快速响应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依托成熟的线束业务,逐步构建汽车接插件一体化供应能力,从而更紧密地贴近下游整车厂,开拓新的增量市场。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核心技术能力建设,组建百人的研发团队,实现覆盖 40A~600A 全系高
压连接器、高压充电插座、高压配电盒等产品,并具备整车高压电气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定制开发能力。公司自建全新工厂,投入注塑机及集中供料系统,实现了高压连接器从注塑到组装的全流程、规模化生产与交付。同时,建立模具开发中心,配备高精度模具加工设备等,实现了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产品制造全流程自制,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完善了产业链布局。目前,公司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 X 汽车、赛力斯、上汽、华域三电、威灵、航瑞、欣锐等一级电器部件客户上实现搭载,展望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现有线束客户在连接器及线束一体化方面的全面合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平台化零部件产品线,优化高压接插件一体化产品结构,围绕客户战略进行产业布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公司将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售后市场开发团队建设,加大终端市场的走访力度,实现市场的有效突破。
加快前瞻创新技术落地,新领域新突破,构建 1+N 业务布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线束作为重要的电气连接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且有一定的技术共通性。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聚焦汽车线束、密切关注无人机线束、智能机器人线束等其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前瞻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团队,加快线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取得新突破:(1)无人机线束:面对低空经济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司加强与无人机企业的合作,持续推进品的试产、量产和市场应用。顺利交付百驾 A 系列及 A50 系列整机线束,并同步开发了 C 型机电池包线束。此外,公司成功获得 FF 航空吨级无人机项目的高/低压整机线束总成订单,并完成小批交样;(2)作业类无人车辆线束:公司持续深化与某知名电动工具企业的战略合作,并获得中大型商用无人割草机线束总成项目的定点,顺利交付近三百台产品。公司积极寻求增量空间,努力实现商业化批量生产,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多元化发展以优化公司的产品收入结构;(3)智能机器人线束:公司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提供机器人线束、连接器的同步设计、开发和制造的定制化服务。目前,公司已成功为某知名 AI 头部企业提供多个产品系列的线束总成,其中部分零件号出货量已近千套。此外,公司还参与了分拣搬运机器人 50 系列三个机型的整机线束报价工作,并完成了首批送样交付。公司抢抓智能机器人产业新赛道,并于2025年8月7日召开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在昆山市张浦镇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依托昆山、张浦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凭借自身发展优势,立足创新中心,持续赋能昆山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设立“一中心四平台”,涵盖“一个创新中心”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人才培养、重大技术和零部件攻关、服务与应用“四大平台”,进一步完善具身智能产业链条,为公司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培育新产业,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秉承创新驱动理念、着力开拓市场、强化内部管理
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工作报告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号召,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实施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全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开展战略性、引领性、前瞻性的重大技术项目协同创新与研究,实现了传统低压线束轻量化、小型化做精做优;推进了上下游资源整合,落地接插件一体化;取得了无人机、机器人线束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对外: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差异化、产品平台化、客户全球化”发展战略,境内外市场开拓双线并行,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并形成国内市场区域协作、资源区域共享、高效立体的市场运营体系,强化了对市场的集团化管控。2025年上半年,公司设立香港子公司,依托香港的地域优势,积极寻求国内外重点客户、潜在客户周边区域、其他国家等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对内:公司加强管理,苦练内功,加快提质增效措施落实落地,推进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改善经营质量,提高产品生产和运营决策效率,不断提升内部管理能力推动发展、引领未来。
积极推进再融资项目,强化资本运作能力
2024年1月31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2025 年 1 月 22 日,公司取得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公司将择机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事宜,推进昆山泽轩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汽车整车线束生产项目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线束产品生产规模,全面布局特种线束产品,实现整车线束配套升级,充分发挥自动化智能制造优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2024年2月27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同意“昆山泽轩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汽车线束部件生产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将上述募投项目结项且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沪光股份上海技术研发中心项目。2025年8月1 日,公司已完成研发大楼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可交付使用。作为公司未来的智能制造及核心研发总部,旨在打造先进的研发平台,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基于客户定制化的高、低压线束总成开发。实现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研发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整体跃升。
具体报告内容详见国信证券汽车团队于2025年9月10日发布的《沪光股份(605333.SH)-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19%,积极布局无人机线束、机器人线束等新品类》。
本公众号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和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国信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唐旭霞
国信汽车分析师:杨钐
国信汽车分析师:唐英韬
国信汽车分析师:孙树林
国信汽车分析师:贾济恺
联系人:余珊
手机/微信:13974813846
邮箱:yushan1@guose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