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暴涨36%,炸裂财报推动甲骨文市值将破万亿美元!

2025-09-11 10:20

(来源:藏金洞)

洞主江湖说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但值得你去探索和反思。

亲爱的藏金洞友们:

今天,洞主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近十年来华尔街最魔幻的故事。

主角,叫甲骨文(Oracle)。

一个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软件老炮。

就在前天,它公布了新一季的财报。

怎么说呢。

两个字:稀烂。

营收、利润,双双不及预期。

按理说,这样的成绩单,第二天股价就该奔着跌停去,被投资人骂个狗血淋头。

但怪事发生了。

昨晚开盘,甲骨文的股价,就像一头发了疯的公牛,一头撞开了交易所的大门。

不跌反涨。

一路狂飙。

最后,涨幅定格在惊人的36%。

一夜之间,市值暴增2700亿美元。

什么概念。

涨出了一个工商银行还带拐弯。

总市值直逼9500亿美金,万亿俱乐部的大门,已经摸到门框了。

图:过去一年甲骨文(蓝线)股价涨幅(约70%)远超主要科技巨头,如亚马逊(粉线,~39%)、微软(绿线,~24%)等  图:过去一年甲骨文(蓝线)股价涨幅(约70%)远超主要科技巨头,如亚马逊(粉线,~39%)、微软(绿线,~24%)等 

这一走势彰显出投资者对甲骨文云转型及AI战略的强烈信心。

整个华尔街,都看傻了。

这帮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集体陷入了沉思。

难道是我们疯了。

还是甲骨文疯了。

都不是。

是这个时代,疯了。

桌底下的王牌

寻常的看客,还在对着那份稀烂的财报指指点点。

而真正的牌手,早已掀开了桌子底下那张,决定生死的王牌。

这张牌,叫RPO。

全称“剩余履约义务”。

说人话,就是“已经签了合同、但还没收回来的钱”。

甲骨文的RPO,有多少。

洞主我说出来,你可别吓着。

4550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甲骨文未来几年的收入,已经不是“预计”了,而是白纸黑字,盖着红章,锁死在了合同里。

单这一个季度,就签下了4份金额超过十亿美元的超级大单。

这就好比你开了家饭馆,菜还没开始炒,未来十年的席面,就全被预订光了,而且订金都交了。

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后厨的火,烧得旺一点,再旺一点。

更恐怖的是,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暴涨了359%。

这已经不是增长了。

这是爆炸。

华尔街那帮人精,瞬间就明白了。

他们买的,根本不是甲骨文的“现在”。

他们是在豪赌甲骨文的“未来”。

一个由AI驱动的,确定性高到令人发指的未来。

AI江湖卖铲人

甲骨文这老炮,到底给谁下了这么大的迷魂药。

我们看看它的客户名单,你就懂了。

OpenAI,ChatGPT的亲爹。

人家那个投资5000亿美元的“星门计划”,甲骨文就是核心的基建方之一,要帮着建一个算力超过5GW的超级数据中心。

还有马斯克的xAI,那个叫板全世界的AI新贵,也在用甲骨文的云来训练模型。

一个又一个在AI江湖里,搅动风云的名字,赫然在列。

原来,甲骨文这老家伙,早就想通了。

它不跟你们去卷什么大模型,不跟你们去搞“华山论剑”。

它干起了另一门生意——卖铲子。

你们不是要炼丹吗。

你们不是需要海量的算力吗。

我这里有。

我专门为你们这些AI巨头,打造了最顶级的“炼丹炉”——甲骨文云基础设施(OCI)。

这一块业务,营收同比猛增55%。

论综合实力,OCI可能干不过亚马逊的AWS,也干不过微软的Azure。

但是,它就像一把瑞士军刀,别的功能都一般,就“开瓶器”这个功能,被打磨到了极致。

它把所有的资源,都赌在了AI需要的高性能计算上。

结果,它赌赢了。

这世间的生意,从来如此。

19世纪的淘金热,真正发大财的,不是那些挖得满身泥浆的淘金客,而是那个在旁边卖铲子、卖结实耐磨的牛仔裤的李维斯。

今天,甲骨文,就是那个AI时代的“李维斯”。

老炮的回马枪

想当年,甲骨文也曾是江湖的传说。

但“云计算”的浪潮袭来,亚马逊、微软、谷歌,这三座大山,拔地而起,压得所有传统软件公司都喘不过气。

图: 图:

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格局(2025年Q2)。亚马逊AWS(红色)以约32%的份额领先,微软Azure(蓝色)22%紧随其后,谷歌云(绿色)占约11%。包括甲骨文在内的其他厂商合计占比约35% 

尽管甲骨文当前份额不及前三,但其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在AI需求带动下正迅速缩小差距。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老炮,就要被时代抛弃了。

但他们都忘了,老炮之所以是老炮,就是因为他够狠,也够隐忍。

在云计算这个战场上,甲骨文没有选择正面硬刚。

它玩了一手“化敌为友”。

它居然跑去和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这三大死对头,都达成了合作协议。

你可以在微软的云上,直接调用甲骨文的数据库和算力,无缝衔接。

这一招,叫“多云战略”,简直是神来之笔。

结果呢。

来自这三大竞争对手平台的收入,同比激增了16倍。

这已经不是回马枪了。

这是直接把炮台,架到了对手的城墙上。

更绝的是,甲骨文还宣布,下个月就要推出全新的“Oracle AI数据库”。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让成千上万的企业,可以直接在他们自己的Oracle数据库里,调用ChatGPT、谷歌Gemini这些最牛的AI模型。

数据不用搬家,直接原地起飞。

这一招,是要把客户,彻底焊死在自己的生态里。

你再看股价图,过去一年,当亚马逊、微软这些巨头还在慢悠悠爬坡的时候,甲骨文的股价已经涨了70%。

这一记回马枪,杀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甲骨文的这次“封神之战”,与其说是一家公司的胜利,不如说是一个时代的宣言。

它宣告了,在AI时代,我们衡量一家公司价值的尺度,已经彻底改变了。

财报发布后,华尔街那帮最势利的分析师,像是约好了一样,集体上调甲骨文的目标价。

Jefferies直接从270美元看到360美元,Cantor Fitzgerald更狠,直接喊到400美元。

为什么。

因为他们看懂了。

过去,我们看的是利润,是市盈率,是当下的“一亩三分地”。

而现在,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告诉你:未来的确定性,才是最硬的通货。

谁能锁定未来,谁能成为AI产业链上,那个不可或缺的“卖铲人”,谁就能拥有,通往万亿美元市值的门票。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

这是一场,围绕着未来世界“铸币权”的战争。

记住洞主这句话:在AI的风口上,合同比利润更性感,未来的现金流,才是最锋利的屠龙刀。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